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地第九

轻识古籍-繁体

共 7194字,需浏览 15分钟

 · 2023-12-06

釋地第九

釋曰:案說文云:元氣?分,輕淸陽爲天,重濁隂爲地,萬物所陳列也。白虎通云:地者,易也。言養萬物,懷任佼易,變化含吐應節也。釋名云:地,底也,其體在底下,載萬物也。禮統云:地,施也,諦也。應變施化,審諦不誤也。此篇釋地之所載四方中國州府陵藪之異,故曰釋地。

兩河至九州。

釋曰:此釋九州之名及其界域也。

兩河間曰兾州。注:自東河至西河。

釋曰:周禮職方氏云:河内曰兾州。禹貢不說境界。孔安國云:此州,帝都,不說境分,以餘州所至即可知。以其禹貢兖州云濟河,自東河以東也。豫州云荆河,自南河以南也。雍州云西河,自西河以西也。明東河之西,西河之東,南河之北,是兾州之境也。言東河、西河、南河者,皆據帝都兾州而言也。案禹貢導河自積石、龍門南流,謂之西河。至于華隂,折而東,經底柱、孟津,過洛汭,皆東流,謂之南河。至于大伾,折而北流,過降水,至于大陸,又北播爲九河,同爲逆河,入于海,謂之東河。此惟云兩河者,從可知。李巡曰:兩河閒,其氣淸,厥性相近,故曰兾。兾,近也。河南曰豫州。注:自南河至漢。釋曰:職方與此同。禹貢云:荊河惟豫州。孔安國云:西南至荆山,北距河水。以其荆山在荆州,漢水所經,故文不同,其實一也。李巡云:河南其氣著密,厥性安舒,故曰豫。豫,舒也。

河西曰雝州。注:自西河至黒水。

釋曰:周禮:正西曰壅州。禹貢云。黒水西河惟雍州。孔安國云。西距黒水。東據河。案酈元水經。黒水出張掖雞山。南流至燉煌。過三危山。南流入于南海。然則雍州之境。東據龍門河。西距此黒水也。李巡云。河西其氣蔽壅。厥性急凶。故曰雍。雍,壅也。兼得梁州之地。西北之位,陽所不及,隂,壅也。

漢南曰荊州。注:自漢南至衡山之陽。

釋曰:周禮正南曰荆州。禹貢荆及衡陽惟荊州。孔安國云:北據荆山,南及衡山之陽。言北據荆山,則至漢水也。李巡曰:漢南其氣燥剛,稟性彊梁,故曰荆。荆,彊也。釋名以爲取荊山之名。荆,警也。南蠻數爲宼逆,常警備也。

江南曰揚州。注:自江南至海。釋曰:周禮:東南曰揚州。禹貢:淮海惟揚州。孔安國云:北據淮,南距海。然則揚州之境,跨江北至淮。此云江南者,舉逺大而言也。李巡曰:江南其氣燥勁,厥性輕揚。太康地記云:以揚州漸太陽位。天氣奮揚。履正含文。故取名焉。

濟河閒曰兖州。注。自河東至濟。

釋曰。周禮河東曰兖州。禹貢。濟河惟兖州。孔安國云。東南據濟。西北距河。孔傳凡云據者。謂跨之也。距。至也。濟河之閒。相去路近。兖州之境。跨濟而過。東南越濟水。西北至東河也。李巡云:濟河閒,其氣專質,厥性信謙,故曰兖。兖,信也。釋名以爲取兖水之義。濟東曰徐州。注:自濟東至海。釋曰:禹貢:海岱及淮惟徐州。孔傳云:東至海,北至岱,南及淮。此云自濟東,則是西至濟也。李巡曰:淮海閒,其氣寛舒,稟性安徐,故曰徐。徐,舒也。周合其地於青州。

