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土原始
共 9070字,需浏览 19分钟
·
2023-12-08 23:07
凈土原始
經言,西方淨土以七寶莊嚴,常淸淨自然,無一?穢雜,故名淨土。其人皆蓮華中生,長生不老,其景序常春,無復寒?,大受快樂,無一?苦惱,故名極樂世界。其佛梵語,名阿彌陀者,此云無量。以我佛光明,照見十方世界,無有限量,凡?佛衆生,無不知之故,又名無量光佛。我佛壽命,與其國中人民壽命,皆無有限量,雖?河沙刼,亦無有盡故,又名無量壽佛。我佛有大誓願度人,其威神不可思議故,至心信向?其名號者,西方七寶池中,?生蓮華一朶,他日於其中託生,?脫輪?之外,更得阿鞞䟦致
彌陀經云:極樂國土,七重欄楯,七重羅網,七重行樹,皆是四寳,?帀圍繞。
又有七寳池、八功德水,??共中。池底純以金沙布地,四邊階道,金銀琉璃玻?合?。上有樓閣,亦以金銀琉璃玻?硨磲赤珠碼碯,而嚴飾之。池中蓮華,大如車輪,靑色靑光,黄色黄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微妙香潔。又常作天樂,黄金爲地,晝夜六時,雨天㬅陀羅華。又有種種竒妙?色之鳥,白鶴孔雀、鸚鵡舍利、迦陵頻伽、?命之鳥。是諸衆鳥,晝夜六時,出和雅音,其音演暢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聖道分,如是等法。其土衆生,聞是音巳,皆悉念佛?法?僧。是諸衆鳥,非罪?所生,皆是阿彌陀佛欲令法音宣流,?化所作。又㣲風吹動諸寳行樹,及寶羅網,出微妙音,譬如百千種樂同時俱作。聞是音者,自然皆生?佛?法念?之心。又云:若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亂。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諸聖衆,現在其前。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大彌陀經云:阿彌陀佛刹中,皆自然七寶相間爲地,或純以一寶爲地。光色照耀,竒妙淸淨,超越十方一?世界。其國恢廓曠蕩,不可窮盡。地皆平正,無須彌山及金剛圍一?諸山,亦無大海小?及坑坎井谷,亦無幽暗之所,無地獄餓鬼畜生,以至?飛蝡動之?。無諸龍鬼神,亦無雨露,惟有自然流泉,亦無寒?,氣象常春,清快明麗,不可具言。阿彌陀佛,講堂精舍,皆自然七寳相間而成,復有七寶,以爲樓觀欄楯,復以七寶,爲之瓔珞,懸飾其側,復以白珠明月珠摩尼珠,爲之交絡,徧覆其上。殊特妙好,不可勝言。其餘菩薩聲聞所居宫宇,亦復如是。彼諸天及世人,衣服飮食、華香瓔珞、傘葢幢幡、微妙音樂,隨意而現。所居宫宇樓閣,稱其形色,高下大小,或以一寳二寶,乃至無量衆寶,悉化現而成。然宫宇有隨意高大,浮于空中,若雲氣者;有不能隨意高大,止在地上,如世間者。其故非他,能隨意者,乃前世求道時,慈心精進,益作諸善,德?所致;不能隨意者,乃求道時,不?心精進,德薄所致。所以别進有?惰,德有大小,示衆見之。
其内外復有自然流泉及諸池沼,?自然七寳俱生。有純一寳池者,其底沙亦以一寳。若黄金池者,底白銀沙;
水晶池者,底琉璃沙;
