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錢尚書爭孟子事

共 714字,需浏览 2分钟

 ·

2023-12-09 00:43

辨錢尚書爭孟子事

秀水朱檢討?尊。嘗以錢尚書爭孟子事爲虛特懸疑太祖不至武斷。如此而巳。同里萬隱君斯?攷之則更宻矣。萬氏之言曰。南太常寺志及翰林故牘載洪武五年。國子監將丁祭。上曰。孟子不必配享。其年臘月。上曰。孟子有功先聖。今後仍復之。是孟子固嘗罷享。然不因公言而復一疑也。典故輯遺載上讀孟子。恠其對君不遜,怒曰:使此老在今日,寧得免耶?時將丁祭,遂命罷配享。明日,司天奏文星暗,上曰:殆孟子故耶?命復之。是孟子幾至罷享,亦不因公言而復二疑也。實錄命修孟子節文在洪武二十七年,嘉靖寧波府志載之二十三年,卽,果如府志之年,而公以四年卒於壽州,亦不及修節文之事,三疑也。成化府志不載,至嘉靖府志始見之,四疑也。萬氏所疑如此,則尚書事宜若不足信者。然是說也,成化楊氏之志不載,而天順黃氏之志則載之。黃氏集中,且有詩以紀其烈,故其孫作閒中今古錄亦載之。黃氏生洪武。是猶去尚書不遠。且成化府志雖不特載公傳。而未嘗不載黃氏之詩。則亦自可互見。李氏四明文獻志亦載之。是皆岀於嘉靖張氏志之前。未可盡以爲誣也。以吾攷之罷配享與修節文。原屬兩事。罷配享在二年。臥棺絕粒以爭之者,公也。修節文在二十七年,力詆劉三吾爲佞臣以爭之者,連江孫芝也。天順黄氏之志,系公事於二年是巳,而并修節文亦連舉之,是混後事於前事。嘉靖志則以罷配享屬之二十三年,是混前事於後事,不知兩案之爲兩人也。太常志諸書以二十年爲五年,猶嘉靖志以二十七年爲二十三年也。諸書不載公諫,猶孫芝之事,亦僅見於國史,惟疑而他書不載也。葢史事固有當參攷而始完者,若竟以爲無有,則黃氏非欺人者。至若太祖之武斷,則不必諱,亦非後人所能諱也。近見錢氏家傳,謂公卒於二十七年,意欲與實錄相應,則又誤矣。

浏览 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