燕曰幽州。注:自易水至北狄。

釋曰:周禮。東北曰幽州。李巡曰:燕其氣深要,厥性剽疾,故曰幽。幽,要也。禹貢:其地合於兾州。地理志云:涿郡故安縣閻郷,易水所出,東至范入濡也。從此易水至於北狄幽州之境也。

齊曰營州。注:自岱東至海,此蓋殷制。

釋曰:周禮正東曰青州。禹貢:海岱惟靑州。孔傳云:東北據海,西南距岱。然則此營州則靑州之地也。博物志云:營與靑同。海東有青丘。齊有營丘,豈是名乎?太康地記云:東方少陽,其色靑,其氣淸。歳之首,事之始,故以青爲名焉。云此蓋殷制者,以此文上與禹貢不同,下與周禮又異。禹別九州,有靑、徐、梁,而無幽、井、營,是夏制也。周禮,周公所作,有青、幽、井、而無徐、梁、營,是周制也。此有徐、幽、營、而無靑、梁、井,疑是殷制,以無正文,故云蓋也。此上釋九州之名,故題云九州也。

魯有大野。

釋曰:此下至周有焦護,釋十藪之名也。禹貢徐州云:大野旣豬。地理志云:大野澤在山陽鉅野縣北。鉅即大也。由其旁有大澤,故縣以鉅野爲名。哀十四年左傳云:西狩於大野。以其澤在曲阜西,故云西狩也。郭云今髙平鉅野縣者,東晉時鉅野屬髙平郡,故與志不同。凡注言今者,皆謂東晉時也。

晉有大陸,注:今鉅鹿,此廣河澤是也。

釋曰:孫炎曰:廣河猶大陸,以地名言之,近爲是也。禹貢兾州云:大陸旣作。是也。案定元年左傳:晉魏獻子田於大陸,焚焉,還卒於寗。杜預注:嫌鉅鹿絶逺,疑此田在汲郡吴澤。?,今脩武縣,近吴澤。計此二澤相去甚逺,亦得言大陸者,以其廣平曰陸。但廣而平者,則名大陸,故異所而同名也。澤雖卑下,旁帶廣平之地,故統名焉。

秦有楊陓。注:今在扶風汧縣西。

釋曰:周禮兾州云:其澤藪曰陽陓。鄭注云:所在未聞。又雍州云:其澤藪曰弦蒲。鄭注云:在汧。案地理志汧吴山在西,古文以爲汧山北有蒲谷、郷弦、中谷。雍州藪。今注亦云在汧。然則周禮弦蒲即此楊陓也。

宋有孟諸。注今在梁國睢陽縣東北。

釋曰:周禮靑州:其澤藪曰望諸。鄭注云:望諸,明都也,在睢陽。禹貢豫州云:導菏澤,被孟豬。左傳亦作孟諸。文不同者,聲轉字異,正是一地也。

楚有雲夢。注:今南郡華容縣東南巴丘湖是也。

釋曰:周禮荊州云:其澤藪曰雲瞢。鄭注云:雲瞢在華容。禹貴云雲土夢作乂。昭三年左傳:楚于與鄭伯田于江南之夢。又定四年,楚子渉睢濟江,入于雲中。杜預云:南郡枝江縣西有雲夢城,江夏安陸縣東南亦有夢城。或曰:南郡華容縣東南有巴丘湖,江南之夢也。雲夢一澤,而每處有名者,司馬相如子虚賦云:雲夢者,方九百里。則此澤跨江南北,亦得單稱雲。單稱夢,瞢即夢也。

吴越之閒有具區。注:今吴縣南太湖,即震澤是也。

釋曰:周禮揚州云:其澤藪曰具區。鄭注云:在吳南。地理志云:㑹稽吴縣,故周泰伯所封國也。具區在西,古文以爲震澤。禹貢揚州云:三江旣入,震澤厎定是也。

齊有海隅。注:海濵。廣斥。釋曰:此營州藪也。云海濵廣斥,禹貢文也。孔傳云:濵,涯也。言復其斥鹵。案說文云:鹵,鹹地也。東方謂之斥,西方謂之鹵。海畔逈闊,地皆斥鹵,故云廣斥也。