珊瑚池者,底琥珀沙。二寶爲一池者,底沙亦以二寳。若三寶四寳,以至七寳,?爲一池者,其底亦如是。
此諸寳池,有方四十里者,有方五六十里者,展轉漸大,以至方二萬四百八十里,皆菩薩聲聞諸上善人生長之所。若彼佛池,其方倍此。是諸池者,皆八功德水,湛然盈,?清淨香潔,味如甘露。
十方無央數世界,諸天人民,以至?飛蝡動之?,往生阿彌陀佛刹者,皆于七寳池蓮華中化生,自然長大,亦無乳養,皆食自然之食。諸菩薩聲聞諸上善人,有時浴于其中,意欲令水没足,水?没足;欲令至膝至腰,以至於頸,水亦如是;欲令其水如初,?亦如初。調和冷煖,無不順適,開神悅體,滌蕩情慮,淸明澄潔,瑩若無形。旣出浴巳,各坐一蓮華上,自然㣲風徐動,吹諸寳樹,或作音樂,或作法音,吹諸寳華,皆成?香,散諸菩薩聲聞之上。諸菩薩聲聞,有欲聞法音者,有欲聞樂音者,有欲聞華香者,有皆不欲聞者。其欲聞者,輙獨聞之,不欲聞者,寂無所聞,各適其意,自然快樂,隨往進修。有在地講經者、誦經者、自說經者、口授經者、聽經者、?經者、思道者、坐禪一心者、經行者。仍有在虛空中講經者、誦經者、自說經者、口授經者、聽經者、?經者、思道者、坐禪一心者、經行者。其間有未得須陀洹者,因是得須陀洹;未得斯陀?者,因得斯陀?;未得阿那?者,因得阿那?;未得不退轉地菩薩?,乃得不退轉地菩薩。各隨其質而有所得。諸寳池中,其水轉相灌注,不疾不徐,波揚無量自然妙聲,或作說佛聲,或作說法聲,或作說?聲,或作說寂靜聲。說空無我聲,說大?悲聲,說波羅?聲,說十力無畏不?法聲,說諸通慧聲,說無所作聲,說不起滅聲,說無生忍聲,乃至說甘露灌頂一?妙法等聲,聞者喜悅無量,?淸淨心,無諸分别,正?平等,成熟善根,永不退于無上菩提,于彼世界,不復聞于地獄餓鬼畜生夜义、殺生偷盗闘諍惡口兩舌。如是等一?惡聲,聞且絕無,况有其實?
但有自然淸淨之音,自然快樂之事,是故其刹名曰極樂,池岸上有無數??香樹,吉祥果樹,華果?芳,?香流布。又有天優缽羅華、缽曇摩華、拘牟頭華、芬陀利華,雜色光茂,彌覆水上。復有七種寳樹。其純一寶樹者,根莖枝葉花果,皆以一寳。若二寳三寶,乃至七寶爲一樹者,根莖枝?花果亦復如是。是諸寶樹,種種各自?行,行行相植,列數百千重。間以寶池亦復如是。乃至周徧世界,榮色光耀,不可勝視。淸風時?,自成微妙音聲,無可比者。復有種種自然妙樂,而其音聲無非妙法,淸暢嘹喨,㣲妙和雅。諸往生者,其飯食時,有欲金缽銀缽者,有欲水晶琉璃珊瑚瑪瑙、或?月珠摩尼珠白玉紫金等鉢者,?隨其意,化現在前。
百味飮食,?滿其中,多亦不餘,少亦不缺。食巳自然化去。
再欲食時,復現如前。所欲衣服,隨??至,不假裁縫擣?浣濯。
諸菩薩聲聞衆,其靣目,皆端正靜好,其材性,皆智慧勇徤。
其所欲言,皆豫相知意。
心所存?,無非道德;
形于談說,無非正事。
動合禮義,?若弟兄。
轉相敎令,欽恱承受。
意皆潔淸,無所?染。
淫泆嗔怒愚痴之態,盡絶無餘。
樂從經道,啓廸慧性,通其?命。
又有道塲樹,高一千六百由旬,四布枝葉,八百由旬,根入寶地,五百由旬,及一?衆寳,自然合成。
華果?榮,作無量百千殊麗之色。
于其樹上。或時㣲風徐動,演出無量妙法音聲。其聲流布,徧諸佛刹。
衆生聞者得深法忍,住不退轉地,無其耳病,以至成就無上菩提。
若有衆生,見此樹者,乃至成佛,于其中間,不生?病。
聞樹香者,不生?病,
⾷樹果者,舌亦無病,樹光照者,身亦無病。
