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爬树蕨(Arthropteris palisotii (Desv.) Alston)是爬树蕨科、爬树蕨属植物。根状茎细长,蔓生,攀援如藤状,可达2-3米,被鳞片,鳞片卵形。叶二列互生,相距约5-10厘米;柄长1-2厘米,被鳞片,以关节着生于蔓生茎的叶足上;叶片披针形,长20-45厘米,中部宽4-8.5厘米,一回羽状,羽片约30-40对。叶脉明显,侧脉自主脉斜向上,一至数回分叉,在基部上侧的为羽状,小脉不达叶边,先端有纺锤形水囊。叶纸质,干后褐色或褐绿色,两面近光滑,仅主脉及小脉上略有棕色短节状毛疏生。孢子囊群圆形,直径约1毫米,生于每组侧脉的上侧小脉顶端,离叶边不远或有时达向主脉1/3处;囊群盖圆肾形,红棕色,无毛,宿存或早落。爬树蕨为广布于东半球的热带攀援蕨类,分布于中国、印度、越南、马来西亚、菲律宾、日本(冲绳以南)、琉球群岛、波利尼西亚、澳大利亚及热带非洲。攀援于海拔250-600米的林中树干上或岩壁上。爬树蕨在中国被佤族用来治疗老人便秘。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2013年9月2日)——易危(VU)。(概述图参考来源:)... 更多
形态特征
茎
根状茎细长,蔓生,攀援如藤状,可达2-3米,被鳞片,鳞片卵形,黑褐色,长尾头,边缘有睫毛,盾状贴生;
叶
根状茎细长,木质;根出条短,被膜质卵圆形鳞片状叶,有顶生的莲座状叶丛;
果
孢子囊群圆形,着生小脉顶端,位于主脉与叶缘间;囊群盖圆肾形,红棕色,无毛,宿存或早落;
生态习性
国外分布
印度、越南、马来西亚、菲律宾、日本(琉球、冲绳以南)、波利尼西亚、澳大利亚及热带非洲,为广布于东半球的热带攀援蕨类;
生境
攀援于林中树干上或岩壁上;
海拔
250-600m;
主体信息
拉丁名
Arthropteris palisotii (Desv.) Alston
中文名
爬树蕨(pá shù jué)
文献
Bol. Soc. Brot., sér. 2. 30: 6(1956)
界
Plantae-植物界(zhí wù jiè)
门
Pteridophyta -蕨类植物门(jué lèi zhí wù mén)
纲
Equisetopsida-木贼纲(mù zéi gāng)
目
Polypodiales -水龙骨目(shuǐ lóng gǔ mù)
科
Arthropteridaceae爬树蕨科(pá shù jué kē)
属
Arthropteris-爬树蕨属(pá shù jué shǔ)
评价
0.0(满分 10 分)0 个评分
什么是点评分
全部评价(
0)
推荐率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