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匍生沟酸浆(Erythranthe bodinieri (Vaniot) G. L. Nesom),透骨草科沟酸浆属植物。多年生匍匐草本,小型,无毛,节上生不定根。分布于云南西南部。生海拔1900-2400米的水沟边、池边及湖旁。
形态特征
茎
茎平卧或斜倚,长4-25厘米,简单或具短的分枝,四方形,多少具翅;
叶
叶宽卵形,长0.8-3厘米,宽0.4-1.5厘米,茎中部的叶常较大,顶端急尖,或有短尖头,边缘有少而疏稀的细锯齿,羽状脉,茎中上部的叶基部近心脏形,无柄而抱茎,茎下部的有时具短柄;
花
花少数,单生于茎枝顶端叶腋;花梗细弱,常较叶长;花萼钟状,长5-10毫米,萼齿短,阔三角形,具短尖头,有疏缘毛,果萼膨大;花冠长10-20毫米,黄色,喉部有紫斑,花冠筒稍长于萼,唇瓣近相等,稍展开;花柱内藏,无毛,柱头2片状,相等;
果
蒴果倒卵形至矩圆形,长约8毫米;种子近球形;
生态习性
生境
水沟边、池边及湖旁;
海拔
1900-2400m;
物候期
花期4-5月;果期5-6月;
主体信息
拉丁名
Erythranthe bodinieri (Vaniot) G. L. Nesom
中文名
匍生沟酸浆(pú shēng gōu suān jiāng)
文献
Phytoneuron 2012-39: 40. 2012.
界
Plantae-植物界(zhí wù jiè)
门
Angiospermae -被子植物门(bèi zǐ zhí wù mén)
纲
Magnoliopsida-木兰纲(mù lán gāng)
目
Lamiales -唇形目(chún xíng mù)
科
Phrymaceae透骨草科(tòu gǔ cǎo kē)
属
Erythranthe-沟酸浆属(gōu suān jiāng shǔ)
评价
0.0(满分 10 分)0 个评分
什么是点评分
全部评价(
0)
推荐率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