觀想樹者,心得淸涼,遠離貪等煩惱之病,皆得甚深法忍,住不退轉地。復有無量寳網彌覆其刹。又有自然德風徐動,不寒不暑,温?和輭,不疾不遲,吹諸寶網,及諸寳樹,演?無量微妙法音,流布萬種淸雅德香。其有聞者,塵勞垢息,自然不生。風觸其身,自然快樂。其間欲作佛者,?令修菩薩行,以至成佛。既成佛巳,其有?願度生,則以弘誓功德,入他方生死界中,作獅子吼,說法度脫。爾時阿彌陀佛,以威神力,令彼敎化一?衆生,度脫十方無央數諸天人民,以至蜎飛蝡動之?,往生其刹者,不可勝數;作聲聞得泥洹道者,亦不可勝數;作菩薩以至成佛者,亦不可勝數。如是寳刹,皆阿彌陀佛願力無邊,威神廣大,功德圓,?自然化現,無窮無極,不可思議,畫夜一刼,說不能盡,?爲汝等,畧言之耳。
十方世界諸天人民,有至心欲生阿彌陀佛刹者,别有三軰。其上軰生者,捨家棄欲,而作沙門,心無貪慕,持守經戒,行六波羅,?修菩薩業,一向專?阿彌陀佛,修諸功德。是人則于夣中,見佛及諸菩薩聲聞。其命欲終時,佛與聖衆,悉來迎致,?于七寳水池蓮華中化生,爲不退轉地菩薩,所居七寳宫宇,在于空中,去佛所爲近。其中軰生者,雖不能往作沙門,大修功德,常信受佛語,?無上菩提之心,專向?佛,隨力修善,奉持齋戒,起立塔像,飯食沙門,懸繒?燈,散華燒香,以此囬向,願生其刹。命欲終時,佛亦化現其身,與諸大衆,在其人前,?隨往生,亦住不退轉地。次于上軰生者,其下軰生者,不能作諸功德,不?無上菩提之心,毎日十聲?佛,願生其刹。命欲終時,亦夣見佛,遂得往生。所居七寶宫宇,惟在于地,去佛所爲遠。若不能大精進禪定,盡持經戒,必修十善:一不殺生,
二不偷盗,
三不邪婬,
四不調欺,
五不飮酒,
六不兩舌,
七不惡口,
八不妄語,
九不嫉妬,
十不貪欲、不靳吝、不嗔恨、不邪見。篤于孝順,謹于誠信,信受佛語,晝夜思維阿彌陀佛。是人命終,心不顛倒,?得往生,永不退于無上菩提。
其次齋戒淸淨,一心常?阿彌陀佛,欲生其刹,十晝夜不斷絶者,命終,必得往生。縱不能十晝夜,當絕慮去憂,勿?家事,勿近婦人,端身正心,㫁除愛欲,齋戒淸淨,至心憶?彼佛,誦持名號,止一晝夜,不㫁絕者,勝于阿彌陀刹中爲善百歲。所以者何?以彼刹中人悉爲善,無毫髮之惡。若此世界中,爲惡極多,爲善極少,能自修治,其功勝彼,命終亦得往生。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菩提心,持諸禁戒,堅守不犯,饒益衆生,所作善緣,悉以施與,令得安樂,常憶?佛及彼刹境界。是人命終往生,賢聖圍繞,速聞無上妙法。
諸往生者,皆具足三十二相,䆒竟深入妙法要義,諸根明利。其初鈍根者,?就二忍,利根者得不可計無生忍,皆當一生遂?佛處。復無三種過失:一者心無虛妄;二者住不退轉;三者善無?捐。所以生于彼者,有進無退,?至成佛。
若有衆生,修諸功德,願生彼刹,後有悔心,亦復?惑,不信有彼佛刹,不信有往生者。其人雖爾,續有?心,暫信暫不信,志意猶豫,無所專據。臨命終時,佛乃化現其身,令彼目見,口雖不能言,其心?喜。乃悔不?作諸善。以悔過故,亦生彼刹。惟不能前至佛所,方入其刹邊地,見七寳城,?入其中,于蓮華中受身,自然長大,飮食亦皆白然,其快樂如忉利天人。惟于城中,經五百歲,不得見佛,不見菩薩諸聲聞衆,無由供養。以此爲苦,示其小謫。是故彼刹名爲胎生。當知生?惑者,失大利益。
世間人民,前世爲善,常行佛道者,乃得聞阿彌陀佛名號,固非凡人。若不生信心,亦不信佛語者,乃惡道中來,餘殃未盡,愚痴不觧,未當?脫。
