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運
共 2841字,需浏览 6分钟
·
2023-12-07 20:02
海運
元都于燕,去江南極遠,而百司庻府之繁,衛士編民之衆,無不仰給於江南。自丞相伯顔獻海運之言,而江南之糧分爲春夏二運,盖至於京師者一歲多至三百萬餘石。民無輓輸之勞,國有儲蓄之富,豈非一代之良法歟!初,伯顔平江南時,嘗命張瑄、朱清等以宋庫藏圖籍,自崇明州從海道載入京師。而運糧則自浙西涉江入淮,由黄河逆水至中灤旱站,陸運至淇門,入御河,以逹于京。後又開濟州泗河,自淮至新開河,由大清河至利津河入海。因海口沙壅,又從東阿旱站運至臨清,入御河。又開膠、萊河道通海。勞費不貲,卒無成効。至元十九年,伯顔追憶海道載宋圖籍之事,以爲海運可行。於是請于朝廷,命上海緫管羅璧、朱清、張瑄等造平底海船六十艘,運糧四萬六千餘石,從海道至京師。然剏行海洋,沿山求○奧,風信失時,明年始至直沽。時朝廷未知其利,是年十二月立京畿江淮都漕運司二,仍各置分司,以督綱運。每歲令江淮漕運司運糧至中灤,京畿漕運司自中灤運至大都。二十年,又用王積翁議,命阿八赤等廣開新河。然新河候潮以入,船多損壞,民亦苦之。而忙兀○言海運之舟悉皆至焉。於是罷新開河,頗事海運。立萬户府二,以朱清爲中萬户,張瑄爲千户,忙兀○爲萬户府逹魯花赤。未幾,又分新河軍士水手及船,於揚州、平灤兩䖏運糧,命三省造船三千艘於濟州河運糧,猶未專於海道也。二十四年,始立行泉府司,專掌海運,增置萬户府二,總爲四府。是年遂罷東平河運糧。二十五年,内外分置漕運司二。其在外者於河西務置司,領接運海道糧事。二十八年,又用朱清、張瑄之請,併四府爲都漕運萬户府二,止令清、瑄二人掌之。其属有千户、百户等官,分爲各翼,以督歲運。至大四年,遣官至江浙議海運事。時江東寧國、池、饒、建康等䖏運糧,率令海船從揚子江逆流而上,江水湍急,又多石磯,走沙漲淺,糧船俱壞,歲歲有之。又湖廣、江西之糧運至眞州泊入海船,船大底小,亦非江中所冝。於是以嘉興、松江秋糧,并江淮、江浙財賦府歲辦糧充運。海漕之利,盖至是博矣。凢運糧,每石有脚價鈔。至元二十一年,給中統鈔八兩五錢,其後遞减至于六兩五錢。至大三年,以福建、浙東船户至平江載糧者,道遠費廣,通增爲至元鈔一兩六錢,香糯一兩七錢。四年,又增爲二兩:香糯二兩八錢,稻糓一兩四錢。延祐元年,斟酌遠近,復增其價。福建船運糙粳米每石一十三兩,温、台、慶元船運糙粳、香糯每石一十一兩五錢,紹興、浙西船每石一十一兩,白粳價同稻糓每石八兩,黑豆每石依糙白糧例給焉。初,海運之道,自平江劉家港入海,經揚州路通州海門縣黄連沙頭萬里長灘開洋,沿山○奧而行,抵淮安路鹽城縣,歷西海州、海寧府東海縣、密州、膠州界,放靈山洋投東北,路多淺沙,行月餘始抵成山。計其水程,自上海至楊村馬頭,凢一萬三千三百五十里。至元二十九年,朱清等言其路險惡,復開生道。自劉家港開洋,至撑脚沙轉沙觜,至三沙洋子江,過匾擔沙、大洪,又過萬里長灘,放大洋至青水洋,又經黑水洋至成山,過劉島,至芝罘、沙門二島,放萊州大洋,抵界河口,其道差爲徑直。明年,千户殷明略又開新道,從劉家港入海,至崇明州三沙放洋,向東行,入黑水大洋,取成山轉西至劉家島,又至登州沙門島,於萊州大洋入界河。當舟行風信有時,自浙西至京師,不過旬日而已,視前二道爲最便云。然風濤不測,糧船漂溺者無歲無之,間亦有船壞而棄其米者。至元二十三年始責償於運官,人船俱溺者乃免。然視河漕之費,則其所得盖多矣。
歲運之數:
