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毛榛(Corylus mandshurica Maxim. & Rupr.)是桦木科榛属灌木。树皮暗灰色或灰褐色;叶宽卵形、矩圆形或倒卵状矩圆形,顶端骤尖或尾状,基部心形,边缘具不规则的粗锯齿;雄花序总状,苞鳞密被白色短柔毛;果单生或簇生,果苞管状,在坚果上部缢缩,外面密被黄色刚毛兼有白色短柔毛;花果期4-9月。毛榛又名锥栗,因其果实底圆顶尖,形如锥,因而得名。毛榛分布于中国黑龙江、河北、山西、山东、陕西、甘肃东部等地,朝鲜、俄罗斯远东地区、日本等地也有分布,常生于海拔400-1500米的山坡灌丛中或林下。喜光,稍耐阴。在湿润肥沃的土壤上生长旺盛。一般繁殖方式为播种或分蘖繁殖。毛榛的榛子和榛子花可入药,榛子味甘,性平,有健脾和胃,润肺止咳等功效,可用于治疗病后体弱,脾虚泄泻等症状。榛子花有止血,消肿等功效,可用于治疗外伤出血,冻伤等症状。毛榛果仁含淀粉,富含脂肪和维生素,剥去果壳可生食或蒸煮吃,也可加工成粉后做糕点,熬制榛乳、榛脂等营养药品。种子含油,可榨油供食用或制造蜡烛、肥皂等。其叶可做饲料,花是蜂的蜜源。木材坚硬、耐腐,可做伞柄、手杖等。... 更多
形态特征
株
高31 4米;树皮暗灰色或灰褐色;枝条灰褐色,无毛;小枝黄褐色,被长柔毛,下部的毛较密;
叶
叶宽卵形、矩圆形或倒卵状矩圆形,长6-12厘米,宽4-9厘米,顶端骤尖或尾状,基部心形,边缘具不规则的粗锯齿,中部以上具浅裂或缺刻,上面疏被毛或几无毛,下面疏被短柔毛,沿脉的毛较密,侧脉约7对;叶柄细瘦,长1-3厘米,疏被长柔毛及短柔毛;
花
雄花序2-4枚排成总状;苞鳞密被白色短柔毛;
果
果单生或2-6枚簇生,长3-6厘米;果苞管状,在坚果上部缢缩,较果长2-3倍,外面密被黄色刚毛兼有白色短柔毛,上部浅裂,裂片披针形;序梗粗壮,长1.5-2厘米,密被黄色短柔毛;坚果几球形,长约1.5厘米,顶端具小突尖,外面密被白色绒毛;
生态习性
国外分布
朝鲜、俄罗斯远东地区、日本;
生境
山坡灌丛中或林下;
海拔
400-1500m;
主体信息
拉丁名
Corylus mandshurica Maxim. & Rupr.
中文名
毛榛(máo zhēn)
文献
Bull. Acad. Imp. Sci. Saint-Pétersbourg 15: 137 (1856)
界
Plantae-植物界(zhí wù jiè)
门
Angiospermae -被子植物门(bèi zǐ zhí wù mén)
纲
Magnoliopsida-木兰纲(mù lán gāng)
目
Fagales -壳斗目(qiào dǒu mù)
科
Betulaceae桦木科(huà mù kē)
属
Corylus-榛属(zhēn shǔ)
评价
0.0(满分 10 分)0 个评分
什么是点评分
全部评价(
0)
推荐率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