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毗達磨俱舍論本頌卷上

轻识古籍-繁体

共 1378字,需浏览 3分钟

 ·

2023-12-06 03:57

阿毗達磨俱舍論本頌卷上

尊者世親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

分别界品第一

諸一切種諸㝠滅,拔衆生出生死泥,

敬禮如是如理師,對法藏論我當說。

淨慧隨行名對法,及能得此諸慧論,

攝彼勝義依彼故,此立對法俱舍名。

若離擇法定無餘,能滅諸惑勝方便,

由惑世間漂有海,因此傳佛說對法。

有漏無漏法,除道餘有爲,

於彼漏隨增,故說名有漏。

無漏謂道諦,及三種無爲,

謂虚空二滅,此中空無礙。

擇滅謂離繫,隨繫事各别,

?竟礙當生,别得非擇滅。

又諸有爲法,謂色等五蘊,

亦世路言依,有離有事等。

有漏名取蘊,亦說爲有諍,

及苦集世間,見處三有等。

色者唯五根,五境及無表,

彼識依淨色,名?等五根。

色二或二十,聲唯有八種,

味六香四種,觸十一爲性。

亂心無心等,隨流淨不淨,

大種所造性,由此說無表。

大種謂四界,?地水火風,

能成持等業,堅濕煗動性。

地謂顯形色,隨世想立名,

水火亦復然,風?界亦爾。

此中根與境,?說十處界,

受領納隨觸,想取?爲體。

四餘名行蘊,如是受等三,

及無表無爲,名法處法界。

識謂各了别,此?名意處,

及七界應知,六識轉爲意。

由?六識身,無間滅爲意,

成第六依故,十八界應知。

總攝一切法,由一藴處界,

攝自性非餘,以離他性故。

?境識同故,雖二界體一,

然爲令端嚴,?等各生二。

聚生門種族,是藴處界義,

愚根樂三故,說藴處界三。

諍根生死因,及次第因故,

於諸心所法,受想别爲藴。

藴不說無爲,義不相應故,

隨麄染?等,界别次第立。

前五境唯現,四境唯所造,

餘用遠速明,或隨處次第。

爲差别最勝,攝多增上法,

故一處名色,一名爲法處。

牟尼說法藴,?有八十千,

彼體語或名,此色行蘊攝。

有言諸法藴,量如彼論說,

或隨藴等言,如實行對治。

如是餘藴等,各隨其所應,

攝在前說中,應審觀自相。

空界謂竅?,傳說是光闇,

識界有漏識,有情生所依。

一有見謂色,十有色有對,

此除色聲八,無記餘三種。

欲界繫十八,色界繫十四,

除香味二識,無色繫後三。

意法意識通,所餘唯有漏,

五識有尋伺,後三三餘無。

說五無分别,由計度隨?,

以意地散慧,意識?爲體。

七心法界半,有所緣餘無,

前八界及聲,無執受餘二。

觸界中有二,餘九色所造,

法一分亦然,十色可積集。

謂唯外四界,能斫及所斫,

亦所燒能稱,能燒所稱諍。

內五有熟養,聲無?熟生,

八無礙等流,亦?熟生性。

餘三實唯法,刹?唯後三,

?與?識界,獨俱得非等。

內十二?等,色等六爲外,

法同分餘二,作不作自業。

十五唯修斷,後三界通三,

不染非六生,色定非見斷。

?法界一分,八種說名見,

五識俱生慧,非見不度故。

?見色同分,非彼能依識,

傳說不能觀,被障諸色故。

或二?俱時,見色分明故,

?耳意根境,不至三相違。

應知?等三,唯取等量境,

後依唯過去,五識依或俱。

隨根變識?,故?等名依,

彼及不共因,故隨根說識。

?不下於身,色識非上?,

色於識一切,二於身亦然。

如?耳亦然,次三皆自地,

身識自下地,意不定應知。

五外二所識,常法界無爲,

法一分是根,并內界十二。

浏览 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