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真空論苐二

轻识古籍-繁体

共 7836字,需浏览 16分钟

 ·

2023-12-07 12:30

不真空論苐二

一切諸法,無自性生,資縁而起,起而非真,如幻如夢,當體空也。故下云:待縁而有,有非真有。又云:萬物非真,假號乆矣。?明不真也。又云:?萬物之自虚,色?是空。?明空也。又云:寢疾有不真之談,超日有?虚之稱。?示不真空也。縁起故有非無也,從縁故空非有也。中道之㫖,於斯玄會,故宗云不有不無也。若約二諦明空有者,俗諦故非無,真諦故非有,爲苐一真也。下?有文,恐繁不引。

夫至虚無生者,盖是?若玄鑒之妙趣,有物之宗極者也。

初句依經標牒,次句約心顯妙,後句萬物宗體。勝義無上曰至,有無一?䒭俱離曰虚。無生者,謂縁集諸法,非自非他非共,亦非無因亦非作者,無生而生非無也,雖生不生非有也。若此萬象森羅無非中道,下論云第一眞諦也。又云觸物而一般若,下明此勝義非識能識,但是聖智玄鑒所向之境,亦爲緣有萬物所宗至極之性也。

自非聖明特達,何能契神於有無之間哉。

反,顯也。順明云:唯聖人明智獨了,可契此中道也。

是以至人通神心於無窮所不能滯,極耳目於視聽聲色所不能制者。

果極因?曰至,示化人流曰人,謂無上士也。初二句,實智内通。神心,智也,出分别故。無窮,理也,絕邉量故。窮所等者,謂悉覺眞諦,不滯於寂。後二句,權智外應。目極視而色不膠,耳洞聴而聲弗制,則遍應諸緣,不縛於有。如斯不滯不制,何邪?

豈不以其?萬物之自虗,故物不能累其神明者也。

?出所以也。萬物,謂聲色等諸相,從緣無性,故云虗也。累,謂負累。神明,?上神心。意云?物之虗,證之不能滯,應之不能制,抑何累於神明哉。此上依境辯心,似二智殊照,既?物之虚而一源,則自眞之權而無?。

是以聖人乘眞心而理順,則無滯而不通。審一氣以觀化,故所遇而順適。

?釋前文也。前云通,神心等云何通邪?故此云乘眞心而理順等。乗,憑也。眞心,?理智也。理属性空之理,不逆物,故名順。正理於順,順法?虗,不須析破。析破,則逆法何能通於無窮邪?若此,則無一滯碍之法,不虗而通也。凖此,滯?二義:一不滯寂,二不滯物也。前文云極,耳目等云何極邪?故此云審一氣等。一氣語,借道家喻一性也。觀,謂觀照,?量智也。化,謂萬化,?一切事相也。遇,謂對遇。適者,契合也。意云:諦審一氣之性,以觀萬化,則凡所對遇,無不順性而契合。如此,雖極目觀色,無非實相,縱耳聆音,反聞自性,豈惑聲色而爲制哉?前文?出,所以但明不滯不制之相。此文乃釋内通外應之由,所以爲?也。然了境由心,依心照境。境則眞俗不二,第一眞也。心則理量齊鑑,中道智也。次下明之。

無滯而不通,故能混雜致淳。所遇而順適,故則觸物而一

躡前,會歸中道也。淳雜者,以二諦言之,俗諦故雜,眞諦故淳。以中道言之,二諦相待亦雜也,中道無二故淳也。?文是此,則二諦融會二而不二之中也。觸謂心所對觸,?緣生諸法也。以從緣非有,緣起不無,故觸物皆一。一?第一眞諦也。淸涼云:觸物皆中,居然交徹。此皆論於中者,論之所宗故。又只可觀察世俗而入第一眞諦,不應觀察第一眞諦而入世俗也。故?槃云:世諦者,?第一義諦。如淸涼鈔具叙。