燕有昭余祁。注:今太原鄔陵縣北丸澤是也。

釋曰:周禮并州:其澤藪曰昭餘祁。鄭注云:在鄔。地理志云:鄔丸澤在北,是爲昭餘祁,并州藪是也。

鄭有圃田。注:今熒陽中牟縣西圃田澤是也。

釋曰:周禮豫州云:其澤藪曰圃田。鄭注云:在中牟。地理志云:中牟圃田澤在西豫州藪。僖三十三年左傳云:鄭之有原圃,猶秦之有具囿也。又詩車攻云:東有甫草。鄭玄以爲甫田之草,皆謂此也。

周有焦護。注:今扶風池陽縣瓠中是也。

釋曰:孫炎云:周,歧周也。詩六月云:玁狁匪茹,整居焦護是也。時人謂之瓠中也。十藪。

釋曰:此題上事也。說文云:大澤也。風俗通云:藪,厚也,有草木魚鼈,所以厚養人也。

東陵至是也。

釋曰:此五方之陵名也。其義及所在未詳。云鴈門是也者,此指解北陵也,即鴈門山是也。陵莫大於加陵。

釋曰:莫,無也。陵,大阜也。言陵無大於加陵者,謂加陵最大也。今所在未聞。

梁莫大於溴梁。注:溴,水名。梁,隄也。

釋曰:釋宫云:隄謂之梁。詩傳云:石絶水曰梁。然則以土石爲隄障絶水者名梁。雖所在皆有,而無大於溴水之旁者。杜預云:湨水出河内軹縣東南,至温入河。春秋襄十六年:公㑹晉侯以下于湨梁是也。

墳莫大於河墳。

釋曰:墳,大防。亦謂隄雖水所皆有,而河墳最大也。

八陵,

釋曰:此亦題上事也。大阜曰陵。溴梁、河墳雖非大阜,以其絶大若陵,故通謂之八陵也。東方至生焉。

釋曰:此釋八方中國名山所産之物也。

注醫無至玉屬。

釋曰:案地理志遼東郡無慮縣。應劭曰:慮音閭。顔師古曰:即所謂醫巫閭。是。縣因山爲名,故云山名。今在遼東。周禮幽州鎭也。云珣、玗琪,玉屬者,說文云:珣,周書所謂夷玉也。玗,石之似玉者。琪,玉也。皆玉之?也,故云玉屬。

注㑹稽至縣也。

釋曰:周禮揚州云:其山鎭曰㑹稽。鄭注云:在山隂。地理志㑹稽郡山隂縣云:㑹稽在南,上有禹家禹井,故云山名。今在山隂縣南也。云竹箭,篠也者,禹貢揚州云:篠簜既敷。釋草云:篠,竹箭也。郭云:别二名,則一箭一名。篠是竹之小者,可以爲箭幹者也。

南方之羙者,有梁山之犀、象焉。

釋曰:郭氏不注梁山所在。犀、象二獸皮、角牙骨,材之羙者也。

注黄金礝石之屬。

釋曰:經惟言金,知毒金者,以三品之中黄金爲上。此言羙者,故知黄金、礝石,石之次玉者,玉藻云士佩瓀玫而緼組綬是也。其?非一,故云之屬。

注霍山至精好。

釋曰:周禮兾州,其山鎭曰霍山。鄭云:在?。案地理志河東郡?縣云:霍,大山在東兾州。山,周厲王所奔。應劭曰:順帝改曰永安。然則東晉時屬平陽郡,而縣名永安,故云今在平陽永安縣也。云珠如今雜珠而精好者,郭氏時驗爲然也。

