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棕鳞耳蕨 (Polystichum polyblepharum (Roem. ex Kunze) C. Presl)是鳞毛蕨科、耳蕨属植物。植株高40-80厘米。根状茎短而直立或斜升,密生线形灰棕色鳞片。叶簇生;叶柄长14-22厘米,基部直径4-5毫米;叶片宽椭圆状披针形,长37-70厘米,中部宽15-20厘米,先端渐尖。叶草质,上面疏生、下面密生长纤毛状小鳞片;叶轴腹面有纵沟,背面密生灰棕色线形和较大鳞片;羽轴腹面有纵沟,背面密生灰棕色线形鳞片。孢子囊群圆形,每小羽片3-7对,主脉两侧各1行,近边缘或中生,生于小脉末端或近末端;囊群盖圆形,盾状,边缘近全缘。分布于中国、日本、朝鲜。在中国分布于江苏(宜兴)、浙江(天台山、普陀山)。生长于海拔100-400米的山沟林下湿地。棕鳞耳蕨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根状茎可入药, 性味微苦,凉。归肺、脾经。 清热解毒,止血。主治功能性子宫出血,流行性感冒,病毒发疹等。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2013年9月2日)——数据缺乏(DD)。(概述图参考来源:)... 更多
形态特征
株
植株高40-80厘米;
茎
根茎短,直立或斜升,密被线形灰棕色鳞片;
叶
叶簇生;叶柄长14-22厘米,黄棕色,密被黄棕色线形鳞片和卵状、宽披针形大鳞片;叶片宽椭圆状披针形,长37-70厘米,中部宽15-20厘米,能育,下部不育,二回羽状,羽片20-26对,互生,具短柄,披针形,中部的长7-10厘米,宽1.4-2.2厘米,一回羽状,小羽片15-20对,互生,具短柄,长圆形,长1-2厘米,宽5-7.5毫米,基部楔形下延,上侧波状或近全缘,具三角形耳状凸,下侧具长芒尖,羽片基部上侧1片最大,具缺刻,叶脉羽状,侧脉4-6对,二歧分叉,明显;叶草质,上面疏被、下面密被长纤毛状小鳞片;叶
果
孢子囊群着生或近小脉顶端,中生或近边缘,在主脉两侧各排成1行;囊群盖圆盾形,近全缘;
染色体
2n=164;
生态习性
国外分布
日本、朝鲜;
生境
山沟林下湿地;
海拔
100-400m;
主体信息
拉丁名
Polystichum polyblepharum (Roem. ex Kunze) C. Presl
中文名
棕鳞耳蕨(zōng lín ěr jué)
文献
Epimel. Bot. 56(1849)
界
Plantae-植物界(zhí wù jiè)
门
Pteridophyta -蕨类植物门(jué lèi zhí wù mén)
纲
Equisetopsida-木贼纲(mù zéi gāng)
目
Polypodiales -水龙骨目(shuǐ lóng gǔ mù)
科
Dryopteridaceae鳞毛蕨科(lín máo jué kē)
属
Polystichum-耳蕨属(ěr jué shǔ)
评价
0.0(满分 10 分)0 个评分
什么是点评分
全部评价(
0)
推荐率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