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正釋

共 667字,需浏览 2分钟

 ·

2023-12-08 17:06

○次正釋

故唯識言有㴱意趣識言總顯一切有情各有八識六位心所所?相見分位差别及彼空理所顯眞如識自相故識相應故二所?故三分位故四實性故如是諸法皆不離識總立識名唯言但遮愚夫所執定離諸識實有色等。初句標立,識言下釋成。謂我所立識言,總顯一切有情,各有五位:一?心法,謂八種識;二?心所有法,謂六位心所;三?所?,謂相見二分;四者分位差别,謂不相應行;五者無爲,謂眞如等。初?識之白相,次?識之相應,三?初二所?,四?前三分位,五?前四實性。如是百法,皆不離識。故立識言,有㴱意趣。所立唯言,但遮愚夫所執外實色等,不遮內識所?,不離諸識色等諸法。故立唯言,亦有㴱趣。宗鏡第五十九卷。問一百法中,凡聖總具不?答若凡夫位,通約三界九地種子,皆具一百法。若諸佛果位,唯具六十六法,除根本煩惱六,隨煩惱二十,不定四,不相應行中四,?除三十四法。問心攝一切,云何但標五位百法之門?答雖標百法,以爲綱要。此中五位次第巳攝。無盡法門,不出於此。何者百法云?一明心法,謂此八種心王,有爲法中,此冣勝故,世出世間,無不由心造。二明心所有法,與此心王,常相應故,名相應法。朢前心王,此?是劣,先勝後劣。所以次明,三色法,心王等之現影。謂此色法不能自起,要藉前二心王心所?現故。?不親緣,故致影言。或通本質。前二能?,此爲所?。先能後所。所以次明,四不相應行,謂此得等二十四法,不能自起,藉前三位差别假立。前三是實,此?是假,先實後假,所以次明。五無爲法,體性甚㴱,若不約法,以明無爲,無由得顯,故藉前四㫁染成浄之所顯示。前四有爲,此?無爲,先有後無,所以後明文,

浏览 3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