又于劇惡極苦之中,?身營務,以自給濟。無貴賤貧富,無少長男女,皆憂財物,累?積慮,爲心走使,無時安息。有田憂田,有宅憂宅,有牛馬六畜奴婢衣食什物,悉共憂之。尊貴豪富,既有斯患,嬰結于心。若貧窮下劣,常苦困乏,無田宅,亦憂欲其有田宅,無牛馬六畜等物,亦憂欲其皆有。適有一物,復缺一物。適有是事,復缺是事。?苦若此,休息無時。不逹于道德,迷没于嗔怒,?恨于貨色。坐斯不得道,當入苦惡趣,展轉數千億刦,無有出期。痛不可言,極可哀愍。
?語汝等,
世間之事,擇其善者,?而行之。
愛欲榮華,不可常保。
生老病死痛苦,惡露不淨,無可樂者。
宜自决㫁,
端身正行,
益作諸善,洗除心垢。
言行忠信,表?相應。
既得自度,轉相拯濟。
雖現世?苦,亦須㬰之間。
後生淨土,快樂無極。
長與道德合明,永拔生死根本。
吾哀世人敎誨?至,正法難聞,
當?精進,
超生淨刹,永離五趣。
若不信悟,無益其人。
大命將至,悔亦何及。
又云:
無量無數刼以前,有世自在王佛出,化度衆生。
是時有大國王,往聽說法,遂有覺悟,乃捨國王之位,而往修行,號曰法藏比丘,?阿彌陀佛也。
對世自在王,?四十八願,願願度人。
中一願云:
我作佛時,十方無央數世界衆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十聲念我名號,
而不生者,我不作佛。
是我佛自有誓願度人,惟假人之十?,以表皈依之心。故人至心信向,?其名號者,現世必?福佑,消除災障,身後必往生極樂世界。
若?名號時,一心觀想阿彌陀佛之形像,臨命終時,必見佛之?身,前來接引。
又一願云:十方無央數世界女人,聞我名號,喜悅信樂,?菩提心,厭惡女身,壽終之後,來生我刹,其身不復爲女。以我佛威神廣大,無所不在,而人心?,與佛純熟,則自然感通,故佛現其身也。
又云:阿彌陀佛,歴大阿?袛刼,行菩薩行,忍力成就,不計衆苦,常以和顔愛語,饒益衆生。善䕶口業,不譏他過。善䕶身業,不失律儀。?䕶意業,淸淨無?。口中常出??之香,身諸毛孔,出優鉢羅華香。無量衆生,聞此香者,皆?無上菩提之心。手中常出一?衣服、一?飮、⾷一?幢旛寳葢、一?音樂,及一?最上所需之物,以此施惠衆生,令生歡悅。以行敎化,故致無量無數衆生,?無上菩提之心。如是善行,無量無邉,說不能盡。歴無量無數百千萬億刼,功德圓滿,威神熾盛,方得成就所願,而入佛位。是以十方無央數世界諸天人民,以至?飛蝡動之?,無所不度。所以一?皈依,遂生其國。皆于七寳池蓮華中化生,皆受自然淸虛之身,無極之壽。徧彼刹中,皆諸上善人,無有婦女,皆壽命無央數刼。皆洞視徹聽,遙相瞻見,遙相聞語聲,皆求善道者,無復?人也。
又云:
釋迦佛一日容顔異常,侍者阿難,怪而問之。佛言善哉!汝所問者,勝于供養一天下聲聞緣覺,及布施諸天人民,以至蜎飛蝡動之?,雖至累刼,猶百千萬倍,不可以及。所以者何?以諸天帝王人民,乃至蜎飛蝡動之?,皆因汝所問,而得度脫之道。以此觀之,是釋迦佛,初欲說阿彌陀佛之時,其存于心而形于色者,巳?于平日。則阿彌陀佛,所以感諸佛者,固巳非常,况于感一?衆生者乎?觀其初?願偈云:
我至成佛時,名聲超十方。
人天欣得聞,俱來生我刹。
地獄鬼畜生,亦生我刹中。
