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市嵊泗县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嵊泗县统计局
(2013年2月)
2012年,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突出“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精心打造美丽海岛”的工作主线,坚定信心,攻坚克难,奋发有为,顺利完成年初确定的预期目标,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社会事业取得新进展,城乡居民生活继续改善,社会和谐水平不断提高,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进程中迈出新步伐。
一、综合
初步核算[1],全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5.9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0%,2008-2012年五年年均增长3.9%(见图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6.09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9.99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39.84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8.0%、34.2%和7.0%。三次产业结构比例由上年的25.2:13.6:61.2调整为24.4:15.2:60.4。按户籍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达到83608元,按年末汇率折合13415美元。全年海洋经济总产出119.97亿元,海洋经济增加值52.26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6.9%和15.3%。海洋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79.3%。
全年实现一般预算财政总收入5.89亿元,比上年增长8.2%;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86亿元,比上年增长11.2%(见图2)。主要税种二增二减:增值税0.13亿元,增长0.6%;营业税1.66亿元,增长16.9%;企业所得税0.32亿元,减少5.8%;个人所得税0.11亿元,减少4.9%。全年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4.27亿元,比上年减少12.8%,但与民生息息相关的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公共安全、科学技术和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分别增长43.3%、14.3%、10.9%、9.2%和9.1%。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比上年上涨2.8%,涨幅回落2.9个百分点(见图3)。其中服务项目价格同比下降0.2%,消费品价格上涨3.8%,涨幅分别回落3.5个百分点和2.6个百分点。食品类仍是价格上涨的主力,比上年上涨5.1%,但涨幅回落6.6个百分点。
二、农林牧渔业
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6.66亿元,比上年增长12.0%。其中渔业总产值26.35亿元,增长11.7%;种植业总产值1414万元,增长11.7%;林业总产值55万元,增长22.2%;畜牧业总产值1408万元,增长64.9%(见表1)。
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240公顷,增长0.8%。粮食播种面积55公顷,粮食产量246吨,分别增长10.0%和9.3%;蔬菜播种面积184公顷,增长2.2%,蔬菜产量2980吨,增长2.8%;水果及果用瓜产量180吨,减少47.1%。全年生猪出栏10524头,增长68.1%。家禽出栏2.73万只,增长80.8%。全年肉类产量795吨,增长66.0%,其中猪肉产量737吨,增长68.3%;禽肉产量50吨,增长66.7%;禽蛋产量29吨,增长11.5%。
全年水产品总产量29.83万吨,比上年增长5.4%,其中海洋捕捞产量22.82万吨,比上年减少2.9%;实现捕捞产值25.08亿元,比上年增长11.8%。分品种看,蟹类、虾类产量为1.21万吨、2.02万吨,分别增长22.2%和7.9%;而鱼类和头足类产量为18.66万吨、0.88万吨,分别下降4.3%和15.4%。年末共有远洋渔船4艘,全年远洋渔业产量600吨,比上年减产52.0%;实现远洋渔业产值510万元,比上年减少68.8%。
年末全县拥有养殖专业合作社30家,深水网箱养殖企业3家。全县海水养殖面积2.22万亩、海水养殖产量7.01万吨、海水养殖产值1.27亿元。其中,贻贝养殖面积1.62万亩,实现贻贝养殖产量6.96万吨,贻贝养殖产值1.08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46.2%和13.7%。养殖品种实现多元化格局,积极引进鲍鱼、脉红螺、半滑舌鳎、美国鲥鱼、海湾扇贝等多品种进行试养,生长情况良好。继续开展渔业增殖放流,全年投入资金100万元放流黑鲷、等边浅蛤等各类苗种5307万尾(只、粒)。积极出台《浙江嵊泗马鞍列岛海洋特别区岛礁资源管理暂行办法》及实施细则,严格执行《嵊泗县海钓管理暂行办法》,进一步加大海洋资源保护力度。
