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罗汉果(Siraitia grosvenorii (Swingle) C. Jeffrey ex Lu et Z. Y. Zhang)葫芦科罗汉果属攀援草本植物,茎、枝和叶柄均被黄褐色柔毛和黑色疣状腺鳞;叶片为膜质,卵状心形;雌雄异株,花冠黄色,有黑色腺点;果实为球形或长圆形,果皮较薄,干后易脆;花期5到7月,果期7到9月。罗汉果因其块根形似罗汉而得名。罗汉果原产于中国,主产区为两广、贵州、湖南、江西等地区,其中尤以广西盛产,并成为广西的土特产。罗汉果喜温暖湿润、昼夜温差大、短日照气候,不耐高温,怕霜冻,土壤以土层深厚、富含腐殖质、疏松湿润、排水良好的壤土为宜,常野生于海拔250到1000米的山谷林下、灌丛及河边湿地。罗汉果的繁殖方式主要是扦插、压蔓等无性繁殖方式,也可种子繁殖。《岭南采药录》中记载,罗汉果性凉,味甘,归肺、大肠经,具有清肺利咽、化痰止咳、润肠通便的功效,主治咳喘、咽痛、便秘等病症。罗汉果中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及糖苷,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是糖尿病患者食疗的理想食物。罗汉果的果肉甘甜,口味独特,营养价值很高,还可用于烹调,清香可口,被人们誉为“神仙果”。现在,由罗汉果制作的饮品,调味品以及中药材等产品畅销国内外,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更多
形态特征
茎
茎、枝和叶柄均被黄褐色柔毛和黑色疣状腺鳞;
叶
叶膜质,卵状心形、三角状卵形或宽卵状心形,长12-23厘米,先端渐尖或长渐尖,基部心形,边缘微波状,疏被柔毛和黑色疣状腺鳞;卷须初时被柔毛后近无毛;
花
雌雄异株;雄花序总状,6-10花生于花序轴上部,花序轴长7-13厘米;花梗长0.5-1.5厘米;萼筒宽钟状,长4-5毫米,上部径8毫米,花萼裂片5,二角形,长约4.5毫米;花冠黄色,被黑色腺点,裂片长圆形,长1-1.5厘米;雄蕊花丝长约4毫米,花药药室S形折曲;雌花单生或2-5朵集生花序梗顶端;花萼和花冠比雄花大;退化雄蕊5;子房密生黄褐色茸毛;
果
果球形或长圆形,长6-11厘米,径8厘米,初密生黄褐色茸毛和混生黑色腺鳞,老后渐脱落,果皮较薄,干后易脆;
种子
种子近圆形或宽卵形,长1.5-1.8厘米,宽1-1.2厘米,两面中央稍凹陷,周围有放射状沟纹,边缘有微波状缘檐;
生态习性
生境
山坡林下及河边湿地、灌丛;
海拔
400-1400m;
物候期
花期5-7月,果期7-9月;
主体信息
拉丁名
Siraitia grosvenorii (Swingle) C. Jeffrey ex A. M. Lu & Zhi Y. Zhang
中文名
罗汉果(luó hàn guǒ)
文献
Guihaia 4(1): 29, pl. 1: 1-7 (1984)
界
Plantae-植物界(zhí wù jiè)
门
Angiospermae -被子植物门(bèi zǐ zhí wù mén)
纲
Magnoliopsida-木兰纲(mù lán gāng)
目
Cucurbitales -葫芦目(hú lú mù)
科
Cucurbitaceae葫芦科(hú lú kē)
属
Siraitia-罗汉果属(luó hàn guǒ shǔ)
评价
0.0(满分 10 分)0 个评分
什么是点评分
全部评价(
0)
推荐率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