如此,則萬象雖殊,而不能自?。不能自?故,知象非眞象。象非眞象故,則雖象而非象。

如此者,属前混雜致淳等。既淳既一,豈云?乎?正義至此略周,結歸本題也。初四句結不眞,後二句結空可知。雲?本中失後二句,但有不眞之理,缺於空義,?從古本。

然則物我同根,是非一氣,潜微隱幽,殆非羣情之所盡。

將破三家謬計,故?舉甚深之理,難解難入,致令所見未徹也。物?眞俗融通之境,我則權實?融之心。同根者,心境相?無?故。是非者,眞俗也,亦相?故一氣也。生公云:是非相待,故有眞俗名生。苟一諦爲眞,四言成權矣。潜微下。理深曰潜,難見曰隱。羣情容解,但不能盡之如三家者。

故頃爾談論,至於虗宗,毎有不同。夫以不同而適同,有何物而可同哉?故衆論竸作,而性莫同焉。初句舉時謬之軰,由正理幽隱,所以近來次二句見?,次二句執?背同,後二句依見述論。?光瑤禪師䟽有七宗,此論略出三家,故云衆也。見既有?,性理隨殊。

何則?心無者,無心於萬物,萬物未?無。

㨿梁傳,晋僧道恒述心,無論汰公、遠公,俱破此說。初句牒,次句謂心無諸法,後句執法實有。

此得在於神靜,失在於物虗。

由心無法,故得於神靜;不了物空,故失虗也。亦心外有境。

?色者,明色不自色,故雖色而非色也。

東晋支道林作?色遊玄論,初句牒,次二句叙彼所計。彼謂靑黄等相,非色自能人,名爲靑黄等心。若不計靑黄等皆空,以釋經中色?是空。

夫言色者,但當色?色,豈侍色色而後爲色哉?

齊此論主破辭,此且先出正理。初句牒名,次句示依他。謂凡是質碍之色緣會而生者,心雖不計亦色法也。受想等法亦應例同。意云:豈待人心計彼謂青黄等,然後作靑等色邪?以靑黄亦緣生故。

此?語色不自色,未領色之非色也。

初句明所待,後句顯所失。未達緣起性空。然緣起之法,亦心之相分。能見之心,隨相而轉。取相立名,名靑黄等。名属遍計,相?依他。支公巳了名假,未了相空。名相俱空,圓成顯現。由未了此,所以被破。

本無者,情尚於無,多觸言以賔無,故非有有?無,非無無?無。

亦東晋竺法汰作本無論,初二句明其尚無,中心崇尚於無,故凡所?言,皆賔伏於無也。次四句出彼解相,以經論有?非之句。汰公解云:非有者,非斥了有;非無者,和無亦無,却則淪於太無爾。

?夫立文之本㫖者,?以非有非眞有,非無非眞無尔。

論主與示?非正理,然後破之。經論成立非有非無之本意者,正以諸法頼緣而有,非眞實有,故云非有;以諸法緣起故有,非一向無,故云非無。圭峯略鈔之義如此,下論亦多,請無疑慮。

何必非有無此有,非無無彼無。此?好無之談,豈謂順通事實?物之情哉。

初二句斥彼謬計,義不?前。何必者,責彼之辭。後二句?破其非,尚無如此。豈是順物達性,?物見中之解邪。?詳破此三家,前二家許其所得,破其所失。汰師尚無一向破斥者,亦以著空之見難治故也。非特撥無因果,亦恐惡取斷空。如智論說食?之喻也。㨿梁傳,支汰二師,皆出類離羣,世間之英者。正由道源初浸,又經論未廣,明師罕遇,致有此弊。不可見破,便輕前修。

