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貫章
共 1647字,需浏览 4分钟
·
2023-12-07 15:40
一貫章
孔子言吾道,曾子言夫子之道,讀者要見夫子是以身教,而在門者皆就聖人之身而斈,非是論說義理而巳。
一貫,譬如以索貫錢,雖千萬錢之多,只一索可以盡貫。天下事物雖無窮,却只是一箇道理貫串在裏面。理之原出於天,在天地雖渾然至大,而事事物物各自不同,其理亦流行寓其中。毎事物中理雖不同,然只是天理一箇大原頭分析來,所以謂之一理貫萬事。但礼雖同,須是就一事一物上看得透,行得徹,及萬事萬物上皆如此,然後可見緫㑹處。聖人固是生知,如曽子亦是先逐事物上窮究力行,義理純熟,積累得多。夫子只把一言融㑹他零碎底,成一片叚。若於事物上不曽見得道理,便說一貫,只是虚談。窮事物之理旣多,不知一貫之義,却又窒塞。一理貫萬事,固是說,事物雖衆,只是一箇道理。此言吾道一以貫之,是就聖人應事處說。須要体認得聖人之心全是理,行出處全是道。如此方是吾道之以貫之。若只說萬理一原,却只是論造化云小,與此章意不相似。
曽子平日於夫子所爲,隨事精察力行,但見一事是一理,猶覺費力。故夫子言我所行之道是一礼以貫萬事,是使曽子逹此礼而見之,行事以身先者告之也。曽子旣聞夫子之言,一時融繹通徹,洞見天地萬物原委渾然之大,而纎悉粲然條葉之繁,而本根有在,自是行事之間,便可入此境,尚何疑之有?旣以一唯當之,隨即融化忠恕以告門人,夫子謂之一貫,而曽子謂之忠恕。只是此一語,便見得真契此㫖矣。是亦以身所先得者,教門人見之行事也。大率此章不可專作知㸔,正是說行處意多。忠恕二字,上承夫子,下接門人。曽子平日用功於忠怒,今旣造一貫之礼矣,則門人勉夫忠恕,豈不足以踐此地乎?而已矣三字,要㸔得有力,要見得學者以忠怒体一貫,真可以見其實;行忠恕造一貫,真可以逹其境。
集注推已二字是恕之正訓。忠恕本是斈者之事。曽子爲門人未能逹一貫之㫖,故借平日講明忠恕二字,以釋一貫之義。大凡恕與仁,只分生熟,生者是恕,熟者是仁。恕須推已人,仁只安行。一貫是聖人事。仁,道也,若以恕行之,推得熟,亦至於安行。故忠恕解一貫最切近。
上言至誠無息,是以天地之至誠無息,喻夫子之一礼;渾然,萬物各得其所,是以天地之生萬物,各得其所,喻夫子之泛應曲當。下言至誠無息者,道之体,是言夫子之心;至誠無息,乃道之体;萬物各得其所,是言夫子之應萬事,各得其所,爲道之用,各有所指,當細玩。
忠恕一貫以下,天道、人道、大夲逹道,皆是借用,非中庸本義。中庸謂:誠者天道,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聖人也。誠之者人道,擇善而固執,賢者之事也。此借以形容曽子所言忠恕,皆就聖人上說。盖忠以心之体統言,即上文至誠無息之意,故曰天道。恕以及物處言,然合事物上盡其義,即前泛應曲當之意,故曰人道。如中庸天道則自然及物,人道則隨事精察而力行,聖人之恕,雖不待擇,不待執,終是就毎事上文之。勉齋謂聖人之忠是天之天,聖人之恕是天之人,意可見矣。若中庸之大本,謂喜怒哀樂未發之中,此忠是心之全体眞實,非獨未發者也。然乃恕之本,故亦可以大夲言。大抵因曽子借忠恕形容一貫,恐學者疑之,所以多是借說以明義理,固可借用,非獨忠恕而巳。如下文言天道亦有忠恕之意同。
圈外第一條作四節看,以已及物,仁也是一節,言聖人之事,推巳至不逺是也是一節,爲恕之正義。忠恕一以貫之,至大本逹,道也是一節,發明聖人之忠恕。此與違道以下是一節,繳上三節,此字指忠恕一貫以下言。違道不逺,繳第二節,動以天,又繳以已及物一句上
圈外一條言聖人之忠恕,二條言天道之忠恕,三條緫言一貫忠恕,而以斈者忠恕結之。盖聖人止言一貫,而曽子却言忠恕,忠恕本是斈者事,故朱子以程子之言緝?而發明之。言斈者忠恕是勉強,聖人忠恕是自然。非惟聖人可以忠恕言,天地亦可以忠恕言,又過於曽子髙一級說,乃見以忠恕解一貫,無所不可。謂忠恕即一貫,則斈者與聖人無異,而古來未甞以忠恕。吾聖人謂忠恕非一貫,而曽子曰而巳矣。爲截然一定之論。故程子盡力發明以?其義。斈者且於門人問曽子言時說。始則以忠恕可体聖人之一貫。行之純熟則由忠恕可逹聖人之一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