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白丝草(学名:Chionographis chinensis K. Krause)是藜芦科仙杖花属植物。多年生草本;根状茎粗短;叶基生,近莲座状,叶椭圆形至矩圆状披针形,长1-6厘米,宽1-3.5厘米,边缘皱波状,叶柄长1-6厘米。花葶高14-40厘米;穗状花序长3-14厘米,具多数花;花芬香,近轴的3-4枚花被片匙状狭条形至近丝状,至淡黄色,蒴果狭倒卵状,长约4毫米,宽2毫米,上半部开裂。种子多数,梭形。花期4-5月,果期6月。白丝草生于中国广西、广东、福建、湖南等地的海拔650米以下的山坡或路旁的荫蔽处或潮湿处。白丝草具有较大的药用价值。白丝草的地上茎部分性味微苦,涩、平,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的功效。根据《中国红色名录》,白丝草的保护等级被评定为无危(LC)。而在中国福建、湖南、广东、江西、广西等多个省份,白丝草的地区保护等级为无危(LC)。
形态特征
叶
叶椭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1-6厘米,宽1-3.5厘米,边缘皱波状;叶柄长1-6厘米;
花
花葶高14-40厘米;穗状花序长3-14厘米,具多花;花芬香,近轴的3-4枚花被片匙状线形或近丝状,白色或淡黄色,长3-8毫米,上部宽0.2-0.5毫米,余2-3枚很短或无;雄蕊长1-1.5毫米,其中3枚较长,花药顶端常多少合成一室;
果
蒴果狭倒卵状,长约4毫米,宽2毫米,上半部开裂;
种子
种子多数,梭形,长1.8-2-8毫米,下端有尾,尾长约为种子的1/6-1/3;
生态习性
生境
山坡或路旁的荫蔽处或潮湿处;
海拔
650m;
物候期
花期4-5月,果期6月;
主体信息
拉丁名
Chamaelirium chinense
中文名
白丝草
评价
0.0(满分 10 分)0 个评分
什么是点评分
全部评价(
0)
推荐率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