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绵刺(Potaninia mongolica Maxim.)是蔷薇科,绵刺属小灌木,高可达40厘米,各部有长绢毛;茎灰棕色。分枝,小叶片稀,先端急尖,基部渐狭,全缘,叶柄坚硬,宿存成刺状;托叶卵形,花单生于叶腋,苞片卵形,萼筒漏斗状,萼片三角形,先端锐尖;花瓣卵形,白色或淡粉红色;子房卵形,具胚珠。瘦果长圆形,浅黄色,6-9月开花,8-10月结果。分布于中国内蒙古。蒙古也有分布。生长在砂质荒漠中,强度耐旱也极耐盐碱。绵刺是饲料植物,青鲜时骆驼最喜食,羊、马、驴也喜食,叶枯黄时期家畜不食。在荒漠地区有一定的饲用意义。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二级。(概述图参考来源:中国自然标本馆)... 更多
形态特征
株
高达40厘米,各部有长绢毛;
茎
地下茎粗壮;
叶
复叶具3或5小叶,稀1小叶;小叶披针状椭圆形,长约2毫米,宽0.5毫米,先端尖,基部窄,中脉及侧脉不显,有长绢毛;叶柄坚硬,长1-1.5毫米,成刺状宿存,托叶卵形,长1.5-2毫米,透明,贴生叶柄;
花
花单生叶腋,径约3毫米,各部疏生长绢毛;花梗长3-5毫米;苞片卵形,长1毫米,宿存;萼筒漏斗状,萼片三角形,长约1.5毫米;花瓣3,卵形,宽约1.5毫米,白或淡粉红色;雄蕊3,与花瓣对生,花丝短于花瓣,花药背着;花盘内面密生绢毛;心皮1,子房上位,密生绢毛,1室1胚珠,花柱基生,宿存,柱头头状;
果
瘦果长圆形,长2毫米,熟时淡黄色,有毛,萼筒宿存;
种子
种子1,长圆形;
生态习性
国外分布
蒙古;
生境
砂质荒漠中,强度耐旱也极耐盐碱;
物候期
花期6-9月,果期8-10月;
主体信息
拉丁名
Potaninia mongolica Maxim.
中文名
绵刺(mián cì)
文献
Bull. Acad. Imp. Sci. Saint-Pétersbourg 27(4): 466 (1881)
界
Plantae-植物界(zhí wù jiè)
门
Angiospermae -被子植物门(bèi zǐ zhí wù mén)
纲
Magnoliopsida-木兰纲(mù lán gāng)
目
Rosales -蔷薇目(qiáng wēi mù)
科
Rosaceae蔷薇科(qiáng wēi kē)
属
Potaninia-绵刺属(mián cì shǔ)
评价
0.0(满分 10 分)0 个评分
什么是点评分
全部评价(
0)
推荐率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