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仕義劉敞
共 989字,需浏览 2分钟
·
2023-12-07 09:01
致仕義劉敞
自頃有司屢言士大夫過七十而不致政,請引籍校年而却之。天子弗忍也。以詔戒告之而巳。予謂致仕之義。君非使之。臣自行也。宜乎天子弗忍督迫之。而以詔書戒告也。然而天下之老臣猶自若也。甚矣夫其非天子之意也。故作致仕義。致仕之義。古者大夫七十而致仕。君非使之也。臣自行也。臣雖行之,君曰:是猶足以佐國家社稷也,留之不可失也。於是乎有几杖之賜,安車之錫,所以致留之也。君留之,臣曰:吾不可貪於人之榮,不可圂於人之朝,不可塞於人之路。再拜稽首,反其室。君不彊焉,義也。毋奪其爵,毋除其禄,毋去其菜邑,終其身而巳矣。此古者致仕之義也。此之謂上下有禮。故古者大臣讓,小臣廉,庶人法,百姓不競,由此道也。是以古之爲臣者,不四十不禄,不五十不爵,不七十不致事。四十而禄,爲不惑也;五十而爵,爲知命也。七十而致事,則以養衰老也。不惑,故可與謀大計矣。知命,故可以受大寵矣;養衰老,故可以全節儉。教百姓矣。故古之仕者,爲道也,非爲食也;爲君也,非爲己也;爲國也,非爲家也。是以時進則進,時止則止也。是以進不貪其位,止不慕其權也。凡致仕之義,君曰:畜犬馬不可盡其力,而況士大夫乎。是雖誠賢也,雖誠智也。吾不可盡其力也。此恩之至也。臣曰。爲人臣者不顧力。雖然吾力不足矣。不可以當社稷之役而蒙干戈之任矣。不可以勞夙夜之慮而苟旦暮之利矣。全而歸焉。亦可巳矣。此義之至也。故君以恩御臣。臣以義事君。貪以是息。而讓以是作。今之人則不然。仕非爲道也。而爲食也。非爲君也。而爲己也。非爲國也。而爲家也。是以進不知止而困不知恥也。是以當老者。上雖屢督教之而猶莫從也。有司雖痛詆發之而猶莫顧也。此無它。廉讓之節不素厲。而賞罸之政混也。然則奈何。曰:必引籍校年而命之退,則薄於恩而殺於義;必母引籍校年而待其退,則疾貪位而害民蠧國。均之二者,莫若察有功者而必賞之,無問其齒焉;察無功者而必廢之,無問其齒焉。彼知賞不出於有功,廢不遺於無功也,則震而自謀矣。震而自謀,則賢不肖去與就決矣。如是,亦焉用引籍校年而命之退以損吾義哉?今夫無功與有功者,皆雜然莫辨也,彼所以得諭容於其間也。故夫偷容之人,而欲其畏義由禮,以自㓗於䋲墨之外,是難能也。聖王之治也,非禮義所誘,則敺之以法,歐之以法,亦不廢其禮義之指,故此法之敺也。嗚呼!爲致仕而卒以法敺也,不巳薄乎?其亦出於不得已而爲之者乎?然則又何憚而不爲哉?皇朝文鑑卷第一百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