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州窑遗址

寿州窑遗址

共 3243字,需浏览 7分钟

 · 2024-05-24

历史沿革

寿州窑遗址
寿州窑,创烧于,停烧于唐末,前后烧造约400余年。兴盛于隋唐,以首创黄釉瓷而著称于世,名列唐朝各大窑口第五,存世350年,失传1200年。
寿州瓷窑的产品大致分为六期。以隋开皇三年(583年)例证,临泉寺窑烧造的淡青灰釉产品属第一期,时代约在南北朝陈至隋;以隋开皇六年(586年)为例,临泉寺窑烧造的青绿釉产品,以及管嘴孜、上刘庄出土青釉器属第二期,晚者属第三期,时代约在隋。以地层叠压关系推断,大刘庄和余家沟瓷址出土的残瓷器标本青釉属第三期,黄釉器属第四期和第五期,黑釉器属第六期,时代约从初唐至唐末。
1954年,在千里治淮工地上发现了大量唐代黄釉瓷器,考古专家不知其产自何处。20世纪50年代末期,淮南市博物馆周墨兵先生在上窑镇地区收集了大量窑址标本并做了初步考查。
1960年2月,周墨兵和古陶瓷专家胡悦谦先生在上窑镇一带进行了深入调查,寿州窑被发现和确定。

遗址特点

分布区域
寿州窑遗址保护区域
寿州窑分布区域比较广。从发现的被确认为寿州窑遗址的积聚点有10处。地跨古寿、濠两州,即今凤阳县和准南市等地,是一个从东至西长约80余公里延绵不断的大窑场。以淮南市上窑镇的窑河、高塘湖沿岸约2公里的地带上较为密集。唐代窑址主要分布在淮南市上窑镇的马家岗、高窑、上窑镇医院住院部、余家沟、东小湾、外窑及田家庵区的洞山、泉山一带。
寿窑种类
寿州窑早期以烧青釉瓷为主,青年釉中微闪黄色。产品有四系壶、高足盘、小口罐、瓶、碗、盏等,胎厚质坚,造型端庄凝重。器身往往有划花、印花、雕花、贴塑等装饰。器体多施半釉,釉色润滑。唐代以生产黄釉瓷为主,兼烧黑釉、茶紫釉和白釉瓷等。其中,黄釉瓷中由于窑温控制原因,又有黄绿、黄褐、蜡黄、鳝鱼黄等窑变品种。产品有壶、杯、钵、注子、盘、碗、枕、玩具和琉璃瓦等品种。装饰手法有刻花、划花、印花、剔花、点彩、堆贴等,以斑斓的褐色点彩装饰最美,线条流畅,造型优美,显示了高超的工艺技术。
制作方法
寿州窑瓷器的制作方法主要彩轮制、模制和手制3种。圆形器物胎体用轮制,柄和嘴用模制后再用瓷泥和釉料配成浆水粘合一起;玩具都是手捏制而成。该窑的窑型为馒头窑。唐代窑为椭圆形,残长7.2米、宽2.7米,拱券顶,由窑门、火膛、火道、窑室构成。烧制方法,早期为垫烧法,晚期出现装烧法。窑具有三岔式和四岔式垫具,圆形高足式垫具、托具、窑柱、匣钵等。
窑瓷特点
唐代寿州窑黄釉持壶
寿州窑介于古代南北方瓷窑系之间,早期受北方青瓷窑影响很大,至隋唐时期,聪明智慧的寿州窑工们在长期积累经验的基础上,对制作工艺和烧造技术作了重大改进,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该窑是:隋代胎体坚实、厚重、胎色青灰。唐代胎体原色,胎色白中泛黄。釉色隋代青中带黄绿,有光泽,常开有小纹片。唐代以黄色为主,釉面光润透明,大多施用化装土,有现象。另外还烧黑釉瓷,釉面光润如漆,少数呈酱褐色,有粗细两类产品,精细者胎为白色。
在坯胎制作上普遍涂抹一层魄化妆土,使粗糙的坯胎表面光滑整洁,以衬托器表釉色的美观。
在烧制技术方面使用匣钵装烧法,避免了烧造过程中因粘联、重叠带来的损伤,以及烟火对坯胎的熏染和落砂等现象,使釉面光润,色泽均匀,保证了产品的质量,增加了成品率。
在烧窑方法上,改传统的还原焰火氧化焰,烧成黄釉瓷,这在中国陶瓷工艺演变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唐代寿州窑黄釉瓷器别具风格,产品多属民间日常生活用瓷,对当时生产民间用瓷的其他窑口影响很大。一些名窑如河北曲阳窑,河南密县窑、鹤壁窑,陕西铜川玉华宫窑,山西浑源窑、湖南长沙窑,萧县白土寨窑等受其影响,而生产黄釉瓷器。唐代陆羽在《茶经》一书中评价说:“寿州瓷黄,茶色紫”,被列为唐代六大名窑第5位。寿州窑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
在装饰技艺上,有印花、、贴花三种,在烧制方法上,都用托珠叠烧法。碗、盘器内留有支烧痕迹。
其特征和鉴定要领是:
(1) 隋代产品:1、隋代烧青瓷,胎质坚硬,胎体较厚,胎色青灰;断面较粗,有大小不等的气孔和铁质斑点。 2、釉色青中带黄或带绿,光泽很好。器物一般只施半釉,釉面常有小开片。 3、装饰方法有印花、划花、贴花三种。划花有莲瓣纹、单弦纹、复弦纹、波浪纹等;贴花仅见卷草纹。图案的组成常采用带状或团花状。 4、器形主要有四系瓶、高足盘、小口罐等。
(2) 唐代产品:1、胎体比较厚重,胎色白中泛黄。 2、釉色以黄为主,釉面光润,开小片纹,表层有透明的玻璃质感。大多施用化妆土,但釉与化妆土结合不牢,有剥落现象。 3、采用3足支钉或托珠叠烧,碗、盘内心和底足留有3个支钉或托珠痕。 4、器形有碗、盏、杯、钵、注子、枕、玩具等。器多数平底,有的底心微凹。碗、盏一类器足的边棱用刀削去。注子有多角形短流,枕为小长方形,都具有典型唐代风格。

