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博物院
河南博物院位于河南省郑州市农业路,为国家级重点博物馆,是成立较早的博物馆之一,也是首批中央地方共建国家级博物馆之一。其前身为河南省博物馆,创建于1927年,旧址位于开封市龙亭区三胜街31号。馆址几经变更,1961年迁至郑州,新馆于1998年5月1日落成开放,并更名为河南博物院。
人文历史
历史发展
民国十二年(1923年)夏,河南新郑一绅士李锐打井,无意间打出一座古墓,发掘出100多件青铜器。北洋陆军14师师长闻讯后向吴佩孚驰报。吴佩孚命令该师长将出土文物运至开封妥善保管。
民国十六年(1927年)6月,为了更好的保存这批文物,时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河南省政府主席冯玉祥将军在治豫政纲中就提出了“教育为立国根本要政”的主张,并身体力行,极力扶持文化教育事业。7月,由省政府委派郭须静、徐金泉、何日章三人为河南博物馆筹备委员,隶属省教育厅,筹建于开封三圣庙街(今开封三胜街)河南法政学堂和河道总督衙门旧址,是为河南博物院发轫之始。
民国十七年(1928年)5月,原河南省政府将河南博物馆改名为“民族博物院”,并改由省政府直接领导,同时划拨刘师古堂充公遗产的一部分为专款,限期开放。民族博物院以“启发民众知识文明、激增革命思想、促进社会文明”为办院宗旨,广泛征集历史、自然科学、农业、艺术、生理卫生等方面的实物料。10月10日,成功举办了第一次陈列展览。
民国十九年(1930年)12月1日,河南省政府将“民族博物院”恢复为“河南博物馆”,并确定为社会教育机关,直属省教育厅领导。12月23日教育厅委任关百益为馆长,并收回民众师范房舍为古物陈列室。
民国二十年(1931年)1月20日,河南省教育厅又颁布了《河南博物馆组织条例》,其中明确博物馆的宗旨为:“一、发扬固有文化;二、提倡学术研究;三、增长民众知识;四、促进社会文明”。同时设立了保管部、搜集研究部两个大部,成立了由民政厅厅长、教育厅厅长、河南大学校长、博物馆馆长等组成的7人理事会,将原民族博物院的19个陈列室调整为7个,撤去了大量民族服饰和模型,充实了历史文物。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11月24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国民政府为确保文物安全,于将原河南博物馆所藏文物精选珍品5678件,拓片1162张,图书1472套(册)装68箱,用了三天时间运往汉口法租界租房保存。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9月,汉口沦陷之前,这批文物又被迫转移至重庆。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河南博物馆被更名为“河南省立博物馆”,下设事务部、保馆部、研究部等。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抗战结束后,国民党河南省政府派谢孟刚为接收委员,接收了日伪当局控制下的河南省博物馆,但终因解放战争的爆发,国民党政府忙于内战,经济严重匮乏,经费拮据,博物馆步履维艰。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了古都开封。中国共产党成立了以赵干亭为主的三人管理小组,进驻博物馆,整饬馆务。
1949年11月,国民政府将存放于重庆的原河南博物馆文物中的珍贵文物5119件,图书1450套(册)装38箱与故宫博物院部分文物藏品一起运往台湾,后成为台北历史博物馆的主要藏品,其余30箱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军管会接管。同年,河南省政府任命省教育厅厅长乃生兼任馆长,开始组织人员,整理文物、展室,修缮房舍、设施,进行业务活动,博物馆再次出现生机,蓬勃发展。
