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友白墓誌銘

共 647字,需浏览 2分钟

 ·

2023-12-09 00:02

鄭友白墓誌銘

有客手一帙,不介而造,余,入自賓階,揖而吿之曰:凡抱其業而叩吾廬者,皆雷同炫燿,欲余爲諛佞之言以助之者也。其果能取名致官者蓋鮮,而奔走疲亡者接跡焉,願君毋效也。客曰:先生之言良是,而吾非爲此來也。吾叔父獲敎於先生,而以道自繩削,方得其階而願進也。而今死矣,其親隱焉。願得先生之文以奠幽宮。某所持者,某與同學哀之之辭也。問其名居,則涇縣鄭生友白之族子天一也。初友自亦不介而造余吿之如所以吿天一者。曰:吾非爲此來也。吾居深山,見先生之文,類有道者,以爲近其人,將有得焉。余聞其親老,責而歸之。踰歲復至,將見王君崑繩於京師,曰:是吾親之志也。至京師數月竟歸,歸踰年而卒。嗟乎。友白,其果能有立與否。雖不可知,然其齒甚少,乃能以謀道爲先,而汲汲於師與友,可不謂之有志者與。自功利之學,漸於人心之幽隱,凡汲汲於利與名者,其父兄師友皆以爲道之當然。舍此而學與道之是謀,鮮不以爲怪民,而料其無成者,而果爲不祥若此,無惑乎其去於此者決,而信於彼者堅也。吾觀東漢北宋士之有志行者,隨其才分之小大,莫不各有所就,以顯於時。而余耳目所及,志稍異於眾人,往往鬱不得伸,甚者不終其天年而中道夭。豈造物乃與庸庸者同心,而不樂成人之美與?而汲汲於利與名者,又往往所欲而必從,所求而必遂,豈各有所乘之氣而不可强與?遂書之以慰其親,兼示崑繩其有以發我也。友白名靑蓮,卒於康熙某年某月某日,年二十有五。妻某氏,子某,葬於某鄕某原。銘曰:

學中道而未殖,志殖地而長賷。君毋悔於過計,使昬庸而天札,豈復畱吾人之涕洟。

浏览 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