年末拥有各种机动渔船2548艘,其中捕捞渔船1874艘,养殖渔船435艘。渔船总吨位13.49万吨,总功率23.55万千瓦,分别比上年增长3.4%和1.8%。各类钢质渔船1051艘,比上年减少3.0%,功率在184千瓦以上的有823艘,比上年增长13.2%。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县实现工业总产值21.27亿元,比上年增长6.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6.21亿元,同比增长15.2%;规模以下工业实现总产值15.06亿元,同比增长3.0%。分行业看,水产品加工、电力生产供应业、船舶工业、纺织服装四大行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1.36亿元、2.52亿元、0.19亿元和0.0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7%、5.2%、100.8%和8.2%,而机械制造业和石材开采业实现工业总产值0.66亿元和2.58亿元,与上年相比分别下降1.9%和1.8%。个私工业增长迅速,全年实现总产值15.60亿元,增长6.2%。全县工业销售产值18.78亿元,同比增长9.1%,全年产销率93.9%。
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35亿元,比上年增长13.2%;实现利税总额5674万元,增长0.5%;利润总额2360万元,下降10.3%。列入市考核的十一项经济效益考核指标综合考评得分为242.12分,比上年提高5.77分。(见图4)
年末全县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6家,期末从业人员2590人。全年建筑业实现总产值25287万元,上交税金814万元。建筑施工房屋面积24.15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1.9%;房屋竣工面积11.28万平方米,比上年上升1.3倍,其中住宅竣工面积6.36万平方米,同比上升56.7%。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业
全年全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3]35.04亿元,比上年增长48.1%。其中,建筑安装工程投资额达28.24亿元,同比增长67.2%,占全县投资总额的比重由上年的71.4%上升到80.6%。
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3]中,第一产业完成投资3.41亿元,同比增长15.3倍;第二产业完成投资3.07亿元,同比增长21.6%;以交通、港口建设为重点的第三产业完成投资28.56亿元,同比增长36.5%。其中,交通运输邮政业投资额19.53亿元,增长19.0%,占全社会投资总额的比重为55.7%(见图5)。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8239万元,比上年增长28.6%。房屋施工面积5.41万平方米,下降13.9%;商品房销售面积2.65万平方米,上升3.7倍;商品房销售额12453万元,上升2.0倍;商品房待售面积1.91万平方米,下降38.3%,其中待售住宅面积0.89万平方米,与去年持平。
五、交通、港口和邮电业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13.2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7.7%。全县水、陆货运量1980.07万吨,比上年增长13.2%;水、陆货物周转量110.67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6.1%;水、陆客运量472.60万人,比上年增长4.5%;水、陆旅客周转量1.23亿人公里,比上年增长8.7%。海运运力规模不断扩大,2012年末全县海运企业23家,拥有各种海运船只142艘,总吨位29.29万吨,净载重量45.26万吨,总功率10.93万千瓦,载客量5342客位,集装箱标准箱位1242TEU。年末全县机动车辆保有量6030辆,其中营运性车辆638辆,非营运性车辆5392辆。
全年全县港口货物吞吐量9249.57万吨,比上年增长5.0%(见图6),占舟山港货物吞吐量的31.8%。其中马迹山港货物吞吐量6128.17万吨,增长0.2%;绿华港货物吞吐量2326.38万吨,增长21.5%;洋山申港货物吞吐量361.68万吨,增长10.6%。年末,全县拥有港口泊位48个,其中生产性泊位39个,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9个。
全年邮电业务收入9854.72万元,比上年增长5.3%。年末本地电话用户3.26万户,城乡移动电话用户9.66万户,其中3G用户1.62万户。年末全县宽带接入用户1.85万户,比上年增长15.6%;移动互联网用户数(移动上网卡+手机上网)4.82万户;完成国际、国内邮政特快专递1.95万件;全年订销报刊累计205.42万份,报刊流转额229.63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7%和3.9%。
全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00亿元,比上年增长15.9%(见图7)。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17.87亿元,增长16.0%;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2.13亿元,增长15.4%。分城乡看,城镇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4.45亿元,比上年增长15.6%;乡村实现消费品零售额5.54亿元,比上年增长16.8%。全年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3]商品销售额14.26亿元,比上年减少1.4%;其中石油及石油制品类销售额11.78亿元,比上年减少2.6%。