注璆琳至玕樹。

釋曰:璆與球同。說文云:璆,玉磬也。琳,羙,玉名。書云:戞擊鳴球。羙玉可以爲磬。故皆云羙玉也。云山海經曰者,案海内西經云:帝之下都,崐崘之虚,方八百里,髙萬仞,其上有三頭人。琅玕樹。注云:琅玕子似珠是也。

注幽都至筋角。

釋曰:山海經云:北海之内有山,名曰幽都之山是也。東北至皮焉。

釋曰:斥山,山名也,文皮,虎豹之屬。其皮毛有文采細縟,故謂之文皮焉。

中有至生焉。

釋曰:岱岳,泰山也。此言中國也。五榖,黍、稷、麻、麥、豆也。泰山東近海。禹貢:海岱惟青州,厥貢鹽絺。海物惟錯。言其饒多非一。釋詁注云:言泰山有魚鹽之饒也。

九府。

釋曰:此亦題上事也。府,聚也,財物之所蔵也。言此八方及中,皆羙物之所聚蔵,故題云九府也。

東方至氣也。

釋曰:此釋五方異氣而産非常之物也。云東方有比目魚焉者,言東方水中有魚,其形狀似牛脾,鱗細,紫黒色,一眼兩片相合,兩目相比,乃得行,故曰比目魚。云不比不行者,比,合也。言一片不能行,須兩片相合乃行,故云不比不行也。云其名謂之鰈者,言鰈爲此魚之名也。一名比目魚,一名鰈。郭云:江東又呼爲王餘魚。

注似鳬至乃飛。

釋曰:案山海經云:崇五山有鳥,狀如鳬,一翼一目,相得乃飛,名曰蠻蠻。郭云:比翼鳥也。色青赤,不比,不能飛。爾雅作鶼鶼者,正謂此也。

西方至之蟨。

釋曰:云西方有比肩獸焉者,此謂蟨也。與卬卬、岠虚相比,蟨則肩卑不能走,而能取甘草。卬卬岠虚,則肩髙不得取甘草而善走。穆天子傳曰:卬卬岠虚走百里是也。故各以其能而濟所不能。蟨常爲卬卬岠虚齧取甘羙之草,仰而食之。即有急難,卬卬岠虚,則皆資而走者,其名謂之蟨也。

注吕氏至音厥。釋曰:云吕氏春秋者,案漢書藝文志云:吕氏春秋二十六篇,秦相吕不韋輯□略士作也。云曰北方有獸至則顚者,大愼覽順說篇之文也。引之反以證卬卬岠虛之形也。然則以下郭氏注云:今鴈門廣武縣云云者,目驗知之也。

北方至迭望。釋

曰:此即半體人也。兩半相比,乃得爲人,動作及禦非常,以肩在上而顯,故謂之比肩民焉。迭,更也。謂一體取食,則一體瞻望,所以備驚急也,故云迭食而迭望。

中有枳首蛇焉。

釋曰:枳,岐也。此即兩頭蛇也。江東呼越王約髪,言是越王約髮所變也。亦名弩弦,即以形相似而名之也。

五方,

釋曰:亦題上事也。言是五方風氣殊異,而生此怪物也。

邑外至曰畬。

釋曰:此釋郊野之地逺近髙下不同之名也。云邑外謂之郊者,邑,國都也。謂國都城之外名郊也。云郊外謂之牧者,言可放牧也。書牧誓云王朝至于商郊牧野乃誓是也。云牧外謂之野者,言牧外之地名野。詩傳云郊外曰野者,以細别言之,則郊外之地名牧,牧外之地名野。若大判而言,則野者郊外通名,故周禮六遂在逺郊之外。遂人職云凡治野田,是其郊外之地揔稱野也。云野外謂之林者,言野外之地名林,以其去都邑逺,薪采者少,其地可長木林,因名云也。云林外謂之坰者,言林外之地最爲逺野名坰。魯頌云:駉駉牡馬,在坰之野。毛傳云坰,逺野。是也。注邑國至里也。