是則凡在三界六道輪?之内者,無所不度可知巳。是以此經云:阿彌陀佛,現在西方極樂世界,又在十方世界,敎化無央數諸天人民,以至蜎飛蝡動之?,莫不過度觧脫者。是其所以廣度衆生,無有窮極,而人一?皈依,遂生其國,無足?也。
又云:
彌勒菩薩白佛言:世尊,于此世界,有幾何不退轉地菩薩,往生阿彌陀佛刹?佛言:此世界有七百二十億不退轉地菩薩,往生彼刹,及諸小菩薩,修?少功德者,不可勝計。不但我刹,他方佛刹,乃至十方無量佛刹中,其往生者甚多,不可復計。
又云:佛言:天地之間,五道昭明,恢廓浩?,業?相生,轉相承受,美惡慘毒,皆自當之。善人行善,從樂入樂,從明入明。惡人行惡,從苦入苦,從暗入暗。世人昧此,惡道不絕。故有自然地獄餓鬼禽獸蜎飛蝡動之?,展轉其中,累刼無由出離。惟修淨土,?得超去。
無量壽經云:?時韋提希號泣,白佛言:世尊,願爲我廣說無憂惱處,我當往生,不樂閻浮濁惡世也。于是世尊放眉間光,徧照十方世界諸佛國土,皆于中現。時韋提希見巳,向佛言:是諸佛土,雖復淸淨,皆有光明。我?惟願生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所。
又云:上品上生者,若有衆生,願生彼國者,?三種心,?便往生:一者至誠心,二者深心,三者?向?願心。復有三種衆生,當得往生:一者慈心不殺,具諸戒行;二者讀誦大乗方等經典;三者修行六?,?向?願,願生彼國。具此功德,一日乃至七日,?得往生。
生彼國時,此人精進勇猛,故阿彌陀如來,與觀世音大勢至、無數化佛、百千比丘聲聞大衆、無量諸天。觀世音菩薩,執金剛臺,與大?至菩薩,至行者前。
阿彌陀佛,放大光明,照行者身,?諸菩薩,授手迎接。
行者見巳,歡喜踴躍。自見其身,乗金剛臺,隨從佛後,如彈指頃,往生彼國。
見佛菩薩色身,衆相具足,演說妙法。聞巳,?悟無生法忍。經須㬰間,歷侍諸佛,徧十方界。於諸佛前,次第授記。?至本國,得無量百千陀羅尼門。
上品中生者,不必讀誦方等經典,善觧義趣,于第一義,深信因果,不謗大乗。以此功德,廻向求生極樂。
命欲終時,阿彌陀佛,?觀音?至無量大衆眷屬圍繞,持金剛臺,至行者前。讃言,法子,
汝行大乗,解第一義,是故我?來迎接汝。
與千化佛,一時授手,行者自見,坐紫金臺,如一念頃,?生彼國七寳池中。
此紫金臺,如大寶華,經?則開,佛及菩薩,俱時放光,照行者身,目?開明。?下金臺,禮佛合掌,經于七日,應時?于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轉,應時?能飛行,徧至十方,歴侍諸佛,修諸三昧,經一小刼,得無生忍。
上品下生者,不信因果,不謗大乗,但?無上道心,以此功德,廻向求生極樂國。命欲終時,阿彌陀佛及觀音?至,與諸眷屬,持金蓮華,化作五百佛,來迎此人。五百化佛,一時授手,讃言,法子,汝?淸淨,?無上道心,我來迎汝。?自見身,坐金蓮華,坐巳華合,隨世尊後,?得往生,七寶池中。一日一夜,蓮華乃開,七日之中,乃得見佛雖見佛身,于衆好相,心不明了。三七日後,乃了了見。遊歷十方,供養諸佛。于諸佛前,聞甚深法。經三小刼,得百法明門,住歡喜地。
中品上生者,若有衆生,受持五戒,不造五逆,無衆過患。以此善根,?向求生極樂世界。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眷屬圍繞,放金光色,至其人所,演說苦空無常無我,讃歎出家,得離衆苦。行者見巳,心大歡喜。自見巳身,坐蓮華臺,䠆跪合掌,爲佛作禮。未舉頭頃,?得往生極樂世界。蓮華?開,當華?時,聞衆音聲,讃歎四諦。應時?得阿羅漢道。三明六通,具八解脫。
