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针毛蕨(Macrothelypteris oligophlebia (Baker) Ching),是金星蕨科针毛蕨属植物。根状茎短而斜升,连同叶柄基部被深棕色的披针形、边缘具疏毛的鳞片,叶簇生,叶柄禾秆色,基部以上光滑,叶片几与叶柄等长,三角状卵形,先端渐尖并羽裂,基部不变狭,三回羽裂,羽片斜向上,互生,或下部的对生,先端渐尖并羽裂,渐尖头,向基部略变狭,叶脉下面明显,叶草质,干后黄绿色,两面光滑无毛,仅下面有橙黄色、透明的头状腺毛,羽轴常具浅紫红色斑;孢子囊群小,圆形,生于侧脉的近顶部,囊群盖小,圆肾形,灰绿色,光滑,成熟时脱落或隐没于囊群中;孢子圆肾形,周壁表面形成不规则的小疣块状,有时连接成拟网状或网状。针毛蕨产于中国的浙江、江苏南部、安徽南部、江西、河南南部、湖北、湖南及广西北部,在日本也有分布。常生于山谷湿地或村旁沟边。喜湿润环境,能耐一定寒冷、干燥,喜半荫,喜砂质壤土。针毛蕨以孢子繁殖为主。针毛蕨以根茎入药,味苦,性寒,具有清热、解毒、止血消肿、杀虫的功效。针毛蕨其植株高大,枝多叶茂,可种植于林缘或岩石旁点缀或作地被覆盖,也适于室内作大型盆栽。... 更多
形态特征
株
植株高0.6-1.5米;
茎
根茎短而斜生,连同叶柄基部深棕色披针形、边缘具疏毛的鳞片;
叶
叶簇生;叶柄长30-70厘米,禾秆色,基部以上光滑;叶片几与叶柄等长,下部宽30-40厘米,:7.角状卵形,先端渐尖并羽裂,三回羽裂;羽片约14对,柄长达2厘米,基部1对较大,长达20厘米,宽达5厘米,长圆状披针形,羽裂渐尖头,向基部略窄,柄长1-4毫米,二回羽裂:第二对以上各对羽片渐小,小羽片15-20对,中部的长3.5-8厘米,宽1-2.5厘米,披针形,无柄(下部的有短柄),多少下延-(上部的具窄翅相连),深羽裂几达小羽轴;裂片10-15对,长0.5-1.2厘米,宽2-3.5毫米,基部沿小羽轴具窄翅相
果
孢子囊群圆形,每裂片3-6对,生于侧脉近顶部;囊群盖圆肾形,灰绿色,光滑,成熟时脱落或隐没囊群中;孢子圆肾形,周壁具不规则小瘤块状,或拟网状,或网状纹饰;
生态习性
国外分布
日本(本州、四国);
生境
山谷水沟边;林缘湿地;
海拔
400-800m;
主体信息
拉丁名
Macrothelypteris oligophlebia (Baker) Ching
中文名
针毛蕨(zhēn máo jué)
文献
Acta Phytotax. Sin. 8: 308(1936)
界
Plantae-植物界(zhí wù jiè)
门
Pteridophyta -蕨类植物门(jué lèi zhí wù mén)
纲
Equisetopsida-木贼纲(mù zéi gāng)
目
Polypodiales -水龙骨目(shuǐ lóng gǔ mù)
科
Thelypteridaceae金星蕨科(jīn xīng jué kē)
属
Macrothelypteris-针毛蕨属(zhēn máo jué shǔ)
评价
0.0(满分 10 分)0 个评分
什么是点评分
全部评价(
0)
推荐率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