釋曰:云邑,國都也者,案周禮四縣爲都,四井爲邑。春秋莊二十八年左氏傳曰:凡邑有宗廟先君之主曰都,無曰邑。然則邑與都異,此爲一者,彼對文之例耳。但都者,聚居之處,故詩小雅云彼都人士。說文云:邑,國也。是天子諸侯所居國城,或謂之邑,或謂之都,故以國都解邑也。云假令百里之國,五十里之界,界各十里也者,以其百里之國,國都在中,去境五十里,每十里而異其名,則坰爲邊畔,去國最逺,故毛傳以爲逺,野也。此假令者,據小國言之,郊爲逺郊,牧野、林坰自郊外爲差耳。然則郊之逺近,計國境之廣狹以爲差也。聘禮云:賔及郊。注云:郊,逺郊。周制,天子畿内千里,逺郊百里。以此差之,逺郊,上公五十里,侯四十里,伯三十里,子二十里,男十里也。近郊各半之,是鄭之所約也。是以司馬法云:王國百里爲逺郊。又此經從邑之外止有五名,明當毎皆百里,故知逺郊百里也。知近郊半之者,書序云:周公旣?命君陳分正東郊成周。於時周都王城,而謂成周爲東郊,則成周在其郊也。於漢王城爲河南,成周爲洛陽,相去不容百里,則所言郊者謂近郊,故鄭注云:天子近郊五十里。今河南洛陽相去則然。是鄭以河南洛陽約近郊之里數也。周禮杜子春注云:五十里爲近郊。白虎通亦云:近郊五十里,逺郊百里。是儒者相傳爲然也。

下溼曰隰者,謂地形庳下而水溼者。李巡曰:下溼,謂土地窊下常沮洳,名爲隰也。云大野曰平者,大野之澤一名平,魯有大野是也。云廣平曰原者,謂澤之廣平者亦名原。漢以平原爲郡名,屬靑州。云髙平曰陸,大陸曰阜,大阜曰陵,大陵曰阿者,李巡曰:髙平,謂土地豐正名爲陸,土地髙大名曰阜,最大名爲陵,陵之大者名阿。詩大雅皇矣云:無矢我陵,我陵我阿是也。此上七者,或萊沛沮洳,或險陗磽确,雖不可種榖給食,亦得其名也。云可食曰原,陂者曰阪,下者曰隰,此三者,釋地形,雖有髙下不平,皆可種穀給食。髙而可食者名原,詩大雅云篤公劉,于胥斯原是也。陂陀不平而可食者名阪,詩小雅正月云瞻彼阪田,有菀其特是也。下平而可食者名隰,本作溼,誤。

注公羊傳曰:下平曰隰。

釋曰:此昭元年傳文也。案彼云:晉荀吴帥帥敗狄,干大原。此大鹵也,曷爲謂之大原?地物從中國,邑人名從主人。原者何?上平曰原,下平曰隰。何休云:分别之者,地勢各有所生,原冝粟、隰,冝麥,當敎民所冝,因以制貢賦是也。

