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川县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联合创作 · 2009-01-01 00:00

2009年,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保增长的一揽子政策措施,全面应对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特别是延炼和伊天果汁厂受挫程度较大,油品价格迅速下滑,加之延炼实施稳产战略,价格、产量双重因素影响,经济增长的难度和压力进一步增大。二季度后,总体经济逐渐回暖,增速加快,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着提高。

一、综合

总体经济明显回暖,增长速度逐季加快。据初步核算,2009年全县全口径生产总值突破97亿元大关。2009年全县全口径实现生产总值978810万元,按可比价计算(下同)比上年增长8.9%,增幅比一季度、上半年、前三季度分别提高16.9、10.6、2.7个百分点。其中:县属实现生产总值231410万元,增长14.4%,分别高于全国、省、市5.7、0.8、2.2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3270万元,增长8.1%,第二产业增加值14960万元,增长7.0%,第三产业增加值103180万元,增长21.6%。三次产业的贡献率分别为21.4%,3.7%和74.9%,分别拉动GDP增长3.8、0.5和10.1个百分点。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第三产业比重明显提升。三次产业的比重由上年的56.3:8.1:35.6调整为48.9:6.5:44.6。第三产业比重较上年提高9.0个百分点。人均生产总值达11067元。

二、农业

农业和农村面貌变化巨大,苹果产业建设进入品牌化,新农村建设整体推进。2009年全县农业和农村工作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主线,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大力推进百万头生猪大县建设,气候条件良好,秋粮产量稳定,农产品价格年底大幅上杨,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呈现出稳步发展态势。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02713万元,按现价计算同比增长3.9%,农业生产呈现以下特点:

1、粮食生产稳步发展。全县粮食种植面积20.7万亩,较上年同期增长16.8%。全年粮食产量平均亩产470公斤,总产97282吨,分别同比增长8.4%,26.6%。其中:夏粮平均亩产231公斤,总产量3855吨,同比减少21.6%;秋粮总产93427吨,同比增长29.9%。其中玉米产量8.6万吨,同比增长59.3%.全年苹果产量68.5万吨。同比增长14.2%,实现农业总产值161811万元。

2、林业生产情况稳步发展。2009年全县林业生产总值完成675万元,增长6.5%。完成造林面积6.4万亩,育苗面积620亩。

3、畜牧业发展态势强劲。2009年生猪存栏17.5万头,同比增长177.8%,其中:能繁殖的母猪20215头,同比增长185.9%;出栏21.1万头,同比增长270.2%;猪肉产量13597吨,同比增长242.4%。规模化养殖不断扩大,监测结果显示,2009年年底规模养殖户179户,比2008年底增加了147户,同比增长21.8%。其中:养猪163户,养牛5户,养鸡11户,生猪存栏17223头,同比增长473.5%;生猪出栏4527头,同比增长247.7%。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保持较快增长。2009年全县完成工业总产值50797万元,按现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7.8%。实现工业增加值9670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7.0%,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4890万元,较上年可比增长6.4%;规模以下工业实现增加值4780万元,较上年可比增长2.2%。

建筑业发展速度加快。2009年全县建筑业实现增加值5290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4.6%。

四、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环境进一步优化,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较快。2009年全县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10890万元(全口径),同比增长7.4%,其中县属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3325万元,比上年增长2.9倍。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农、林、牧、渔业完成投资54900万元,增长9.5倍;卫生、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业完成590万元,增长71.5%。按行业分,第一产业完成54900万元,第二产业完成193715万元,第三产业完成62275万元;按建筑性质分,新建完成投资228041万元,扩建完成投资6114万元,改建完成投资76735万元。

五、交通

交通运输业稳步发展。2009年全县全社会完成公路客运量79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40.3%,货运量154万吨,增长158.4%;货物周转量5142万吨/公里,增长38.4%。客运周转量15702万人/公里,增长196.3%。随着乡村公路黑色化的进一步推进,人民群众的出行更加方便快捷,为全县的经济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保障。

六、国内贸易

消费拉动作用显着。2009年全县消费品市场呈现出城乡消费同步加快、商品货源充裕、市场运行态势趋旺。2009年全县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8543.8万元,同比增长19.2%。其中:县的零售额为48555.3万元,增长14.3%;县以下的零售额为29988.5万元,增长28.0%。从行业看:批发业增势强劲,批发业零售额12639.1万元,增长39.5%;其他行业零售额1406.4万元,增长44.5%,住宿和餐饮业、零售业零售额64498.3万元,增长15.4%。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财政收入大幅增长。2009年全县财政总收入达17039万元,同比增长21.3%,增速比上年提高4.4个百分点。地方财政收入11410万元,增长32.4%,增速比上年提高19.9个百分点。非税收入4146万元,同比增长37.5%。全县财政支出64330万元,减少0.3%,其中用于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3718万元,增长22.6%;教育支出19623万元,减少9.4%;医疗卫生支出5158万元,增长11.9%;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094万元,增长53.7%;交通运输支出1232万元,减少71.4%。

金融业运行平稳,信贷投放力度剧增。2009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411757万元,比年初增加64976万元,增长18.7%。其中企业存款余额99136万元,比年初减少7732万元,城乡居民存款余额217451万元,比年初增加50543万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479771万元,比年初增加351131万元,增长273.0%。其中:短期贷款余额95739万元,增长10.8%,中长期贷款余额384033万元,增长809.5%.

