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冈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联合创作 · 2009-01-01 00:00

2009年是新世纪以来经济发展最困难的一年,也是黄冈市历史上发展较好的年份之一。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各地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挑战,着力解决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有效地遏制了经济下滑势头,整体经济企稳回升,发展态势积极向好,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民生状况进一步改善。主要经济指标增幅继续保持全省领先地位。规模以上工业户数及工业增加值、在建项目个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及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六项指标均在2006年的基础上实现了翻番。

一、综  合

初步核算,地区生产总值700.3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5%,增幅连续四年实现两位数的增长,居全省第五位,分别高于全国和全省6.3和1.8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15.4亿元,增长6.2%;第二产业增加值257.19亿元,增长24.2%;第三产业增加值227.75亿元,增长12.9%。三次产业结构由2008年32.06:34:33.94调整为30.75:36.73:32.52。在第三产业中,金融保险业增长20.3%,批发零售业增长18.8%,房地产业增长4.2%。其他服务业增长13.2%。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0474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14.7%。

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1.2%,涨幅比上年低5.22百分点,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3.7%、居住类上涨3.7%、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下降0.8%、烟酒及用品类上涨0.1%、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下降0.2%、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下降0.4%、交通和通讯类下降2.1%,衣着服装类价格下降1.3%。

年末从业人员372.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9.3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74.1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3万人。当年新增城镇就业人数5.11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43万人,帮助困难对象再就业9522人,组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67万人。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为 4.25%,低于年度控制目标0.25个百分点。

二、农林牧渔业

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15.38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6.2%。其中,农业增加值达到109.77亿元,增长4.07%。林业增加值6.26亿元,增长21.89%;牧业增加值64.55亿元,增长7.39%;渔业增加值30.36亿元,增长6.76%;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4.43亿元,增长21.17%。

农业总产值158.05亿元,增长4.5%。粮食总产量达到315.16万吨,比上年增长3.6%。其中,小麦21.4万吨,增长5.08%;稻谷272.37万吨,增长3.5%。棉花7.12万吨,下降0.7%;油料47.9万吨,增长10.4%;蚕茧0.57万吨,下降17.76%;茶叶3万吨,增长9.7%;板栗7.87吨,增长23.51%;水果8.06吨,增长7.46%;蔬菜241.99万吨,增长10.8%。

畜牧业总产值104.61亿元,增长14.3%;牲猪出栏389.98万头,增45.68万头,增长13.26%;猪肉产量29.62万吨,增长17.43%。家禽出笼3891.06万只,增769.07万只,增长24.6%;牛出栏24.93万头,增1.54万头,增长6.58%;牛肉产量3.74万吨,增长7.5%;奶牛存栏1.94万头,增5280头,增长37.44%。

渔业总产值46.06亿元,增长7.1%。水产品产量38万吨,增长7.7%。特色水产品小龙虾养殖势头强劲,全市小龙虾养殖面积36万亩,总产量3.8万吨,增长87.2%。

林业总产值9.43亿元,增长6.1%。当年造林面积1.58万公顷,增长19.95%,零星植树达到1565.11万株,木材采伐量14.45万立方米,下降27.98%。

农业用电量1.28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8.77%;化肥施用量46.94万吨,增长8.55%。

三、工业和建筑业

实现工业增加值208.54亿元,增长24.2%,工业对全市经济总量的贡献率达到46.1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348家,比上年净增345家,实现增加值192.96亿元,增长27.6%。其中,国有工业完成增加值11.07亿元,增长1%;集体工业5.56亿元,增长35.8%;股份制工业126.38亿元,增长33%;外商及港澳台投资工业完成增加值25.55亿元,增长43.6%。重工业增长快于轻工业。轻工业完成增加值72.01亿元,增长19%;重工业120.95亿元,增长33.4%。高新技术企业达到47家,高新技术企业完成增加值 32.23亿元,高新技术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6.76%.