田一歳曰菑,二歳曰新田,三歳曰畬。

釋曰:此釋耕田年歳逺近,名義不同之事也。菑者,災也。畬,和柔之意也。孫炎云:菑,始災殺其草木也。新田,

成柔田也。畬,和也,田舒緩也。郭云:今江東呼?耕地反草爲菑。

注詩曰:于彼新田。

釋曰:此小雅采?篇文也。案彼云:薄言采?,于彼新田,于此菑?。毛傳取此文爲說,故引爲證也。

注易曰:不菑畬。

釋曰:此无妾六二爻辭也。鄭注亦取此文,故引以爲證也。野,

釋曰:此亦題上事也。上自邑外謂之郊以下雖逺近髙下,其名不同。野爲揔稱,故題云野。

東至至人武。

釋曰:此釋九州之外四方極逺之國名,及其人性稟氣不同也。泰逺,邠國,濮、鈆,祝栗。此四方極逺之國名也。觚竹者。漢書地理志。遼西令支有孤竹域是乎。北戸者。即日南郡是也。顔師古曰。言其在日之南。所謂北戸以向日者。西王母者。山海西荒經云。西海之中。流沙之濵。赤水之後。黒水之前。有大山名崐崘之丘。有人戴勝,虎齒,有尾,穴處,名曰西王母。又穆天子傳曰:天子賔于西王母,乃紀其迹于弇山,名曰西王母之山是也。曰下者,謂日所出處,其下之國也。山海東荒經云: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大言,日月所出。有波谷山者,有大人之國。又云: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合虚,日月所出,有中容之國,如此之?是也。云謂之四荒者,言聲敎不及,無禮義文章,是四方昬荒之國也,在上四極之内。云九夷、八狄、七戎、六蠻,謂之四海者,孫炎云:海之言晦,晦闇於禮義也。

注九夷至荒者,

釋曰:知在東西南北者,以曲禮云:其在東夷、北狄、西戎、南蠻,雖大曰子故也。案風俗通云:東方人好生萬物,觝觸地而出。夷者,觝也,其?有九。依東夷傳,夷有九種,曰畎夷:一夷,方夷、黃夷、白夷、赤夷、?夷、風夷、陽夷。又一,曰?菟,二,曰樂浪,三曰髙驪,四曰滿飾,五曰鳧更,六曰索家,七曰東屠,八曰倭人,九曰天鄙。蠻者,風俗通云:君臣同川,而俗極爲簡慢。蠻者,慢也。其?有八。李巡云:一曰天笁,二曰咳首,三曰僬僥,四曰跛踵,五曰穿胷,六曰儋耳,七曰狗軏,八曰旁舂。戎者,風俗通云:斬伐殺生,不得其中。戎者,兇也。其?有六。李巡云:一曰僥夷,二曰戎央,三曰老白,四曰耆羌,五曰鼻息,六曰天剛。狄者,風俗通云:父子嫂叔同穴無別。狄者,辟也,其行邪辟。其?有五。李巡云:一曰月支,二曰穢貃,三曰匈奴,四曰單于,五曰白屋。案李巡所注爾雅本謂之四海,下更三句云:八蠻在南方。六戎在西方,五狄在北方,故得此解。孫炎、郭氏諸夲皆無此三句。案明堂位稱九夷、八蠻、六戎、五狄。周禮職方氏掌四夷、八蠻、七閩、九貉、五戎、六狄之人。鄭注云:四、八、七、九、五、六,周之所服國數也。徧檢經傳,四夷之數,參差不同。先儒舊解,此爾雅上文,殷制。明堂位及職方井,爾雅下文,皆爲周制,義或當然。此在四荒之内,九州之外,於王者丗一見。周禮曰九州之外謂之蕃國,丗一見是也。故云次四荒者,

岠齊州以南,戴日爲丹穴。

釋曰:此明四海之中別有下四種之名也。岠,去也。齊,中也。中州,猶言中國也。戴,值也。言去中國以南,北戸以北,值日之下,其處名丹穴。天老說鳯云:濯羽弱水,莫宿丹穴。又山海經云:禱過山東五百里曰丹穴山。是乎。云北戴斗極爲空桐者,斗,北斗也。極者,中宫天極星。其一明者,泰一之常居也。以其居天之中,故謂之極。極,中也。北斗栱極,故云斗極。值此斗極之下,其處名空桐。

注即,蒙汜也。

釋曰:即者,即淮南子云日出扶桑,入於蒙汜是也。

注地氣使之然也。

釋曰:言是土地之氣,剛柔不同,使之仁智信武耳。若考工記云:鄭之刀,宋之斤,魯之削,吴、越之劒,遷平其地而弗能爲良,地氣然也。

浏览 3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