絶學無憂章第二十
共 1358字,需浏览 3分钟
·
2023-12-06 05:57
絶學無憂章第二十
絶學無憂。
䟽:絶學者,絶有爲俗學也。夫人之禀生,必有眞素。越分求學,傷性則多。若令都絶不爲,是使物無修習,今明乃絶有爲過分之學,即莊子所謂俗學,以求復其初者,若分内之學,因性之爲,上士勤行,未爲不絶也。故曰絶學無憂。
唯之與阿,相去幾何?善之與惡,相去何若?
䟽:唯,恭應也。周禮曰:先生召,無諾唯而起。阿,慢應也。漢書曰:不誰何綰?謂何問也。此舉喻也,唯之與阿,同出於口,唯恭則善,阿慢則惡,學之不絶,只在於心。絶之則無憂,不絶則生患。同出於口,故云相去幾何?只在於心,故去相去何若?若能了學無學,學相皆空,於知忘知,不生分别,則唯阿齊致,善惡兩忘也。
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䟽:人之所畏者,畏,慢與惡也。夫慢則爲過,惡則被嫌。被嫌則人所棄薄,爲過則物多尤怨。以况有爲俗學,增長是非,若不畏而絶之,是皆違分傷性,故不可畏而絶之也。
荒兮其未央哉。
䟽:荒,廢也。慢惡爲過,俗學失眞,是皆可畏,故當絶棄。若不絶而棄之,則正性荒廢,其未有央止之時。詩曰:夜未央,言更漏尚多也。此云其未央,言俗學傷性無息止期,故前途尚多,云未央也。
衆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春臺。
䟽:熙,熙者,情欲摇動之貌。此明不畏絶俗學之人。夫俗學有爲,動生情欲,熙熙逐境,役役終身,如餒夫之臨享太牢,恣貪滋味。冶容之春臺登望,動生愛著。太牢者,牛羊豕也。春臺所以爲愛著者,謂其卉木滋榮,禽鳥鳴匹,陽和陶然,易淫蕩也。故邠詩云:春日遲遲,采蘩祁祁,汝心傷悲,迨及公子同歸也。
我獨怕兮其未兆,如嬰兒之未孩。
䟽:我,老君自稱,言我畏絶俗學,抱道含和,獨能怕然安靜,於彼世間有爲之事,情欲等法,略無形兆。如彼嬰兒,未能孩笑,無分别也。孩者,别人之意。莊子曰:不至於孩而始誰。
乗乗兮若無所歸。
䟽:乗乗,運動之貌也。衆人動生耽著,常有執求,故若有所歸往。我本無心,怕然安靜,乗流則逝,值坎而止。若彼行道之人,無所歸趣,不汲汲也。
衆人皆有餘,而我獨若遺。
䟽:衆人俗學耽著,矜誇巧智,是法皆執,自爲有餘。我獨損之,未嘗凝滯,心無愛染,故若遺忘也。
我愚人之心也哉,純純兮。
䟽:言我於諸法中,體了無著,故若遺忘,豈如愚人之心也?但我心純純,質樸無愛欲,故若遺爾。
俗人昭昭,我獨若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忽若晦寂号。似無所止。
䟽:昭昭,自矜衒巧智也。若昏者若昏昩無所分别也。察察者,施教立法以繩下也。悶悶者,無心寬大之意也。所以昭昭矜衒,察察施教者,皆由不絶俗學與有爲,故聖人畏絶,若昏默也。
忽若晦寂兮,似無所止。
䟽:絶學之人,忽忽無心,常若昏昩,而心寂然,曾不愛染,於法無住,故似無所止著爾。
衆人皆有以,我獨頑似鄙。
䟽:凡俗之人,不畏俗學,所以耽滯逐境,未曾休息。我於世間,獨無分别,有似鄙陋。頑者,無分别也。鄙者,陋不足也。而心實了悟,故云似爾。自衆人熙熙下,皆對明也。
我獨異於人,而貴求食於母。
䟽:此兩句,結成也。我獨異於人者,異於不絶俗學之凡人也。即上對明諸法,與凡人異。凡人愛染有爲,我獨遺忘情欲。凡人於諸法分别,我獨等無是非。故云異於人。而貴求食於母者,老君戒人守樸全和,少私寡欲,絶視聽之耽著,杜聲名之奔競。令如嬰兒,但求食於母爾,故云而貴求食於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