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熊胆草(Eschenbachia blinii (H. Lév.) Brouillet)是菊科白酒草属的一年生草木植物,全株被白色开展长毛和粘状腺毛;有多数纤维状根;下部叶有柄;中部叶及上部叶卵形或卵状长圆形,无柄;叶羽状深裂,稀浅裂,裂片线形或线状披针形,极偏斜,全缘或有疏齿,顶端裂片倒卵状披针形,具疏齿,两面被长毛和密腺毛;头状花序径在茎和枝端排成窄短圆锥状,花序梗短,密被长毛及腺毛;总苞半球状钟形,绿色,线形,有白色膜质边缘,背面密被长毛和腺毛,先端常红紫色;瘦果长圆形,边缘脉状,两面被微毛;污白色,糙毛状,稍长于花冠,基部连合成环。熊胆草分布于云南(昆明、东川、弥渡、漾濞、思茅、蒙自)、四川(汉源、石棉、泸定、西昌)及贵州;生于山坡草地,荒地路旁或旷野,海拔1800-2600米;采用人工种植繁育。熊胆草全草供药用,消炎止血,清热解毒;用于中耳炎、牙痛、眼结膜炎、口腔炎、咽喉炎、扁桃体炎、慢性气管炎、急性黄痘型肝炎、肾炎、疮疾。
形态特征
株
全株被白色开展长毛和粘状腺毛;
叶
下部叶有柄;中部叶及上部叶卵形或卵状长圆形,长4-7.5厘米,无柄;叶羽状深裂,稀浅裂,裂片线形或线状披针形,极偏斜,全缘或有疏齿,顶端裂片倒卵状披针形,具疏齿,两面被长毛和密腺毛;
花
头状花序径0.7-1厘米,在茎和枝端排成窄短圆锥状,花序梗短,密被长毛及腺毛;总苞半球状钟形,径约1厘米,总苞片3-4层,绿色,线形,有白色膜质边缘,背面密被长毛和腺毛,外层长约3.5毫米,内层长6-7毫米,先端常红紫色;
果
瘦果长圆形,长约1毫米,边缘脉状,两面被微毛;冠毛1层,污白色,糙毛状,稍长于花冠,基部连合成环;
生态习性
生境
山坡草地,荒地路旁或旷野;
海拔
1800-2600m;
物候期
花黄色,全结实;
主体信息
拉丁名
Eschenbachia blinii (H. Lév.) Brouillet
中文名
熊胆草(xióng dǎn cǎo)
文献
Fl. China 20-21: 556 (2011)
界
Plantae-植物界(zhí wù jiè)
门
Angiospermae -被子植物门(bèi zǐ zhí wù mén)
纲
Magnoliopsida-木兰纲(mù lán gāng)
目
Asterales -菊目(jú mù)
科
Asteraceae菊科(jú kē)
属
Eschenbachia-白酒草属(bái jiǔ cǎo shǔ)
评价
0.0(满分 10 分)0 个评分
什么是点评分
全部评价(
0)
推荐率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