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傳第十八 周書二十六

轻识古籍-繁体

共 1289字,需浏览 3分钟

 ·

2023-12-06 03:09

列傳第十八 周書二十六

令孤德棻等撰

長孫儉

長孫紹遠

斛斯徵

長孫儉

河南洛陽人也。本名慶明,其先魏之枝族,姓托拔氏。孝文遷洛,改爲長孫。五世祖嵩,魏太尉、北平王。儉少方正,有操行狀貌。貌魁梧,神彩嚴肅,雖在私室,終日儼然。性不妄交,非其同志,雖貴遊造門,亦不與相見。孝昌中,起家員外散騎侍郎,從爾朱天光破隴右。太祖臨夏州,以儉爲録事,深器敬之。賀拔岳被害,太祖赴平涼,凡有經綸謀策,儉皆參預。從平矦莫陳悅,留儉爲秦州長史。時西夏州仍未内屬,而東魏遣許和爲刺史,儉以信義招之,和乃舉州歸附。即以儉為西夏州刺史,揔統三夏州。時荆襄初附,太祖表儉功績尤美,宜委東南之任,授荆州刺史、東南道行臺僕射。所部鄭縣令泉璨爲民所訟,推治獲實。儉即大集僚屬而謂之曰:“此由刺史敎誨不明,信不被物,是我之愆,非泉璨之罪。”遂於廳事前,肉袒自罰,捨璨不問。於是屬城肅勵,莫敢犯法。魏文帝璽書勞之。太祖又與儉書曰:“近行路傳公以部内縣令有罪,遂自杖三十,用肅羣下。吾昔聞‘王臣謇謇,匪躬之故’蓋謂憂公忘私,知無不爲而已。未有如公刻身罰己以訓羣僚者也。聞之嘉歎。”荆蠻舊俗,少不敬長。儉殷勤勸導,風俗大革。務廣耕桑,兼習武事,故得邊境無虞,民安其業。吏民表請爲儉構淸德樓,樹碑刻頌,朝議許焉。在州遂歷︵二︶載。徴授大行臺尚書,兼相府司馬。甞與羣公侍坐於太祖,及退,太祖謂左右曰:“此公閑雅,孤每與語,甞肅然畏敬,恐有所失。”他日,太祖謂儉曰:“名實理須相稱。尚書旣志安貧素,可改名儉,以彰雅操。”又除行臺僕射、荆州刺史。時梁嶽陽王蕭詧内附,初遣使入朝,至荆州。儉於㕔事列軍儀,具戎服,與使人以賔主禮相見。儉容貌魁偉,音聲如鍾,大爲鮮卑語。遣人傳譯以問客。客惶恐不敢仰視。日晚,儉乃著帬襦紗帽,引客宴於别齋。因序梁國喪亂,朝廷招攜之意。發言可觀。使人大悅,出曰:“吾所不能測也。”及梁元帝嗣位於江陵,外敦隣睦,内懷異計。儉密啓太祖,陳攻取之謀。於是徴儉入朝,問其經略。儉對曰:“今江陵旣在江北,去我不遠。湘東即位,已涉三年。觀其形勢,不欲東下。骨肉相殘,民厭其毒。荆州軍資器械,儲積已久,若大軍西討,必無匱乏之慮。且兼弱攻昧,武之善經。國家旣有蜀土,若更平江漢,撫而安之,收其貢賦,以供軍國,天下不足定也。”太祖深然之,乃謂儉曰:“如公之言,吾取之晚矣。”令儉還州,密爲之備。尋令柱國、燕公于謹揔戎衆伐江陵。平,以儉元謀,賞奴婢三百口。太祖與儉書曰:“本圖江陵,由公畫計,今果如所言。智者見未萌,何其妙也。但吳民離散,事藉招懷,南服重鎭,非公莫可。”遂令儉鎭江陵。進爵昌寧公,遷大將軍,移鎭荆州,揔管五十二州。儉舊甞

詣闕奏事,時值大雪,遂立於雪中待報,自旦逹暮,竟無惰容。其奉公勤至,皆此類也。三年,以疾還京,爲夏州揔管。薨,遺啓世宗,請葬於太祖陵側,并以官所賜之宅還官。詔皆從之。追封鄶公。荆民儀同趙超等七百人感儉遺愛,詣闕請爲儉立廟樹碑。詔許之。詔曰:“昔叔敖辭沃壤之地,蕭何就窮僻之郷,以古方今,無慙曩哲。言尋嘉尚,弗忘于懷。而有司未達大體,遽以其第即便給外。今還其妻子。”子隆。

浏览 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