○初明解

轻识古籍-繁体

共 551字,需浏览 2分钟

 · 2023-12-08

○初明解

敎化人起信心時,菩薩與他人作敎誡法師者,見欲受戒人,應敎請二師:和尚、阿闍?。二師應問言:汝有七遮罪否?若現身有七遮罪者,師不應與受戒;若無七遮者,得與受戒。若有犯十戒者,應敎懴悔,在佛菩薩形像前,日夜六時誦十重、四十八輕戒苦,到禮三世千佛,得見好相。若一七日、二三七日,乃至一年,要見好相。好相者,佛來摩頂,見光見華,種種?相,便得滅罪。若無好相,?懴無益,是人現身亦不得戒,而得增益受戒。若犯四十八輕戒者,對首懴悔,罪便得滅,不同七遮。而敎誡師於是法中一一好解,解此故堪爲師兼制,不解則犯。問:遮道。遮道有三:一、七逆;二、十重;三、四十八輕。如是三事,皆應一一好解。不欲受者,不得逼增受之罪。發隱十戒,一本作重戒,?謂十波羅夷也。三世千佛,三世各有千佛也。佛摩頂者,佛昔以百福莊嚴兜羅綿手,摩捋病人,病?除愈。?來摩頂,罪豈不滅?光者,明照義,黑業消之相。華者,開敷義,結縛解之相。增益受戒者,無此好相,??不得戒,亦增長向後得戒因緣也。對首者,猶云對面懴悔,罪?消滅,犯輕故不須好相也。又此好相,不作聖心,名罪滅境。若生聖解,?墮羣邪,魔入於心,莫可救療。不得逼者,無求強與,是未堪受而受,增上受也。與者、受者,皆罪也。亦?前揀擇意,言?不可拒,亦不可強也。一說對首者,相對首罪也。

浏览 4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