工业产销衔接较好,经济效益继续提高。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95.9%,实现销售收入510.26亿元,增长56.83%;利税总额38.49亿元,增长51.73%,利润20.07亿元,增长59.61%,亏损企业亏损额下降11.91%。

建筑业实现增加值48.65亿元,增长24.3%。资质以内建筑企业完成施工产值254.47亿元,增长40.1%;实现利润22.83亿元,增长45.04%;税金7.18亿元,增长37.02%。建筑单位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124万平方米,其中招投标承包面积1992万平方米,增长19.81%。建筑单位新开工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592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4.47%。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553.3亿元,增长49.2%,比上年提高5.7个百分点,增幅继续保持全省领先地位。其中,城镇以上项目完成投资484.6亿元,增长53.4%;农村50万元以上项目完成投资41.38亿元,增长34.1%;私人投资完成27.3亿元,增长12.9%,比上年提高了16.2个百分点。

计划投资额50万元以上的项目中,一产业累计完成投资额14.02亿元,增长59.7%。二产业投资额292.98亿元,增长62.5%,比08年快22.3个百分点;三产业投资额272.79亿元,增长56.3%。

新开工项目继续增加。50万元以上的在建项目和新开工项目分别为3272个和2913个,分别增加1104个和1053个,增速分别为51%和56.7%,其中投资规模在500万元以上的项目共2181个,比上年增加766个,增长54.1%。

计划总投资额过亿元的大型骨干项目共112个,比上年净增加28个,亿元项目完成投资174.5亿元,增长28.9%,亿元项目对全社会总投资的比重高达31.53%。

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37.33亿元,增长36.4%,增幅比上年提高了19.1个百分点。商品房屋施工面积336.49万平方米,增长19.2%。商品房竣工面积和销售面积分别为153.18 万方米和151.52万平方米,比上年分别下降 22.9 %和10.1%。商品房销售额23.89亿元,增长18.9%。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为1576  元/平方米,比上年末上升 116元/平方米,上涨幅度为18.9 %。商品房屋空置面积67.23万平方米,比上年末增加40.61万平方米。

五、国内贸易和旅游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0.08亿元,增长20.6%。分行业看,批发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52.6亿元,增长14.7%,拉动零售总额增长1.87个百分点;零售业实现238.09亿元,增长21.3%,拉动零售额增长8.4个百分点;住宿餐饮业实现零售额43.34亿元,增长25.9%,拉动零售总额增长1.6个百分点。分城乡看,城市市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88.59亿元,增长22.36%;农村市场实现零售额151.37亿元,增长18.3%。

星级宾馆饭店33个,比上年增加1个。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660万人次,创旅游综合收入30亿元,分别增长15%和20%;接待入境游客1.5万人次,创汇230万美元,分别增长12%和11%。AAA级景区由原来3家发展到9家,AAAA级景区突破零的记录达到5家,A级景区总数达到22家。

六、对外经济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全年对外贸易增势呈低开低走态势。全年进出口总额4.79亿美元,下降13.5%。其中,进口0.73亿美元,增长24%;出口4.06亿美元,下降18%,增幅比上年回落54.7个百分点。

当年新批外资企业16家,比上年增加6.7%。合同外资金额1.175亿美元,下降16.9%。实际利用外资1.54亿美元,增长15.1%。

七、交通和邮电

交通运输邮电业增加值26.88亿元,增长4.1%。公路总里程达2.21万公里,桥梁3770座。行政村通畅率98.8%,行政村通客车率90%。货运量2740吨,货物周转量46.57亿吨公路,客运量8129万人,旅客周转量54.01亿人公里。大广北、武英高速公路黄冈段实现通车。麻武高速公路、鄂东长江大桥、九江二桥及连接线建设进展顺利,开工建设麻竹高速黄冈段和黄冈大别山红色旅游公路。黄冈长江大桥于2010年2月8日正式开工。

邮政业务总量3.1亿元。全市营业网点185处,信筒信箱1901各,邮路总长度3310公里,农村投递路线总长度56514公里。函件506万件,快递71.6万件,报刊期发数43.4万份,累计6026万份。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财政总收入74.9亿元,增长25.6%。其中,上划中央收入19.3亿元,同比增长24.7%。上划省级收入完成4.6亿元,增长27.9%。地方一般预算收入32.2亿元,比上年增长22.7%;地方税收完成14.91亿元,同比增长22.6%,拉动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0.5个百分点。增值说、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四大主体税种贡献突出,全年入库9.74亿元,占地方税收收入的65.3%,比上年提高了3个百分点,占一般预算收入的30.3%,比上年提高了1.4个百分点。财政支出达到173.4亿元,比上年增长42.5%。其中一般预算支出151.8亿元,比上年增长48.4%。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8.1亿元,同比增长15.8%;教育支出30.6亿元,增长23.7%;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5.5亿元,增长72.4%;医疗卫生支出12.9亿元,增长80%;环保支出6.3亿元,增长217.4%;农林水事务支出26.6亿元,增长101.4%。