自下正述論文,大科有三。初理絕名相,謂欲?名,依相顯示。先示名相本虗,眞諦超出。令悟了法不在言,善入無言際也。二?詮顯實,以名相雖虗,亦可假詮以顯實理,?無離文字說解脫也。三至論末引放光等,示妄顯眞。謂雖依詮顯實,若著名相,妄想是生,何能悟入第一之眞。若悟名相本虗,?名相而如智顯現,不在捨於文也。故我說法如筏喻者,文字性空,?是解脫。十二分教,無非如也。一論大㫖,妙在于斯。但血脉沉隱,故具出之。

夫以物物於物,則所物而可物。

若依相立名,隨名取物,則凡是所名之物,皆可爲物。此謂妄心所計,名相俱有。

以物物非物故,雖物而非物。初句相空,後句名空。以二法皆事,故通名爲物。意以所名之物,但依他起,元無自性。況名依相有,豈有實體也。故宻嚴云:世間衆色法,但相無有餘。唯依相立名,是名無實事。

是以物不?名而就實,名不?物而履眞。釋此有二:一通,二局。通者,名相二法,該盡俗諦。然性各?,互推無在,顯□虗也。初句物不在於名中,以名非物故,召火不燒其口。次句名不在於物中,以物非名故,見物不知其名。應知因物立名,以名名物,俗假施設,竟不相到,故不能互顯其眞實,如火以?爲實等。局者,但属此論。名謂名教,相謂義相。所以空者,方便安立,各無自性,能所詮?,故不?就。論意雖通,其㫖實局。以下云眞諦獨靜於名教之外,故爲此釋。

然則眞諦,獨靜於名教之外,豈曰文言之能辨哉?眞諦,第一義也。非名言可說,非義相可示,?以名相本空故也。然不能杜黙,??厝言以擬之。試論之曰:理須言顯,亦不能閉口黙然也。擬,謂比擬。意云:但依言彷彿,比擬眞諦而論量也。

摩訶衍論云:諸法亦非有相,亦非無相。中觀云:諸法不有不無者,第一眞諦也。初引智論,後第二十七中一句,又義引中論轉釋云:?第一眞諦。引此二論以爲宗依。下論廣釋,皆云諸法者,則綂貫一切也。以是義宗,故引通名,緫辨?中之理。次下依宗開示,或約空色,乃至言說心行等,一一别顯。末後引中觀等二論,約因緣生法以辨之,乃?緫攝一切,非眞空色等也。始末依此詳考,方知論㫖成立之妙。第一者,眞俗非二故,非眞俗之二故。

?夫不有不無者,豈謂滌除萬物,杜塞視聽,寂寥虗豁,然後爲眞諦者乎?二論皆云:不有又不無者,非撥䘮萬物,閉月塞聦,絕色滅聲,取虗豁混茫之空,是眞諦也。

誠以?物順通,故物莫之逆;?僞?眞,故性莫之易。就物順通,非杜塞視聽,故不逆其物;?俗僞而顯眞,何待虗豁,故不易其性也。

性莫之易,故雖無而有;物莫之逆,故雖有而無。雖有而無,所謂非有;雖無而有,所謂非無。初四句躡前釋成,以理事相?故互存,相奪故互亡也。後四句躡前釋成,非有非無之中也。此中眞諦故無,俗諦故有,相奪兩非,第一眞也。

如此則非無物也。物非眞物,物非眞物故,於何而可物??物示眞,性眞物假,名相皆不立也。宻嚴云:二合生分别,名量亦非有。非眞?題中不眞,於何可物?題中空字。自下依宗廣釋,皆初引教,後依教釋義。文雖各殊,義㫖無?。?依論中會釋,或約空色,或依二諦等,一一隨次明之。大要皆約諸法以明,不?第一之眞也。

故經云:色之性空,非色敗空。初依色空以釋中也。淨名經文,然諸經多有。

以明夫聖人之於物也,?萬物之自虗,豈待宰割以求通哉?空非色外,色?是空,空色非一,亦非?也。宰割析滅,豈是?空?故二乗析色,斷見未祛,亂意迷空,?眞未了。

是以寢疾有不眞之談,超日有?虗之稱。?引二經,皆證前義。初淨名問疾品,略云:菩薩病者,非眞非有等。二超日明三昧經,彼云:不有受,不保命,四大虗也。四大色法,法?空故。