1953年,根据中央文化部颁发的《对地方博物馆的方针、任务、性质及发展方向的意见》,河南省博物馆被确定为地志性博物馆。
1961年,河南省博物馆由开封迁至新省会郑州市的人民路11号。
1966年,博物馆组织瘫痪,业务荒废。
1978年,中国共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河南省博物馆重新恢复运营。
1991年秋,国务院决定由国家和河南省共同投资筹建新馆舍。
1997年7月,河南省政府决定,将中原石刻艺术馆与河南省博物馆合并,成立河南博物馆。
1998年,河南省博物馆从郑州市人民路迁至郑州市农业路更名为“河南博物院”,而成为国家级博物馆。
1998年5月1日,河南博物院落成开放。
2015年7月14日起,河南博物院将闭馆,对主展馆实施维修,预计工期18个月。
2020年9月24日起,河南博物院主展馆重新对外试开放。
主要展厅
展厅总述
河南博物院分为八个展厅,第一至四展厅位于展馆一层,分别是原始社会展厅、夏商展厅、西周展厅和东周展厅。第五至八展厅位于展馆二层,分别是两汉展厅、汉晋展厅、隋唐展厅和宋元展厅。
青铜艺术馆
中原楚系青铜艺术馆以河南淅川县楚国贵族墓地出土的青铜器精品为展示主体。按照青铜器用途分类,集中表现中原楚系青铜艺术的精美绝伦。王子午鼎的华美装饰和85字铭文,是研究楚国公卿的重要实物;云纹铜禁,作为中国迄今发现的用失蜡法铸造的年代最早的铸器,五层镂空透雕,二十四只龙形怪兽的攀缘伏撑,工艺之精湛,令人叹为观止。另有“王孙诰编钟”博大雄浑,青铜神兽诡丽奇巧,以及云纹方壶、克黄升鼎、卷云纹填漆鼎等一大批沉寂二千五百年的惊世之作,钟鸣鼎食,煌煌穆穆,都聚于这一方天地。
古代玉器馆
在中国古代,玉是通天地、祀鬼神的社稷重器;权势与地位物质表徵;追求不朽、保尸防腐的殓葬工具;洁身明志,标榜美好情操的人格象征。中原地区所出玉器,多属上古三代良工精琢之品。
明清珍宝馆
明清时期的工艺美术进入了辉煌的发展阶段,制瓷、织绣、象牙雕刻、漆器、珐琅器和金银制作等工艺,门类齐全。
馆藏文物
汝官窑天蓝釉刻花鹅颈瓶
汝官窑天蓝釉刻花鹅颈瓶,北宋时期文物,高19.5厘米,口径5.6厘米,底径8.2厘米,敞口细颈,鼓腹圈足,天蓝釉表面光亮如玉,器面装饰着若隐若现的折枝莲花纹,整体高贵和谐。它最令人惊叹的青翠华资,仿佛是雨后乍然初晴的远处天空,清明澄澈。
三彩骑马女俑
三彩骑马女俑,唐代文物,高43.3厘米,马长35.2厘米。马昂首竖耳,翘尾,站立于长方形托板上,背置障泥、鞍鞯,上骑坐一女俑,头梳双髻,着翻领窄袖长袍,足蹬高筒靴,腰后系有行囊。女子双手作执缰揽辔状,面向左前方遥望;马躯体施褐釉,面部及鬃施白釉;俑衣翻领施褐釉,衣袖施白釉,靴绿釉。
莲鹤方壶
莲鹤方壶,春秋时期文物,于民国十二年(1923年)河南新郑李家园出土。该壶通高117厘米,口长30.5厘米,口宽24.9厘米,壶上有冠盖,器身长颈、垂腹、圈足。该壶造型宏伟气派,装饰典雅华美。壶冠呈双层盛开的莲瓣形,中间平盖上立一展翅欲飞之鹤;壶颈两侧用附壁回首之龙形怪兽为耳;器身满饰蟠螭纹,腹部四角各攀附一立体小兽,圈足下有两个侧首吐舌的卷尾兽,倾其全力承托重器。
白釉黑彩虎纹枕
白釉黑彩虎纹枕,宋代文物,高15.8厘米,长37.8厘米,宽27厘米,体呈椭圆形,前低后高。枕面绘黑彩虎纹,做回首翘尾状;四侧绘黑彩缠枝卷草纹。整体施白釉,底部露胎,并印有“张家造”三字。
妇好鸮尊
妇好鸮尊,商代晚期文物,于1976年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通高45.9厘米,口长16.4厘米。其为盛酒器,形体呈猫头鹰状,昂首、圆目、宽喙、小耳、高冠,双翅并拢,双足与垂尾共为三点支撑,后颈有口,上有盖,内壁铸“妇好”二字铭文。背有兽首弓形鋬。