年度存贷款增量均创历史新高。2009年末金融机构存款余额773.45亿元,增长21.78%,比年初增加138.33亿元,同比多增3.92亿元;外币存款余额3760万美元,增长8.29%,当年新增286万美元,同比少降多增462万美元。年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553.03亿元,比年初增加88.81亿元。金融机构贷款余额317.19亿元增长25.65%,比去年同期增幅提高9.92个百分点;当年新增贷款64.74亿元,同比多增30.43亿元。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实现账面盈利6.81亿元,比上年同期多盈利0.4亿元,增幅达到6.24%。

八、教育和科技事业

全市幼儿园367所,在园幼儿9.2万人;全市小学1422所,在校小学生53.99万人;初中291所,在校学生38.4万人;高中78所,在校学生18.23万人;中等专业学校44所,在校学生12.39万人;大学4所,在校大学生3.83万人。

根据2008年出台新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全市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1家。建立了2家省级工程技术中心、2家省级校企共建研发中心,6家省级制造业信息化示范企业,7家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12家省级中小企业成长路线图企业。全市科技特派员总数达到311人,新建科技特派员示范基地60个,创办企业63家,建立专业合作组织66家。引进、示范、推广农业新技术277项,新品种264个。各类专业技术协会186个,市级科技开发推广机构4个,县级科技开发推广机构27个。有15个示范基地和15个示范企业入选全省100家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和100家示范企业。建成各类农民科技培训星火学校10所,星火培训基地158个,兴办各类星火技术培训班300多期,培训农民技术骨干2万人次,发放技术资料10万多份。2009年全市申请专利628件,授权专利343件。

九、文化、卫生、体育

全市建有文化馆11个,群艺馆1个,总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公共图书馆12个,总建筑面积2.1万平方米,藏书总数为143.7万册;专业艺术表演团体11个,文博单位22个,总建筑面积3.4万平方米,文物藏品总计12.3万件;有电影发行放映公司11个,城关电影院18个;县级以上新华书店11个。广播电视、电话“村村通工程”和“农村信息化示范工程”进展顺利,数字电视实现整体转换。全市广播覆盖率96.7%,电视覆盖率96.46%。文化惠民工程进展顺利,建成标准农家书屋1670个,新建和扩建乡镇文化站40个。

全市拥有卫生机构859个,其中,医院46所,卫生院  158所,妇幼保健机构11所。各类卫生机构拥有床位14382张,卫生技术人员2.1万人,其中执业医师及执业助理医师  0.8万人。卫生体系建设卓有成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现全覆盖,平均参合率达到95.73%。

全民健身活动红红火火,8月份启动“黄冈市首个全民健身日”吸引5万人参加。竞技体育成绩斐然。参加田径、篮球、乒乓球等12个项目的省级年度比赛以及2次省乒乓球“苗子杯”比赛。共获15枚金牌,23枚银牌、14枚铜牌,总分718分 ,比上年增加163分,增长29%。

十、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取得显著成效。实施COD减排项目17个,减排358.18吨,扣除增量,净削减986.18吨;实施SO2减排项目16个,减排1676.2吨,扣除增量,净削减176.2吨。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净削减达到2.51%和0.83%,均完成了省政府下达的年度控制目标。全市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市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22天,优良率达88.2%,均高于前两年水平。

十一、市区城市建设

市区重点工程建设上了新台阶。2009年市区市政工程建设总投资2.8亿元,新完成了明珠大道、新港大道、青砖湖路东段、东门路慢车道、赤壁旺达路的路面黑化12.69万平方米,硬化了赤壁一路、二路1.59万平方米。刷黑道路实现了管线、排水、绿化、路灯全面配套,工程质量全面达标。市区形成了以遗爱湖为中心一个大循环和以西湖工业园、东门路为中心的两个小循环的16条、49公里、110万平方米道路黑化网路,全面提升了市区整体形象。投资2.4亿元,对遗爱湖公园进行了高质量、高标准的实际和建设,把遗爱湖由原来的荒野之地变成了黄冈城区的“城中明珠”。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社会保障

年末总人口735.13万人,比上年末净增4.15万人,常住人口667.5万人,比上年净增0.8万人。人口出生率8.06‰,人口死亡率4.38‰,人口自然增长率3.68‰。