中品中生者,若有衆生,若一日一夜,受持八齋戒,一日一夜,持沙彌戒,一日一夜,持具足戒,威儀無缺。以此功德,廻向求生極樂國。命欲終時,見阿彌陀佛,與眷屬,放金光色,持七寳蓮華,至行者前。行者自聞,空中有聲,讃言:善男子,如汝善人,隨順三世諸佛敎法,我來迎汝。行者自見,坐蓮華上,蓮華?合,生于極樂世界。在寶池中,經于七日,蓮華乃?。開目合掌,讃歎世尊,聞法歡喜,得須陀洹,經半刼巳,成阿羅漢。
中品下生者,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孝養父母,行世仁?,命欲終時,遇善知識,爲其廣說阿彌陀佛國土樂事,亦說法藏比丘四十八願。聞此事巳,??命終。譬如?士屈申臂頃,?生極樂世界。生經七日,遇觀音?至,聞法歡喜,過一小刼,成阿羅漢。
下品上生者,或有衆生,作衆惡業,雖不誹謗方等經典,如此愚人,多造惡業,無有慚愧。命欲終時,遇?知識,爲說大乗十二部經首題名字。以聞如是諸經名故,除却千刼極重惡業。智者復敎合掌义手,稱南無阿彌陀佛,稱佛名故,除五十億刼生死之罪。?時彼佛?遣化佛化觀音?至,至行者前,讃言:善男子,汝稱佛名故,諸罪消滅,我來迎汝。
行者?見,化佛光明,徧?其室。?便命終,乗寳蓮華,隨化佛後,生寳池中。經七七日,蓮華乃?。當華?時,大悲?世音菩薩,放大光明,住其人前,爲說甚深十二部經。聞巳信觧,?無上道心。經十小刼,具百法明門,得入初地。
下品中生者,或有衆生,毁犯五戒八戒及具足戒,偷僧袛物,盗現前僧物,不淨說法,無有慚愧。以諸惡業而自莊嚴。如此罪人,以惡業故,應墮地獄。命欲終時,地獄衆火,一時俱至。遇善知識,以大?悲,爲說阿彌陀佛十力威德,廣讃彼佛光明神力,亦讃戒定慧觧脫知見。此人聞巳,除八十億刼生死之罪。地獄猛火,化爲淸凉風,吹諸天華。華上皆有化佛菩薩,迎接此人。如一?頃,?得往生七寶池蓮華内。經于六刼,蓮華乃?。觀音?至以梵音聲,安慰彼人,爲說大乗甚深經典。聞此法巳,應時??無上道心。
下品下生?,或有衆生,作不善業,五逆十惡,具諸不善。如此愚人,以惡業故,應墮惡道,經歷多刼,受苦無窮。
如此愚人,臨命終時,遇善知識,種種安慰,爲說妙法,敎令?佛。此人苦逼,不遑?佛。善友吿言:汝若不能?者,應稱無量壽佛。如是至心令聲不絕,具足十?,稱南無阿彌陀佛。稱佛名故,于??中,除八十億刼生死之罪。命終之時,見金蓮華,猶如日輪,住其人前。如一?頃,?得往生極樂世界。于蓮華中,滿十二大刼,蓮華方開。
觀音?至以大悲音聲,爲其廣說諸法實相,除滅罪法。聞巳歡喜,應時??菩提之心。
大悲經云:佛言:我滅度後,北天竺國,有比丘名祁婆迦,修?無量種種㝡勝菩提善根,巳而命終,生于西方,過百千億世界無量壽國。于彼佛所,種諸善根,後當作佛,號無垢光,
菩薩生地經云:佛言:時摩差竭得不起法忍,五百淸信士,二十五淸信女,皆得不退轉地,壽終俱生無量壽佛淸淨國。
淨土傳云:阿彌陀佛,與觀世音大?至二菩薩,悲憫衆生,乗大願舩,泛生死海,就此娑婆世界,呼引衆生,上大願舩,送至西方。若信心肻往,雖有罪惡,亦必得生彼土。
經云:佛能度一?衆生,不能度一?不信之人。葢信者一?也,身壞時惟一?而巳,一?到處,則無不到,况佛與菩薩,又招引人往生乎?
