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金石斛(Flickingeria comata (Bl.) Hawkes.):根状茎匍匐,粗壮,通常具3个节,每3-4个节间发出1个茎。茎斜立,淡黄色,多分枝。假鳞茎梭形,顶生1枚叶。叶革质,卵形至长圆形。花序从叶腋和叶基背侧(远轴面)出,几无柄,基部簇生数枚鳞片状鞘,通常具1-2朵花;花质地薄,短命的,萼片和花瓣浅黄白色带紫色斑点;花瓣线形,长10-15毫米,宽1-1.5毫米,先端急尖,具1条脉;唇瓣黄色,长10-15毫米,基部楔形,3裂。花期7月。生于山间溪流沿岸的树干上。分布于中国台湾、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新几内亚岛和太平洋的一些群岛。此花有栽培,具有较高的园艺价值。(概述图片参考资料来源:)... 更多
形态特征
株
高达40厘米,具分枝的茎;
茎
根状茎匍匐,粗壮,粗达1.3厘米,通常具3个节,节间长3-6毫米,每3-4个节间发出1个茎;茎斜立,淡黄色,多分枝,新枝常被白色膜质鞘;第一级分枝之下的茎长约6-9厘米,粗1-2厘米,从基部向上逐渐变粗而形成棒状;
叶
叶革质,卵形至长圆形,长5-11厘米,宽2-5厘米,先端钝或圆形,基部稍收狭为短柄,两面具多数隆起的弧形平行脉;
花
花序从叶腋和叶基背侧(远轴面)发出,几无柄,基部簇生数枚鳞片状鞘,通常具1-2朵花;花梗和子房纤细,长约1.5厘米;花质地薄,短命的,萼片和花瓣浅黄白色带紫色斑点;中萼片狭披针形,长10-15毫米,宽3-3.5毫米,先端急尖,具5条主脉和少数横脉;侧萼片狭披针形,与中萼片等长,基部歪斜而较窄,先端急尖;萼囊与子房交成锐角,狭圆锥形,长约4毫米;花瓣线形,长10-15毫米,宽1-1.5毫米,先端急尖,具1条脉;唇瓣黄色,长10-15毫米,基部楔形,3裂;侧裂片半卵形,长3.5-4毫米,宽1-1.5毫米,前端
生态习性
国外分布
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新几内亚岛和太平洋的一些群岛;
生境
山间溪流沿岸的树干上;
海拔
100-1000m;
物候期
花期7月;
主体信息
拉丁名
Flickingeria comata (Blume) Hawkes
中文名
金石斛(jīn shí hú)
文献
Orchid Weekly 2 (46): 453 (1961)
界
Plantae-植物界(zhí wù jiè)
门
Angiospermae -被子植物门(bèi zǐ zhí wù mén)
纲
Magnoliopsida-木兰纲(mù lán gāng)
目
Asparagales -天门冬目(tiān mén dōng mù)
科
Orchidaceae兰科(lán kē)
属
Flickingeria-金石斛属(jīn shí hú shǔ)
评价
0.0(满分 10 分)0 个评分
什么是点评分
全部评价(
0)
推荐率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