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952元,增长19.7%;农民人均纯收入3744元,增长13.6%。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36.2%,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44.5%。

年末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41平方米,比上年增加3平方米。农民人均住房面积达到37.84平方米,比上年增加1.63平方米。

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社会保险参保总人数157.27万人,征收保险费15.30亿元。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全面启动,参保人数达110.32万人,参保率达111%。截止2009年12月底,已为14.01万城市低保对象发放低保金2.67亿元,为27.78万农村低保对象发放低保金2.3亿元,城乡低保人均月补差分别提高30元和31元。

累计支出救助资金6.17亿元。其中大病医疗救助1.34万人,支出资金4406.8万元,人均3266元;门诊救助2.9万人,支出资金380.8万元;资助新农合27.36万人,支出资金635.7万元;帮助困难群众参加城镇基本医保 15.84万人,支出资金163.1万元。福利彩票销售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全年福利彩票总销量达到1.36亿元,其中电脑票1.21亿元,“中福在线”236万元,网点即开票1245万元,无纸化投注60万元,积累公益金1154万元。

注:1.本公报所列各项数字均为初步统计或核算数字。

2.全市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社会发展类统计数据由市政府相关部门提供,城乡居民收支情况和物价指数由国家统计局黄冈调查队提供。

时光轴

RAG12
RAG信息RAG类型操作时间
2009年是新世纪以来经济发展最困难的一年,也是黄冈市历史上发展较好的年份之一。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各地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挑战,着力解决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有效地遏制了经济下滑势头,整体经济企稳回升,发展态势积极向好,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民生状况进一步改善。主要经济指标增幅继续保持全省领先地位。规模以上工业户数及工业增加值、在建项目个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及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六项指标均在2006年的基础上实现了翻番。一、综  合初步核算,地区生产总值700.3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5%,增幅连续四年实现两位数的增长,居全省第五位,分别高于全国和全省6.3和1.8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15.4亿元,增长6.2%;第二产业增加值257.19亿元,增长24.2%;第三产业增加值227.75亿元,增长12.9%。三次产业结构由2008年32.06:34:33.94调整为30.75:36.73:32.52。在第三产业中,金融保险业增长20.3%,批发零售业增长18.8%,房地产业增长4.2%。其他服务业增长13.2%。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0474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14.7%。RAG-ES2024-09-10
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1.2%,涨幅比上年低5.22百分点,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3.7%、居住类上涨3.7%、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下降0.8%、烟酒及用品类上涨0.1%、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下降0.2%、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下降0.4%、交通和通讯类下降2.1%,衣着服装类价格下降1.3%。年末从业人员372.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9.3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74.1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3万人。当年新增城镇就业人数5.11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43万人,帮助困难对象再就业9522人,组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67万人。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为 4.25%,低于年度控制目标0.25个百分点。二、农林牧渔业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15.38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6.2%。其中,农业增加值达到109.77亿元,增长4.07%。林业增加值6.26亿元,增长21.89%;牧业增加值64.55亿元,增长7.39%;渔业增加值30.36亿元,增长6.76%;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4.43亿元,增长21.17%。RAG-ES2024-09-10
农业总产值158.05亿元,增长4.5%。粮食总产量达到315.16万吨,比上年增长3.6%。其中,小麦21.4万吨,增长5.08%;稻谷272.37万吨,增长3.5%。棉花7.12万吨,下降0.7%;油料47.9万吨,增长10.4%;蚕茧0.57万吨,下降17.76%;茶叶3万吨,增长9.7%;板栗7.87吨,增长23.51%;水果8.06吨,增长7.46%;蔬菜241.99万吨,增长10.8%。畜牧业总产值104.61亿元,增长14.3%;牲猪出栏389.98万头,增45.68万头,增长13.26%;猪肉产量29.62万吨,增长17.43%。家禽出笼3891.06万只,增769.07万只,增长24.6%;牛出栏24.93万头,增1.54万头,增长6.58%;牛肉产量3.74万吨,增长7.5%;奶牛存栏1.94万头,增5280头,增长37.44%。渔业总产值46.06亿元,增长7.1%。水产品产量38万吨,增长7.7%。特色水产品小龙虾养殖势头强劲,全市小龙虾养殖面积36万亩,总产量3.8万吨,增长87.2%。RAG-ES2024-09-10
浏览 72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