華嚴行願品云:是人臨命終時,最後刹那,一切諸根悉皆散壊,一切親屬悉皆?離,一切威?悉皆退失,乃至象馬車乘珍寶一切無復相隨,惟此願王,不相?離,於一切時,引導其前,一刹那中,?得徃生極樂世界。是故汝等聞此願王,莫生??,應當諦受。
藥王菩薩本事品云:聞是經典,如說修行,於此命終,?徃安樂世界,阿彌陀佛,大菩薩衆,圍繞住處,生蓮華中寳座之上。
法華經云:若人散亂心,入於塔廟中,一稱南無佛,皆巳成佛道。
大智度論云:佛是無上法王,諸大菩薩以爲法臣。諸臣所尊重者,惟佛法王也。有諸菩薩,自?徃昔謗般若墮惡道,受無量苦,?經無量刼來,雖修餘行,不能得出苦?。後遇善知識,教?阿彌陀佛,?得除滅罪障,超生浄土。我?應當禮謝阿彌陀佛。何以故?父母親犮人天王等,不能度我出離苦?,惟阿彌陀佛願力攝受,是以得出苦?。偈云:若人願作佛,心?阿彌陀,?得爲現身,故我歸命禮,無爲
楊傑次公,少豋髙科,明禪門宗㫖,謂衆生根有利鈍,?其近而易知,簡而易行者,唯西方淨土。但一心觀?,仗佛願力,?生安養,故華嚴經載解脫長者子云:知一?佛,猶如影?,自心如水。我若欲見安樂世界阿彌陀如來,隨意?見。是知衆生注?,定見阿彌陀佛,若生彼土,則無衆苦。般舟三昧經云:跋陀和菩薩問釋迦佛云:未來衆生,云何得見十方諸佛?佛敎令?阿彌陀佛,?見十方一?諸佛。又大寳積經云:若他方衆生,聞無量壽如來名號,乃至能?一?淨信,歡喜愛樂,所有善根,?向願生其國者,隨願往生,得不退轉。此皆佛言也。不信佛言,何言可信?不生淨土,何土可生?蘇東坡云:次公晚年,作監司太守,畫丈六阿彌陀佛?,隨行供養觀?,至壽終時,感佛來迎,端坐而化。其辭世頌曰:
生亦無可戀,死亦無可捨。太虛空中之乎者也。
將錯就錯
西方極樂。
釋迦佛在世時,有翁婆二人,用糓一斗記數,?阿彌陀佛,願生西方。佛云:我别有方法,令汝?佛,一聲得多糓之數。乃敎以?西方極樂世界三十六萬億一十一萬九千五百同名同號阿彌陀佛。?以秈縠校之,一合千八百粒,此數乃二千石之數。佛自以此敎二老人,則其功德甚大可知矣。
南謨
阿彌多
婆夜哆
拖伽哆夜哆
?夜哆
阿彌里都
婆毘
阿彌里哆
悉躭婆毘
阿彌里哆
毘加蘭帝
阿彌里哆
毘加蘭哆
加彌膩伽
伽那止哆
加唎娑婆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