杜岭方鼎
杜岭方鼎,商代中期文物,是人类所能认知的年代最早、体量最大、铸造最为完美、保存最为完整的青铜重器,也是最早装饰饕餮纹与乳钉纹的中国礼器。1974年郑州市出土,共两件,大的在国博,小的在河南博物院。
云纹铜禁
云纹铜禁,春秋中期文物,于1978年河南淅川下寺出土。其通高28.8厘米,器身长103厘米,宽46厘米,禁为承置酒器的案,器身以粗细不同的铜梗支撑多层镂空云纹,十二只龙形异兽攀缘于禁的四周,另十二只蹲于禁下为足。这是中国发现用失蜡法铸造的时代最早的铜器。
武曌金简
武曌金简,唐代早期文物,于1982年中岳嵩山峻极峰出土,长36.2厘米,宽8厘米,厚0.1厘米,重223.5克。金简呈长方形,正面镌刻双钩楷书铭文3行63字,“大周国主武曌好乐真道长生神仙,谨诣中岳嵩高山门,投金简一通,迄三官九府除武曌罪名,太发庚子七月甲申朔七日甲寅小使臣胡超稽首再拜谨奏。”,是武则天在久视元年(公元700年)七月七日来嵩山祈福,遣宫廷太监胡超向诸神投简以求除罪消灾。这是中国发现的唯一金简。
玉柄铁剑
玉柄铁剑,西周晚期文物,1990年出土于河南省三门峡市虢国墓(虢季墓)。其剑长20厘米,茎长13厘米,剑身插在精心制作的牛皮鞘内,剑外有丝织品包裹的痕迹,剑柄是由和田青玉制成,仿佛一株破土而出的竹子(竹在中国传统文化里代表君子),竹节分明,玉质细腻,温润光滑。剑柄中空,里面插有铜制的芯,连接剑身和剑柄。由于埋藏久远,剑身已断为两截,鞘身也因锈蚀与剑身粘在一起,无法剥离。经过专家研究发现,这柄剑竟然是一块炼渗碳钢,而炼渗碳钢就是由块炼铁经过长时间渗碳,反复锻打而成,所铸器物也因此更锐利、坚韧。
玉柄铁剑制作精美,集铁、铜、玉三种材质于一体,是中国考古发掘中出土的时代最早的一件人工冶铁制品。该剑的出土,将中国人工冶铁的年代提前了近两个世纪,因此被誉为“中华第一剑”。
贾湖骨笛
贾湖骨笛,新石器时代·裴李岗文化前期(距今9000年前,约为公元前7000年)文物。该骨笛是用鹤类尺骨管制成。磨制精细,7孔。在第六孔与第七孔之间有一小孔,经测音可以发两变音,应为调整第七孔发音而钻的调音孔。值得注意的是,该墓出土有两件形制相似的骨笛。据测音研究,两者是一雌一雄,印证了中国自古雌雄笛的传统。此笛经试奏,证明是一种竖吹骨笛,也是后世竖笛或洞箫类乐器的祖型。
四神云气图
四神云气图,西汉早期文物,1987年出土于永城芒砀山梁国王陵区柿园墓,壁画长5.14米,宽3.27米,面积16.8平方米。其位于墓室顶部,中部一条7米长巨龙飞腾,东朱雀,西白虎,四周由怪兽、灵芝及云气纹图案装饰。壁画从主墓室顶部的西端起,向东延伸有丈余,总面积达30平方米,填补了中国西汉时期壁画的空白,比敦煌壁画要早600多年,被誉为“敦煌之前的敦煌”。
景点指南
最佳游览时段
全年皆可游玩
用时推荐
3-4小时
营业时间
4月1日-10月7日周二至周四:09:00-17:30(最晚入园16:30)
10月8日-次年3月31日周二至周日:09:00-17:00(最晚入园16:00)
占地面积
126亩
地址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农业路8号
交通
公交:郑州市内出发搭乘B11路公交车,在绿城广场站上车,途经11站后,到达博物院站下车,步行140米后,即可到达。
自驾:郑州市内出发,全程9.4公里,途经中原中路、嵩山北路、农业路高架、农业路后,即可到达。
门票/收费
免费开放
联系方式
0371-63511237、0371-63511239
官网
http://www.chnmu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