然則三藏殊文,綂之者一也。文則殊說,㫖歸一揆。

故放光云:第一眞諦無成無得,世俗諦故便有成有得。二、依成得以示也。放光第八云:世俗之事有逮有得,最第一者無有逮無有得。

夫有得?是無得之僞號,無得?是有得之眞名。眞名故雖眞而非有,僞號故雖僞而非無。初二句辨得相眞僞。住俗有得而非得,故僞也。依眞無得而乃得,故眞也。如下玄得中廣示。後四句躡釋前名。

是以言眞未?有,言僞未?無,二言未始一,二理未始殊也。勝義故非有,俗諦故非無,有無二,言非一,中道之妙非二。

故經云:眞諦俗諦謂有?邪?荅曰:無?也。義引大品也。前雖有二諦,但依成得辨之,??約二諦以釋也。

此經?辨眞諦以明非有,俗諦以明非無,豈以諦二而二於物哉?二諦之義,眞俗宛分;二諦之體,一物非?。

然則萬物果有其所以不有,有其所以不無。有其所以不有,故雖有而非有。有其所以不無,故雖無而非無。雖無而非無,無者不絕虗。雖有而非有,有者非眞有。若有不?眞,無不夷平跡相。初二句,明萬物皆具,非有非無。次四句,躡示兩非,以入中道。次四句,亦躡前如次,不落斷常。後二句,但成前四句。以非眞有,故若有不?眞。以非虗絕,故若無不夷跡。若字貫此,謂非宰割事跡,然後是無。夷者,亦芟夷也。

然則有無稱?,其致一也。眞俗是體,有無是義,依體辨義,義亦一也。古人云:二諦並非?,恒乖未曾各。

故童子歎曰:說法不有亦不無,以因緣故諸法生。瓔珞經云:轉法輪者,亦非有轉亦非無轉,是謂轉無所轉。連引二經,依言說相以顯中道。初?淨名經長者子寶積歎佛偈也。初句歎如來說法與實相相應,故有說無說皆?絕也。後句意云:有無既絕,何故現一切言說?荅云:以俗諦因緣故諸法生也。後經?彼第十一卷中文。初句牒說,次二句亦有無?絕,後句明說?無說。二經義同,非轉而轉,三百餘會不捨穿針;轉而不轉,四十九年不說一字。豈謂舌覆三千?成有說,身黙丈室便謂無談?

此乃衆經之微言也。雖引二經,義同衆典,故云衆經等。

何者?謂物無邪,則邪見非惑;謂物有邪,則常見爲得。文通二對,反覈以明,皆上句明著,下句覈破。邪見,斷見也。若計物是無,外道斷見應非是惑,下對例知。物雖通諸,且目法輪。

以物非無故,邪見爲惑;以物非有故,常見不得。順顯可知。

然則非有非無者,信眞諦之談也。眞諦第一也,以說法非有非無,方是眞諦之轉也。

故道行云:心亦不有亦不無。?彼經初品中,文心爲諸法之本,然通眞妄。眞謂如來藏心,亦非有無,如無名論引釋。妄?妄想識心,從緣生者,亦非有無。此中辯之,以經義?有二法,故不可局。

故中觀云:物從因緣故不有,緣起故不無。義引中論,亦轉釋前經也。從緣不有,謂眞也。緣起不無,謂俗也。

?理?其然矣。推?論㫖,法非有無,實乃如是。此以教如繩正,理亦衡?。

所以然者,夫有若眞有,有自常有,豈待緣而後有哉?譬彼眞無,無自常無,豈待緣而後無?初句?二意:一、徴辭,二、牒不有等。反推諸法,正顯從緣。謂法若實有,緣前亦合有,不待緣集,然後方有。後三句例明眞無二說:一、太虗,二、眞空。此二元空,不待緣離,然後空也。?喻顯法,理亦極成。

