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仙坛窑址
共 2364字,需浏览 5分钟
·
2024-05-24 10:35
历史沿革
1973年进行文物调查时,小仙坛窑址被发现。小仙坛窑址中出土了东汉中晚期烧制的青釉器物,确认为东汉时期的遗址。
因未经考古发掘,窑址准确位置尚不详,但距溪西约10米的山坡上,有三处废品堆积层,数量集中,据前几次实地考古调查分析,这三处地方很可能是窑场所在地。
1978年,一位将南宋官窑恢复到历史最高水平的中国名瓷大师、全国古陶瓷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官窑研究会会长叶宏明,便率领他的团队在上虞县曹娥江下游小舜江附近的上浦镇石浦村小仙坛、红光村帐子山一些古龙窑考察,向世人宣布“我国汉代完成了由陶向瓷的过渡,真正瓷器发源时间是在距今1800多年前的东汉,发源地在现在的浙江上虞县小仙坛和帐子山一带”。
遗址特点
小仙坛窑址上青瓷器的碎片散布范围约800平方米。小仙坛山岙朝向正南,面对村居,东、西、北三面环山,岙西侧有一小溪,溪对岸为山谷盆地,即窑场所在。窑场面广,瓷片、窑壁烧土分布广泛,其中以溪西侧山坡为主。小仙坛窑址的窑炉早已严重损毁。
小仙坛窑址中出土了东汉中晚期烧制的青釉器物,虽然其窑炉破坏严重,未采集到完整的器物,但是遗存物制作规整,质量甚高。小仙坛东汉窑址中的瓷片和附近瓷土矿的化学成分十分接近,说明制瓷的原料是就近开采来的。出土的瓷器残片,在化学组成分布图上的位置接近于瓷器的组成点。
小仙坛窑址的瓷窑遗址共3处,窑式均为龙窑,分布于小仙坛西面的大凸冈、二凸冈东麓。
文物遗存
综述
遗存的瓷器造型规整、制作精细,种类有碗、罐、托盘、碟、钟、瓿、洗、壶、钵等;窑址地表的瓷片,窑具,已十分稀少,所见瓷片标本较细小。可辨器形有:碗、罐、罍、瓿、洗、壶、缽等。纹饰纹样丰富,有网纹、布纹、铺首、水波纹、弦纹、叶脉纹、三角内布短直线纹、方格纹、米字纹、棱形纹等,均脱胎于几何印纹硬陶的纹样,也是当时青瓷装饰艺术的特色垫具有大圆饼形与喇叭形两种。
小仙坛窑址的窑制品胎质细腻,呈灰白色,釉以青色、青黄为主,釉层比原始瓷显著增厚。由于烧成温度高,且在还原时烧成,胎釉结合紧密牢固,釉层光亮,吸水率极低,有较强的光泽度,釉层淡雅清澈,犹如一池清水。胎釉交界处可见多量的斜长石晶体自胎向釉而成的反应层,胎釉结合较好,无剥釉现象。
瓷器
小仙坛窑址的瓷器胎质纯净细腻,呈灰白色,已完全烧结,叩之有金属声,光泽感强,透光性好,吸水率低。器表通体施釉,釉色有淡青、青绿、青灰、青黄等,釉层比原始瓷显著增厚。由于烧成温度高(标本经测定,烧成温度为1310±20℃),且在还原焰中烧成,因此胎釉结合紧密牢固,釉层光亮,有较强的光泽度,己达到或超过现代日用瓷的标准。
罐:尖唇,直口,高领,溜肩,弧腹,平底微内凹,有的肩部置对称的四只圆条形横耳,划两条凹弦纹,胎灰白,质地细腻坚硬。施青釉,近底处无釉,釉光滑、晶莹,玻璃质感很强。
罂:盘口,平唇,粗颈,广肩,扁圆腹,低圈足,肩部划弦纹置环形直耳,耳面印杉叶纹。施青釉。
钟:盘口,粗颈,广肩,扁圆腹,底部置喇叭形高圈足,圈足外壁有两道凸棱.胎灰,质地细腻坚硬,烧结度好。施青绿或青灰色釉。
碟:直口,弧腹平底,底比腹壁薄,故内底与腹壁有明显界限。
钵:形似碗,有的直口,有的微敛,外壁腹上部饰弦纹。
盘:器形很大,圆唇,口微外撇,平底,外壁露胎,内壁划多道弦纹和波浪纹,施青釉,是耳杯的承盘。
罍:溜肩,平底,腹上部鼓出,下部向内斜收,敛口宽平唇或直口短颈,器型高大,因拉坯胚成型较难,都用做成:外壁拍印布纹、窗棂纹、三角形纹或蝶形纹等。门部和外壁施青袖。
碗:有两种式样,一种口缘细薄,深腹平底,碗壁圆弧呈半球形;另一种口微内敛,浅腹平底,器型细小,施青袖。
洗:向外折山成宽唇,弧腹平底,有的唇面划小波纹,腹外壁饰宽弦纹和贴铺首。
莫耒石
小仙坛窑址出土的长石残骸中发育较好的莫耒石到处可见,偶尔亦见玻璃中的二次莫耒石。玻璃态物质较多,还有少量闭口气孔。这些瓷胎的显微结构与近代瓷亦基本相似,只是因为泥坏料处理欠精,在低倍显微镜下还可看到层状长方形小气孔。器表通体施釉,其釉层比原始瓷显著增厚,从标本中分析,釉内已无残留石英,其他结晶亦不多见,釉泡大而少,因此特别透明。胎釉结合较好,无剥落现象。
研究价值
小仙坛窑址的瓷器发现最早,瓷质最好,影响最大,是中国青瓷发源地最具代表性的窑址。
小仙坛窑址的发现表明早在东汉时期成熟的青瓷器已在浙江绍兴一带烧造成功。
小仙坛窑址的发现,正确无误地表明,早在东汉时,中国已经能够制造出完全符合现代所定的瓷器的标准。
小仙坛瓷窑出土的瓷器,其吸水率、抗弯强度、胎釉结合等技术指数均符合现代瓷器标准,标志成熟瓷器在东汉时期已经诞生,是我国陶瓷界公认的最早出现物理、化学指标符合成熟瓷器标准的一处窑址。
东汉晚期小仙坛窑址的青瓷制品,具备成熟瓷器的各种条件,从而宣告成熟瓷器的诞生。这是陶瓷工艺史上的一个巨大的飞跃,也是对世界物质文明的伟大贡献。
东汉晚期小仙坛窑址出土的麻布纹四系罐与上述东汉纪年墓出土的器血完全相同,这情况不仅表明小仙坛窑址的时代属于东汉晚期,而且也证明了这些墓葬出土的青瓷是浙江上虞地区所产的。
文物保护
1981年,小仙坛窑址被浙江省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06年6月,小仙坛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小仙坛窑址位于浙江省上虞区上浦镇石浦村四峰山南麓。
交通信息
从上虞区出发,经过峰山南路、舜江东路、舜江西路、渡江路、春晖工业大道、京岚线、西上线到达石浦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