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陽府

轻识古籍-繁体

共 1302字,需浏览 3分钟

 ·

2023-12-08 13:39

南陽府

禹貢豫州之域,春秋爲申伯及鄧侯地,戰國爲秦、楚、韓三國之疆,秦并其地置南陽郡,兩漢因之。曹魏置荆州於此,晉爲南陽國。宋、齊並爲南陽郡。後魏於穰縣置荆州,以郡屬焉。隋初罷郡,置鄧州,煬帝復爲南陽郡。唐初置宛州,尋屬鄧州。天寶初亦曰南陽郡,乾元初仍曰鄧州。宋亦屬鄧州。金人始於南陽縣置申州。元改曰南陽府。明朝因之。領州二,縣十一。

府南蔽荆、襄,北控汝、洛,當春秋時已爲要地。楚有圖北方之志,其君多居於申,合諸侯又在焉。子重請申、吕爲賞田,巫臣曰:“不可。此申、呂所以邑也,是以爲賦以禦北方。若取之,是無申、呂也,諸侯必至于漢。”夫周之盛也,申、吕方彊,爲周之翰,故荆楚有所憚而不敢肆。周室東遷,申、吕亦削。楚既滅申,而儼然問鼎於中原矣。戰國時,宛、穰嘗為韓有蘇秦說韓,謂“北有成臯之固,西有商阪之阻”者也。其後謂之南陽。戰國策:“秦惠王時,楚、魏戰於陘山,楚敗於南陽。又秦攻陘,使人馳南陽之地,自南陽入秦,而楚遂不復振”。及沛公起義師西伐秦,戰洛陽東,遂畧南陽,圍宛城。陳恢見沛公曰:“宛,大郡之都也,連城數十。”沛公於是下南陽,入武關,而秦以亡。司馬遷曰:“南陽西通武關。鄖關,東南受漢江、淮,宛亦一都會也。”及光武中興,肇自南陽,於是建爲南都。張衡賦曰:“爾其地勢,則武關闕其西,桐柏揭其東,流滄浪而爲隍。廓方城以爲墉。湯谷涌其後,淯水盪其胸,推淮引湍,三方是通。”漢德既衰,曹公破張繡,取南陽,而劉表之荆州在囊中矣。南北紛爭,以南陽爲孔道,桓温、劉裕皆由此以問關、洛。宋元嘉中,亦遣兵出此,直抵潼關。齊建武五年,元魏主宏取南陽五郡,而齊不能争也。襄、漢之籓籬,於是日壞。魏將西遷,時,賀拔胜鎭南陽,其屬盧柔說勝曰:“今宜席捲赴都,與高歡決勝負。次則北阻魯陽,南幷舊楚,東連兗、豫,西引關中,可以觀釁而動。”勝不能從,爲歡所並。既而宇文泰得之,用以東爭潁、豫,南取荆、雍。隋之末也,朱粲以南陽擅命,唐擊平之,遂以南臨蕭銑。其後淮西用兵,削平之功,卒在唐、鄧。及唐室日衰,朱朴獻遷都之議,以爲“襄都之西,夷漫數百里,其東則漢與鳳林爲之闕,南則菊潭環屈而流於漢,西有上洛重山之阻,北有白巖聯絡,誠形勝之地,沃衍之墟,若廣浚河渠,漕輓天下,可使大集。且去秦咫尺,而有上洛爲之阻,永無外宼侵軼之虞,此建都極選也。”宋建炎初,李綱圖恢復中原,以爲“天下形勢,關中爲上,襄、鄧次之,建康又次之。南陽光武所興,有高山峻嶺可以控扼,寬城平野可以屯兵;西鄰關、陝,可以召將士;東達江、淮,可以運穀粟;南通荆、湘、巴、蜀,可以取貨財;北距三都可以遣救援。暫議駐驆,乃還汴都,策無出於此”。又熊剛大曰:“南陽北連中原,東通吳會,西接巴、蜀,南控蠻越,故諸葛武侯嘗以爲用武之國。元人之取襄、樊也,以南陽爲基本。近者羣盜盤據其間,縱横四出,沔、洛數千里間俱被其患。”南陽爲南北腰膂,不信然歟?

南陽縣

宛城,

申城,

育陽城,

博望城,

西鄂城,

安衆城,

雉城,

南鄉城,

豫山,

百重山,

分水嶺,

淯水,湍河,

洱水,

瓜里津,沙堨,

三鴉路,

小長安聚,

夕陽聚,百章郭。

浏览 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