若有不能自有,待緣而後有者,故知有非眞有。有非眞有,雖有不可謂之有矣。初二句順牒前文,明法待緣非眞。後二句相躡,以顯非有也。

不無者,夫無則湛然不動,可謂之無。萬物若無,則不應起,起則非無,以明緣起,故不無也。初句牒論,次二句舉例以示,如前二空,皆凝湛不動。可謂者,堪可許其是無。次二句承例反明,次一句順顯,後二句成前不無也。

故摩訶衍論云:一切諸法一切因緣故應有,一切諸法一切因緣故不應有;一切無法一切因緣故應有,一切有法一切因緣故不應有。大論前後有斯義而無斯文,通成二對。初對中明法從緣故不有不無,初句緣起故不無,後句從緣故不有。後對約有無二法對辨,以明不有不無。一切無法等者,大論三十一以過未法爲無,現在法爲有。?槃三十四云:一切世間有四種無:一未生名無,二滅巳名無,三各?互無,四?竟名無。皆因緣有此四無。後句可知。皆云一切等者,法乃萬殊,緣亦無數。

?此有無之言,豈?反論而巳哉?若應有?是有,不應言無;若應無?是無,不應言有。初句?前四句,以前論不出有無故。次句反謂相反,猶云豈但是有無相反之說邪?後通有六句,出論中有無相反之相。前三句中若應有者,?前初三二句;?是有者,定應唯有;不應言無者,?前二四兩句,如何却言無邪?後三句中若應無者,?前二四兩句;?是無者,定應唯無;不應言有者,?前初三兩句,如何却言有邪?巳上辯定相反,下顯緣法有無皆具。謂若有若無,俱有其理,非相反也。

言有,是爲假有以明非無,借無以辯非有。此事一稱二,其文有似不同。苟領其所同,則無?而不同。初二句,論云應有,明緣起故假有也。次一句,論云不應有,明從緣故非有也。事一下,緣生事一,有無名二,四句之文似乖。若解其不有不無之同,豈有無之?能違?

然則萬法果有其所以不有,不可得而有,有其所以不無,不可得而無,義?前起,故云然則。前約二諦,巳出此文,展轉引釋,至此義周,故?舉此以結。不可等者,物性本空,孰能強之令有?緣起既形,孰能排之令無?

何則?欲言其有,有非眞生;欲言其無,事象既形。象形不?無,非眞非實有。然則不眞空義,顯於茲矣。初有四句,明於諸法不可定執是有是無,皆上句舉執,下句推破。欲謂將欲,言謂意言。將謂諸法定有邪?有非實生,但假緣故,如何定有?欲待謂無,事象巳起,如何定無?次有二句:初句躡前緣起之事,次句結成?假?空。非眞,假有也;非實,眞空也。後有二句,正結論名。首建此名,以標宗致,逐節引教,隨教會釋,顯理巳周,中道實相可令悟入。最後結歸,不出題示,故云爾也。問:論周至此,後說何爲?荅:前巳通叙,其意可了。義若未盡,何此結之?可細推繹。

故放光云:諸法假號不眞,?如幻化人,非無幻化人,幻化人非眞人也。彼經二十七云:佛告須菩提:名字者不眞,假號爲名。引此之意,巳見前文初法說,謂諸法不眞,名亦假也。後三句喻明,於中初句經文,次二句義釋也。謂幻成一人,似非無也。似豈爲眞?故云非眞。

夫以名求物,物無當名之實;以物求名,名無得物之功。物無當名之實,非物也;名無得物之功,非名也。此與論初大㫖無殊,文小變爾。名自情生,好惡何定?或於一物立多名,或以一名召多物。物雖應名,亦無當名之實理,如以地龍、木賊等名藥也。又名雖召物,亦無得物之實功,如談水濡?,言穢不涴口。應知名是假號,物爲幻化,但順世俗,不入實相。