保险业保持较快发展。2009年全县保险费收入达5498.9万元,比上年增长10.7%,其中财险保费收入3111万元,增长30.3%;人寿保险费收入2387.9万元,减少6.8%。支付各类赔付额957.4万元,增长25.0%;其中:财产保险赔付额853万元,增长11.4%;人身保险赔付额104.4万元,增长0.7%。

八、教育、卫生

教育“四制”改革继续深化,教育惠民工程实施力度不断加大。2009年全县教育事业继续深化“四制”改革,农村中小学布点调整成效显着,教育惠民工程实施力度不断加大。全年财政用于教育方面的支出19623万元。全县各类学校117所,其中:普通中学17所,在校学生13703人;小学61所,在校学生21645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幼儿园38所,在园幼儿5948人。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进一步全面落实,信息技术教育稳步推进,学校后勤服务和民办教育趋于规范,职业和成人教育进一步加强,教育教学质量有所提高。

卫生事业健康发展。2009年末全县共有卫生机构37个,其中:医院、卫生院18个;床位431张,卫生技术人员545人,其中医生277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农民受益面进一步扩大,参保农民15.73万人,参合率达到92.1%,农民看病难问题逐步得到缓解。

九、人口和人民生活

人口数平稳增加。2009年末全县常住人口209103人,比上年净增3210人,全县出生人口2877人,比上年增长98.7%,出生率为10.01‰;死亡人口428人,死亡率4.62‰。人口自然增长率5.39‰。计划生育率97.9%,节育率90.6%。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200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5301元,比上年的4500元增加801元,增长17.8%。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4095元,增长23.3%

注:1、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值绝对数为现价,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2、总人口、出生人口为公安局数字。

3、出生率、自增率、计划生育率为计生局数字。

时光轴

RAG7
RAG信息RAG类型操作时间
2009年,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保增长的一揽子政策措施,全面应对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特别是延炼和伊天果汁厂受挫程度较大,油品价格迅速下滑,加之延炼实施稳产战略,价格、产量双重因素影响,经济增长的难度和压力进一步增大。二季度后,总体经济逐渐回暖,增速加快,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着提高。一、综合总体经济明显回暖,增长速度逐季加快。据初步核算,2009年全县全口径生产总值突破97亿元大关。2009年全县全口径实现生产总值978810万元,按可比价计算(下同)比上年增长8.9%,增幅比一季度、上半年、前三季度分别提高16.9、10.6、2.7个百分点。其中:县属实现生产总值231410万元,增长14.4%,分别高于全国、省、市5.7、0.8、2.2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3270万元,增长8.1%,第二产业增加值14960万元,增长7.0%,第三产业增加值103180万元,增长21.6%。三次产业的贡献率分别为21.4%,3.7%和74.9%,分别拉动GDP增长3.8、0.5和10.1个百分点。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第三产业比重明显提升。三次产业的比重由上年的56.3:8.1:35.6调整为48.9:6.5:44.6。第三产业比重较上年提高9.0个百分点。人均生产总值达11067元。RAG-ES2024-09-11
二、农业农业和农村面貌变化巨大,苹果产业建设进入品牌化,新农村建设整体推进。2009年全县农业和农村工作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主线,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大力推进百万头生猪大县建设,气候条件良好,秋粮产量稳定,农产品价格年底大幅上杨,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呈现出稳步发展态势。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02713万元,按现价计算同比增长3.9%,农业生产呈现以下特点:1、粮食生产稳步发展。全县粮食种植面积20.7万亩,较上年同期增长16.8%。全年粮食产量平均亩产470公斤,总产97282吨,分别同比增长8.4%,26.6%。其中:夏粮平均亩产231公斤,总产量3855吨,同比减少21.6%;秋粮总产93427吨,同比增长29.9%。其中玉米产量8.6万吨,同比增长59.3%.全年苹果产量68.5万吨。同比增长14.2%,实现农业总产值161811万元。2、林业生产情况稳步发展。2009年全县林业生产总值完成675万元,增长6.5%。完成造林面积6.4万亩,育苗面积620亩。RAG-ES2024-09-11
3、畜牧业发展态势强劲。2009年生猪存栏17.5万头,同比增长177.8%,其中:能繁殖的母猪20215头,同比增长185.9%;出栏21.1万头,同比增长270.2%;猪肉产量13597吨,同比增长242.4%。规模化养殖不断扩大,监测结果显示,2009年年底规模养殖户179户,比2008年底增加了147户,同比增长21.8%。其中:养猪163户,养牛5户,养鸡11户,生猪存栏17223头,同比增长473.5%;生猪出栏4527头,同比增长247.7%。三、工业和建筑业工业生产保持较快增长。2009年全县完成工业总产值50797万元,按现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7.8%。实现工业增加值9670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7.0%,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4890万元,较上年可比增长6.4%;规模以下工业实现增加值4780万元,较上年可比增长2.2%。建筑业发展速度加快。2009年全县建筑业实现增加值5290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4.6%。RAG-ES2024-09-11
浏览 67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