至元二十年,四萬六千五十石,至者四萬二千一百七十二石。二十一年,二十九萬五百石,至者二十七萬五千六百一十石。二十二年,一十萬石,至者九萬七百七十一石。二十三年,五十七萬八千五百二十石,至者四十三萬三千九百五石。二十四年,三十萬石,至者二十九萬七千五百四十六石。二十五年,四十萬石,至者三十九萬七千六百五十五石。二十六年,九十三萬五千石,至者九十一萬九千九百四十三石。二十七年,一百五十九萬五千石,至者一百五十一萬三千八百五十六石。二十八年,一百五十二萬七千二百五十石,至者一百二十八萬一千六百一十五石。二十九年,一百四十萬七千四百石,至者一百三十六萬一千五百一十三石。三十年,九十萬八千石,至者八十八萬七千五百九十一石。三十一年,五十一萬四千五百三十三石,至者五十萬三千五百三十四石。元貞元年,三十四萬五百石。二年,三十四萬五百石,至者三十三萬七千二十六石。大德元年,六十五萬八千三百石,至者六十四萬八千一百三十六石。二年,七十四萬二千七百五十一石,至者七十萬五千九百五十四石。三年,七十九萬四千五百石。四年,七十九萬五千五百石,至者七十八萬八千九百一十八石。五年,七十九萬六千五百二十八石,至者七十六萬九千六百五十石。六年,一百三十八萬三千八百八十三石,至者一百三十二萬九千一百四十八石。七年,一百六十五萬九千四百九十一石,至者一百六十二萬八千五百八石。八年,一百六十七萬二千九百九石,至者一百六十六萬三千三百一十三石。九年,一百八十四萬三千三石,至者一百七十九萬五千三百四十七石。十年,一百八十萬八千一百九十九石,至者一百七十九萬七千七十八石。十一年,一百六十六萬五千四百二十二石,至者一百六十四萬四千六百七十九石。至大元年,一百二十四萬一百四十八石,至者一百二十萬二千五百三石。二年,二百四十六萬四千二百四石,至者二百三十八萬六千三百石。三年,二百九十二萬六千五百三十三石,至者二百七十一萬六千九百十三石。四年,二百八十七萬三千二百一十二石,至者二百七十七萬三千二百六十六石。皇慶元年,二百八萬三千五百五石,至者二百六萬七千六百七十二石。二年,二百三十一萬七千二百二十八石,至者二百一十五萬八千六百八十五石。延祐元年,二百四十萬三千二百六十四石,至者二百三十五萬六千六百六石。二年,二百四十三萬五千六百八十五石,至者二百四十二萬二千五百五石。三年,二百四十五萬八千五百一十四石,至者二百四十三萬七千七百四十一石。四年,二百三十七萬五千三百四十五石,至者二百三十六萬八千一百一十九石。五年,二百五十五萬三千七百一十四石,至者二百五十四萬三千六百一十一石。六年,三百二萬一千五百八十五石,至者二百九十八萬六千一十七石。七年,三百二十六萬四千六石,至者三百二十四萬七千九百二十八石。至治元年,三百二十六萬九千四百五十一石,至者三百二十三萬八千七百六十五石。二年,三百二十五萬一千一百四十石,至者三百二十四萬六千四百八十三石。三年,二百八十一萬一千七百八十六石,至者二百七十九萬八千六百一十三石。泰定元年,二百八萬七千二百三十一石,至者二百七萬七千二百七十八石。二年,二百六十七萬一千一百八十四石,至者二百六十三萬七千五十一石。三年,三百三十七萬五千七百八十四石,至者三百三十五萬一千三百六十二石。四年,三百一十五萬二千八百二十石,至者三百一十三萬七千五百三十二石。天曆元年,三百二十五萬五千二百二十石,至者三百二十一萬五千四百二十四石。二年,三百五十二萬二千一百六十三石,至者三百三十四萬三百六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