是以名不當實,實不當名,名實無當,萬物安在?一切諸法,不出名相,此二既空,萬物不立。巳上名相境寂,下辯妄想心虗。

故中觀云:物無彼此,而人以此爲此,以彼爲彼;彼亦以此爲彼,以彼爲此。初句論文彼。論第四云:諸法實相,無有此彼。而人下,釋也。如二人相向,彼此互執也。

此彼莫定乎一名,而惑者懷必然之志。然則彼此初非有,惑者初非無,正舉妄計也。彼此互指,既無定在,柰何惑者必然而執我定名此,他定名彼,妄想之心,依然取著。然則下名相元空,迷夫妄執,亦可名相無暫始有,妄想無暫始無。以無暫始無之妄情,執無暫始有之名相,病?花生,病耳蟬鳴,蟬花恒無,病根常執。

既悟彼此之非有,有何物而可有執哉。故知萬物非眞假號乆矣。初句遍計性空。次句名隨相遣,翳差花亡,耳聦蟬䘮。後二句結成經義。此中雖帶名相而言,意顯妄執本空。況後引成具等,又唯約妄情說邪。

是以成具立強名之文,園林託指馬之況。?具經云:是法無所有,强爲其名。園林??園也,曹州地名。莊周曾爲此吏,故以目之。彼齊物云:以指喻指之非指,不若以非指喻指之非指也;以馬喻馬之非馬,不若以非馬喻馬之非馬也。指謂手指,馬謂戯籌,若??六之馬也。如二人相向,各以巳指是指,他指非指,是非互在,本無實也。喻,曉也。馬可例之。

如此則深遠之言,於何而不在?通指上文。内教妄想元空,外典是非無主,文亦僃。

是以聖人乘千化而不變,履萬惑而常通者,以其?萬物之自虗,不假虗而虗物也。

初句,舉能證之聖,令物則之。次二句,顯證悟之相。千化,名相萬物也。不變者,?名相而如如故。惑,妄想也。常通者,?妄想而正智故。以其下,出?眞之所以,可知。

故經云:甚竒,世尊!不動眞際爲諸法立處,非離眞而立處,立處?眞也。

初引經,?同放光不動等覺建立諸法。非離下,論主釋經義也。謂依理成事,事豈離眞而立也?

然則道逺乎哉?觸事而眞。聖遠乎哉?體之?神。

初二句明境,初句舉體而覈,道謂如如。下句指屬,觸謂六觸。事?名相,事相既近,體虗?眞,眞豈太遠?後二句明心,亦初句舉聖而覈,聖?智也。下句屬體,謂體究神心也。?神者,?我之心爲神聖矣,豈太遠乎?仁王經云:菩薩未成佛,以菩提爲煩?。菩薩成佛時,以煩?爲菩提。?詳論意,自放光巳下,乃宻嚴、楞伽五法相?之義。故宻嚴云:名從於相生,相從依他起。此二生分别,諸法性如如。於斯善觀察,是名爲正智。名爲遍計性,相是依他起。名相二俱遣,是爲第一義。略解云:五法者,一名,二相,三妄想,四正智,五如如。此五約迷悟配之,謂迷時?如如以成名相,?正智以成妄想。悟時?名相爲如如,?妄想成正智。經中初三句如,次名相妄想,次三句說正智,後一偈約三性顯如如也。略示如此論意,謂依彼名相,顯示論㫖。苟識相等體虗,不捨一論。能詮之名,所詮之義,?境而會如,?解而成智。故先舉聖人證法爲式,然後示以?眞之理。但在文甚隱,致令難求。若前後㝠捜,義如指掌。

肇論新䟽卷上

浏览 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