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齿叶吊石苣苔(Lysionotus serratus D. Don)是苦苣苔科,吊石苣苔属亚灌木,常附生植物。茎长可达100厘米,分枝或不分枝,无毛。叶片草质,稀纸质,椭圆状卵形、椭圆形、长椭圆形或狭长圆形,边缘有牙齿或波状小齿,花序生茎顶部叶腋,有细长梗,花序梗无毛;苞片宽卵形,宽正三角形或卵形,长3-8毫米,宽3-16毫米,顶端钝或圆形,基部近截形或宽截形,无毛;花梗长3-8毫米,无毛。花萼裂达基部,无毛,裂片狭长圆形或长椭圆形,花冠淡紫色或白色,筒细漏斗状,雄蕊无毛,花丝着生,常扭曲,花盘环状,蒴果线形,种子纺锤形。分布于中国西藏东南部、云南西部和南部、广西西北部、贵州西南部。在不丹、尼泊尔、印度北部、缅甸北部、泰国北部及越南北部也有分布。生长在海拔900-2200米的山地林中树上或石上、溪边或高山草地。齿叶吊石苣苔花形别致,开花时美丽而雅致。叶四季常青,是室内盆栽观赏、美化居室环境理想的植物。在室外,点缀于公园、校园等各种庭园的石山上、崖缝中,或成簇种植于水景周围。(概述图参考来源:中国自然标本馆 )... 更多
形态特征
株
常附生;
叶
叶3枚轮生或对生,草质,稀纸质,椭圆状卵形、椭圆形、长椭圆形或窄长圆形,长4-14(-18)厘米,宽2-4.8(-5.5)厘米,边缘有牙齿或波状小齿;叶柄长0.6-1.6(-2.8)厘米;
花
花序(1)2-3(4)回分枝,有3-15花;花序梗长3.5-8.5厘米;苞片长3-8毫米;花萼长4-8毫米,裂片窄长圆形或长椭圆形,有3条明显的纵脉;花冠淡紫或白色,长2.5-4厘米,外面有疏柔毛和短腺毛,内面下部有稀疏短腺毛,筒部细漏斗状,长2.2-2.5厘米,上唇长约4毫米,下唇长约8毫米;花丝长0.7-1厘米,常扭曲,花药药隔突起长约1毫米;退化雄蕊3;花盘环状,0.8-2毫米,边缘近全缘;雌蕊长约2.2厘米;
果
蒴果线形,长7-8厘米;
主体信息
拉丁名
Lysionotus serratus D. Don
中文名
齿叶吊石苣苔(chǐ yè diào shí jù tái)
文献
Edinburgh Philos. J. 7: 85 (1822)
界
Plantae-植物界(zhí wù jiè)
门
Angiospermae -被子植物门(bèi zǐ zhí wù mén)
纲
Magnoliopsida-木兰纲(mù lán gāng)
目
Lamiales -唇形目(chún xíng mù)
科
Gesneriaceae苦苣苔科(kǔ jù tái kē)
属
Lysionotus-吊石苣苔属(diào shí jù tái shǔ)
评价
0.0(满分 10 分)0 个评分
什么是点评分
全部评价(
0)
推荐率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