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色榕

0粉丝
杂色榕(学名:Ficus variegata Blume)是桑科榕属常绿乔木。株高7-10米,树皮灰褐色,平滑;幼枝绿色,微被柔毛;叶互生,厚纸质,呈
简介
杂色榕(学名:Ficus variegata Blume)是桑科榕属常绿乔木。株高7-10米,树皮灰褐色,平滑;幼枝绿色,微被柔毛;叶互生,厚纸质,呈广卵形至卵状椭圆形,幼叶背面被柔毛;托叶呈卵状披针形,无毛;隐头花序生于树干上,榕果簇生于老茎发出的瘤状短枝上,球形,成熟榕果红色,有绿色条纹和斑点;瘦果呈倒卵形,薄被瘤体;植体各部都具有白色乳汁,花期冬季,果期春夏。产于中国两广、海南及云南等省区,在越南、泰国、缅甸及澳大利亚均有分布。杂色榕喜湿润气候,喜高温,不耐寒,为中等喜光树种,在日照充足和土层深厚肥沃的山凹溪边疏林中生长旺盛。可采用播种育苗和插条育苗繁殖。杂色榕根叶可入药,味苦,性寒,可清热泻火,主治乳腺炎。茎皮纤维可代麻,用于造纸。杂色榕树冠庞大,分枝较多,结实力强,树汁丰富,为紫胶虫生长发育提供了良好的食物来源和栖息场所,是优良的紫胶虫夏代寄主树。杂色榕结实能力强,榕果熟时可食用。... 更多
形态特征
高7-10米,树皮灰褐色,平滑,胸径10-15(-17)厘米,幼枝绿色,微被柔毛。
叶互生,厚纸质,广卵形至卵状椭圆形,长10-17厘米,顶端渐尖或钝,基部圆形至浅心形,边缘波状或具浅疏锯齿;幼叶背面被柔毛,基生叶脉5条,近基部的2条细小,侧脉4-6对;叶柄长2.5-6厘米,托叶卵状披针形,无毛,长1-1.5厘米。
榕果簇生于老茎发出的瘤状短枝上,球形,直径2.5-3厘米,顶部微压扁,顶生苞片卵圆形,脐状微凸起,基生苞片3,早落,残存环状疤痕,成熟榕果红色,有绿色条纹和斑点;总梗长2-4厘米;雄花生榕果内壁口部,花被片3-4,宽卵形,雄蕊2,花丝基部合生成一柄;瘿花生内壁近口部,花被合生,管状,顶端4-5齿裂,包围子房,花柱侧生,短,柱头漏斗形;雌花生于雌植株榕果内壁,花被片3-4,条状披针形,薄膜质,基部合生。
瘦果倒卵形,薄被瘤体,花柱与瘦果等长,柱头棒状,无毛。
生态习性
国外分布
印度(包括南安达曼岛)、缅甸、越南、马来西亚、所罗门群岛和澳大利亚均有分布。
生境
沿海岛屿;
物候期
花期冬季。
主体信息
拉丁名
Ficus variegata Blume
中文名
杂色榕(zá sè róng)
文献
Bijdr. Fl. Ned. Ind. 459 (1825)
Plantae-植物界(zhí wù jiè)
Angiospermae -被子植物门(bèi zǐ zhí wù mén)
Magnoliopsida-木兰纲(mù lán gāng)
Rosales -蔷薇目(qiáng wēi mù)
Moraceae桑科(sāng kē)
Ficus-榕属(róng shǔ)

时光轴

里程碑1
LOG2
2023
2023-11
轻识收录
评价
0.0(满分 10 分)0 个评分
什么是点评分
图片
表情
全部评价( 0)
推荐率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