訓詁傳授

轻识古籍-繁体

共 580字,需浏览 2分钟

 ·

2023-12-07 07:53

訓詁傳授

前漢藝文志:詩凢三百五篇,遭秦而全者,以其諷誦,不獨在竹帛也。漢興,魯申公爲詩訓詁,而齊轅固、燕韓生皆爲之傳,三家皆列於學官。又有毛公之學,自謂子夏所傳,而河間獻王好之,未得立。劉歆移太常博士書曰:文帝時,詩始萌芽,至武帝,然後鄒、魯、梁、趙頗有詩、禮、春秋先師皆起於建元之間。當此之時,一人不能獨盡其經,或爲雅,或爲頌,相合而成。

孔氏曰:鄭氏詩譜曰,魯人大毛公爲故訓,傳於其家,河間獻王得而獻之,以小毛公爲博士。前漢儒林傳:毛公,趙人,爲河間獻王愽士,不言其名。後漢儒林傳:趙人毛萇傳詩。然則小毛公名爲萇也。前漢儒林傳:毛公授同國貫長卿,長卿授解延年,延年爲阿武令,授徐敖,敖授九江陳俠。後漢儒林傳:衛宏字敬仲,東海人,?九江謝曼卿善毛詩,宏從曼卿受學。中興後,鄭衆、賈逵傳毛詩,後馬融作毛詩傳,鄭?作毛詩箋。

隋書志:齊詩魏代巳亡,魯詩亡於西晉。韓詩雖存,無傳之者,惟毛詩鄭箋至今獨立。

程氏曰:西漢儒者有風度,惟董仲舒、大毛公解經,雖未必皆當,然味其言,大槩然爾。

歐陽氏曰:六經焚於秦,自漢以來,收拾亡逸,正其訛謬,得以粗備者,豈止一人之力哉!後之學者,徒抱焚餘殘脫之經,倀倀於去聖人千百年後,不見先儒中間之說,而欲特立一家之學者,吾未之信也。先儒之論,苟非詳其終始而牴牾,質諸聖人而悖,有不得巳而後改易者,何以徒爲異論以相訾也。

浏览 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