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毛徐何邢鮑司馬傳第十二 魏書 國志十二

共 1541字,需浏览 4分钟

 ·

2023-12-06 01:11

崔毛徐何邢鮑司馬傳第十二 魏書 國志十二

崔琰傳

崔琰字季珪,清河東武城人也。少樸訥,好擊劎,尚武事。年二十三,鄉移爲正,始感激,讀論語、韓詩。至年二十九,乃結公孫方等就鄭玄受學。學未朞,徐州黃巾賊攻破北海,玄與門人到不其山避難。時穀糴縣乏,玄罷謝諸生。琰既受遣,而寇盜充斥,西道不通。於是周旋青、徐、兖、豫之郊,東下壽春,南望江、湖。自去家四年乃歸,以琴書自娛。

大將軍袁紹聞而辟之。時士卒横暴,掘發丘壠,琰諫曰:「昔孫卿有言:『士不素教,甲兵不利,雖湯武不能以戰勝。』今道路暴骨,民未見德,宜勑郡縣掩骼埋胔,示?怛之愛,追文王之仁。」紹以爲騎都尉。後紹治兵黎陽,次于延津,琰復諫曰:「天子在許,民望助順,不如守境述職,以寧區宇。」紹不聽,遂敗于官渡。及紹卒,二子交爭,爭欲得琰。琰稱疾固辭,由是獲罪,幽於囹圄,頼隂夔、陳琳營救得免。

太祖破袁氏,領兾州牧,辟琰為别駕從事,謂琰曰:「昨案户籍,可得三十萬衆,故爲大州也。」琰對曰:「今天下分崩,九州幅裂,二袁兄弟親尋干戈,兾方蒸庶暴骨原野。未聞王師仁聲先路,存問風俗,救其塗炭,而校計甲兵,唯此爲先,斯豈鄙州士女所望於明公哉!」太祖改容謝之。于時賔客皆伏失色。

太祖征并州,留琰傅文帝於鄴。世子仍出田獵,變易服乘,志在驅逐。琰書諫曰:「蓋聞盤于游田,書之所戒,魯隱觀魚,春秋譏之,此周、孔之格言,二經之明義。殷鑒夏后,詩稱不遠,子卯不樂,禮以爲忌,此又近者之得失,不可不深察也。袁族富彊,公子寬放,盤游滋侈,義聲不聞,哲人君子,俄有色斯之志,熊羆壯士,墯於吞噬之用,固所以擁徒百萬,跨有河朔,無所容足也。今邦國殄瘁,惠康未洽,士女企踵,所思者德。况公親御戎馬,上下勞慘,世子宜遵大路,慎以行正,思經國之高略,内鑒近戒,外揚遠節,深惟儲副,以身爲寶。而猥襲虞旅之賤服,忽馳騖而陵險,志雉兎之小娛,忘社稷之爲重,斯誠有識所以惻心也。唯世子燔翳捐褶,以塞衆望,不令老臣獲罪於天。」世子報曰:「昨奉嘉命,惠示雅數,欲使燔翳捐褶,翳已壞矣,褶亦去焉。後有此比,蒙復誨諸。」

太祖爲丞相,琰復爲東西曹掾屬徵事。初授東曹時,教曰:「君有伯夷之風,史魚之直,貪夫慕名而清,壯士尚稱而厲,斯可以率時者已。故授東曹,往踐厥職。」魏國初建,拜尚書。時未立太子,臨菑侯植有才而愛。太祖狐疑,以函令密訪於外。唯琰露板荅曰:「蓋聞春秋之義,立子以長,加五官將仁孝聦明,宜承正統。琰以死守之。」植以死守之。植,琰之兄女壻也。太祖貴其公亮,喟然歎息,遷中尉。

琰聲姿高暢,眉目䟽朗,鬚長四尺,甚有威重,朝士瞻望,而太祖亦敬憚焉。琰甞薦鉅鹿楊訓,雖才好不足,而清貞守道,太祖即禮辟之。後太祖爲魏王,訓發表稱贊功伐,褒述盛德。時人或笑訓希世浮僞,謂琰爲失所舉。琰從訓取表草視之,與訓書曰:「省表,事佳耳!時乎時乎,會當有變時。」琰本意譏論者好譴呵而不尋情理也。有白琰此書傲世怨謗者,太祖怒曰:「諺言『生女耳』,『耳』非佳語。『會當有變時』,意指不遜。」於是罰琰為徒隸,使人視之,辭色不撓。太祖令曰:「琰雖見刑,而通賔客,門若市人,對賔客虬鬚直視,若有所瞋。」遂賜琰死。

始琰與司馬朗善,晉宣王方壯,琰謂朗曰:「子之弟,聦哲明允,剛斷英跱,殆非子之所及也。」朗以爲不然,而琰每秉此論。琰從弟林,少無名望,雖姻族猶多輕之,而琰常曰:「此所謂大器晚成者也,終必遠至。」涿郡孫禮、盧毓始入軍府,琰又名之曰:「孫䟽亮亢烈,剛簡能斷,盧清警明理,百鍊不消,皆公才也。」後林、禮、毓咸至鼎輔。及琰友人公孫方、宋階早卒,琰撫其遺孤,恩若己子。其鑒識篤義,類皆如此。

初,太祖性忌,有所不堪者,魯國孔融、南陽許攸、婁圭,皆以恃舊不虔見誅。而琰最爲世所痛惜,至今寃之。

浏览 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