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巢蕨(Asplenium nidus L.)是铁角蕨科铁角蕨属的中型附生草本植物。植株高1-1.2米;根状茎直立,深棕色;叶簇生,叶柄呈浅禾秆色,叶片呈阔披针形,干后灰绿色,两面均无毛;孢子囊群呈线形,生于小脉的上侧;囊群盖呈线形,浅棕色。 因其植叶片都围绕根顶部圆形排列,中间形成一个凹陷状似鸟巢,因此得名“巢蕨”。巢蕨原产于热带、亚热带地区,在中国分布为海南、云南和台湾等地区。喜高温湿润的半阴环境,不耐强光;不耐寒,喜高空气湿度,不耐旱;裁培宜选用深厚肥沃、排水顺畅的酸性介质。巢蕨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属于无危(LC)。人工繁殖时可用分株繁殖和孢子繁殖,但孢子繁殖一般在商品化批量生产中应用。 据《中华草本》记载,巢蕨的全草或根茎有药用价值,具有强筋壮骨,活血祛瘀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跌打损伤、骨折、阳痿等病症。巢蕨还含有维生素A、钾、铁质、钙、膳食纤维等营养物质,嫩叶亦可作为野菜食用。因其叶片密集,碧绿光亮,被作为观叶植物,常用以制作吊盆或吊篮;在热带园林中,常栽于林下或附生岩石上,以增野趣。巢蕨花语是“吉祥、富贵、清香长绿”。... 更多
形态特征
株
植株高1-1.2米。
茎
根茎直立,粗短,木质,径2-3厘米,深棕色,顶端密被鳞片,鳞片松散,线形,有光泽,长1-1.7厘米,先端纤维状卷曲,边缘有几条卷曲长纤毛,膜质,深棕色,有光泽;
叶
叶簇生;柄长约5厘米,粗5-7毫米,浅禾秆色,木质,干后下面为半圆形隆起,上面有阔纵沟,表面平滑而不皱缩,两侧无翅,基部密被线形棕色鳞片,向上光滑;叶片阔披针形,长90-120厘米,渐尖头或尖头,中部最宽处为(8-) 9-15厘米,向下逐渐变狭而长下延,叶边全缘并有软骨质的狭边,干后反卷。主脉下面几全部隆起为半圆形,上面下部有阔纵沟,向上部稍隆起,表面平滑不皱缩光滑,暗禾秆色;小脉两面均稍隆起,斜展,分叉或单一,平行,相距约1毫米。叶厚纸质或薄革质,干后灰绿色,两面均无毛。
生态习性
国外分布
分布于斯里兰卡、印度、缅甸、柬埔寨、越南、日本(琉球)、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大洋洲热带地区及东非洲。
生境
成大丛附生于雨林中树干上或岩石上。
海拔
100-1 900米。
主体信息
拉丁名
Asplenium nidus L.
中文名
巢蕨(cháo jué)
文献
Sp. Pl. 2: 1079(1753)
界
Plantae-植物界(zhí wù jiè)
门
Pteridophyta -蕨类植物门(jué lèi zhí wù mén)
纲
Equisetopsida-木贼纲(mù zéi gāng)
目
Polypodiales -水龙骨目(shuǐ lóng gǔ mù)
科
Aspleniaceae铁角蕨科(tiě jiǎo jué kē)
属
Asplenium-铁角蕨属(tiě jiǎo jué shǔ)
评价
0.0(满分 10 分)0 个评分
什么是点评分
全部评价(
0)
推荐率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