年末全县拥有各类商品交易市场14个,全年商品交易市场实现成交额42857万元,比上年增长35.1%。成交品种丰富,其中粮食类成交额984万元;油脂油料类成交量878吨,成交额784万元;肉食禽蛋类成交量3385吨,成交额7187万元;水产品类成交量11634吨,成交额24240万元;蔬菜类成交量11082吨,成交额5740万元;干鲜果类成交量2421吨,成交额1553万元。
全年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14.48亿美元,比上年减少7.1%,其中进口总额11.66亿美元,减少6.0%;出口总额2.82亿美元,减少11.5%。全年油品类进口量和进口额为160.19万吨和11.7亿美元,分别减少5.2%和6.0%;油品类出口量和出口额为28.69万吨和2.74亿美元,分别减少12.3%和11.9%;水产品出口总额0.06亿美元,增加13.7%。
全年全县新引进项目5个(物流项目1个、旅游项目1个、工业项目1个、养殖项目1个、综合项目1个),增资项目1个,合同利用市外内资6.31亿元,实际利用市外内资4.52亿元。全年合同利用外资800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00万美元。
年末全县拥有旅行社17家,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业[3]5家。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业实现客房收入10362.10万元,比上年增长23.5%;限额以上住宿业客房入住率为34.2%。渔家乐、渔家宾馆蓬勃发展,年末全县共有渔家乐宾馆440家、房间4949间,床位9878张。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270.2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25.47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1.0%和27.8%(见图8,图9),增速均为全市第一。
七、金融和保险业
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63.85亿元,上年末减少6.6%,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9.02亿元,增长15.1%。各项贷款余额38.46亿元,比上年末减少1.9%,其中短期贷款24.22亿元,增长15.7%;中长期贷款14.19亿元,减少22.3%。
全年保险公司保费收入9421.43万元,比上年减少3.6%,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3646.14万元,减少1.8%;人身险保费收入5775.29万元,减少4.6%。全年赔款支出1754.54万元,比上年减少8.3%,其中财产险支出1440.61万元,减少1.5%;人身险支出313.93万元,减少30.3%;给付支出1483.82万元,增长1.1倍。
八、科学技术和教育
全年共组织实施科技攻关项目31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项,省级项目3项,市级项目5项,县级项目22项。加强与科研院所的技术交流与合作,引进新技术、新品种2项,转化科技成果2项。全年新增省科技型企业1家、省农业科技型企业2家、省级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2个。注重知识产权保护,抓好专利申请工作。全年申请专利72件,授权专利54件,分别比上年增长41.2%和31.7%。
年末全县共有幼儿园11所,其中民办3所,在园幼儿1652人;全县普通小学7所,招生487人,在校学生2835人,毕业学生501人。普通初级中学2所,招生464人,在校学生1424人,毕业学生605人;高级中学1所,招生339人,在校学生1037人,毕业学生361人。2012年全县高考总上线率87.0%,本科上线率50.5%,初中入学率100.0%,初中升高中率99.2%,学前一年(5周岁)幼儿入园率达到98.7%。全年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招生139人,毕业学生87人,在校学生305人。电大在校学生375人,毕业学生163人。报名参加成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114人次,报考198课次,获得单科合格65课次,全年成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毕业人数9人。年内五龙小学撤并工作顺利完成,校安工程有序推进,菜园三小、嵊山小学被评为浙江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化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年末全县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3171人,其中高级职称194人,中级职称1337人,初级职称1640人。
九、文化体育和卫生