文物遗存

寿州窑遗址文物
寿州窑遗址的马家岗、余家沟发现唐代圆形窑炉,窑壁用砖砌或用窑棒砌成,直径约3米,匣钵上下叠置,匣钵相互之间留有8厘米左右的火路。匣内装一件或数件,皆仰烧。早期使用的窑具有圆形多足支托,隋初以后,多用三、四岔支托,支钉支捧三角支托等。
1973年7月,安徽省博物馆在合肥西郊五里岗发掘一座隋开皇六年(586年)的古墓;1984年3月,安徽省博物馆又在合肥西郊七里墩发掘一座隋开皇三年(583年)的古墓。两座古墓出土大量的碗、盏、盘口壶、四系罐等随葬器物,均为寿州窑产品。

文物价值

寿州窑是一个独特的文化形态,在东晋南北朝时期的北人南迁移民潮中,来自中原地区的陶瓷匠人因地制宜烧制陶瓷,釉色白中带青,承载了中原文明的印记。随着南北分疆格局的形成,社会相对安定,南北文化逐步交融,南方陶瓷的精巧对寿州瓷产生明显影响,也把文化融合的特征固化在陶瓷作品中。盛唐文化崇尚雍容大气,质朴简约,这一文化符号在有唐一代的寿州黄瓷作品中一以贯之,从而形成了寿州瓷胎质厚重、釉色饱满、器形简约的文化特色。

文物保护

寿州窑陶瓷博物馆
1985年,淮南市文物普查时对保存较好的窑址,划分成五个保护区,即管嘴孜窑址、高窑窑址、柏树林东小湾窑址、上窑医院住院部窑址、余家沟窑址保护区。在每一个保护区周围均落实了“四有”保护措施。
1986年,淮南市人民政府在上窑镇兴建“寿州窑陶瓷博物馆”,1987年完成第一期工程。
1981年,寿州窑遗址公布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1年,寿州窑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文化

史籍记载
唐代陆羽在《茶经》一书中评价说:“寿州瓷黄,茶色紫”,被列为唐代六大名窑第5位。寿州窑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
《増补古今瓷器源流考》中也有“江南寿州唐时烧造,其瓷色黄”的记载。
权伯华在《古瓷考略》中曾指出,“唐寿州窑在今安徽寿州。”这儿的寿州即如今安徽寿县及淮南市上窑镇等地。
传承人
沈德亮师傅,祖上曾在上窑镇创办过“沟东窑”沈氏瓷器作坊,是沈氏第五代传人。2006年,沈德亮在八公山成功烧制出失传千年的寿州窑产品,沈德亮主要从事寿州窑手工技艺的发掘和研究,他在2011年被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寿州窑遗址位于安徽省淮南市大通区上窑镇。
寿州窑遗址
交通信息:京沪、陇海、符夹等铁路纵横东西南北,6条国道、省道以及京福、连霍高速公路穿境而过,距徐州国际机场仅64公里左右。市内可乘坐出租车前往景区。
浏览 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