全年共举办各类文艺活动165次,举办文艺培训班163次,举办摄影、美术、书法等各类展览6次,县影剧院共放映电影523场次,观众3.80万人次,放映收入63.60万元。全县送戏下乡演出55场,受众人数达22000多人次,数字电影下乡放映379场,图书下乡17017册,建立新增流动图书点2个。年末县公共图书馆藏书10.60万册次,全年图书流通量0.29万人次。全面启动全县广播电视网络“一省一网”整合发展工作,完成泗礁本岛居民用户数字电视整转工作。年末全县有线电视用户3.25万户,其中1.95万户居民完成数字电视整转,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达到100.0%。文艺精品创作成绩斐然。嵊泗渔歌、嵊泗风光摄影和嵊泗渔民画作品多次在国家、省市比赛中获奖。
全年开展全民健身运动10次,参加人数0.30万人次。举办县级体育比赛10次,参加市级以上体育运动会22次。
年末全县共有乡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12个,其中医院2个、卫生院7个。医疗机构实有卫生床位326张,卫生技术人员456人,其中执业医师128人,注册护士151人。全县7个乡镇已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8家,社区卫生服务站9家,设置率达到100.0%。全县社区责任医生团队42个,责任医生45名,团队成员128名,基本实现住人岛屿医疗卫生服务全覆盖。
十、市政建设和新渔农村建设
年末全县建成区面积达到2.28平方公里,实有城市道路长度15.35公里,实有城市道路面积25.90万平方米,排水管道长度37.52公里。全年供水总量215.00万立方米,日供水综合生产能力2.20万立方米。县城污水集中处理率达86.5%,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0%。全县拥有园林绿地面积83.00公顷,其中公共绿地面积68.00公顷,建成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30.08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为36.5%。
全年共启动待整治村4个,已整治村4个,中心村培育2个,投入村庄整治建设资金884万元,比上年增长16.4%。新增村内主干道硬化里程6.50公里,新增绿化苗木6300株,新配备环卫队伍62人,新增改厕883户,配置垃圾箱123只,实行8小时保洁做到日产日清,垃圾集中处理受益面达100.0%,卫生改厕率达95.0%以上,生活污水治理受益面达80.0%以上,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88.2%。住房改造稳步实施,全年完成渔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119户,渔农村群众住房改造102户。累计完成村庄整治33个,实施渔农村风貌改造17个,全县城镇化水平达到68.8%。
十一、节能降耗和环境保护
全年能源消费总量增长1.0%,单位GDP能耗比上年下降9.0%,降幅高于全市平均水平2.9个百分点,累计完成“十二五”节能目标27.4%。规上工业全年能源消费量为5566.69吨标准煤(等价),比上年上升7.9%;单位规上工业增加值能耗比上年上升3.4%。全社会用电量37400.25万千瓦时(包括小洋山和宝钢用电量),比上年增长2.9%。其中,全行业用电33130.97万千瓦时,城乡居民生活用电4269.28万千瓦时,分别增长1.5%和15.0%。
全年COD和氨氮排放量分别比上年下降1.5%和2.5%,全县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9.7%;地表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100.0%;县城区域环境噪声53.10分贝。以再造绿岛为载体,全年建设完成绿色廊道景观林带64亩、城区绿屏225亩、沿海防护林330亩、生态经济林133亩,森林抚育10065亩,森林覆盖率达45.0%。全县水资源总量3200万立方米。认真实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审批制度,全年共审批建设项目94项,其中编制报告表的项目6个,县级立项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率达到100.0%。2012年生态环境质量人民群众满意度评分居全市第一。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与社会保障
全县现有3镇、4乡,8个居民委员会,38个村民委员会。2012年末,全县总户数30428户,户籍总人口78630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4350人,占总人口的43.68%。在总人口中,男性38454人,占48.9%;女性40176人,占51.1%。全年出生人口383人,出生率4.90‰;死亡人口633人,死亡率8.05‰;人口继续负增长,自然增长率为-3.18‰(见图10)。全县迁入人口509人,迁出人口663人,机械增长率为-1.96‰。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2012年全县计划生育率为99.55%。
全年新增就业人数1514人,帮助465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其中解决就业困难人员281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96%。年内共有1950名渔农民接受培训,新增渔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56人。年末从事第一产业的渔农村从业人员12932人,比上年增加412人;从事第二、三产业的渔农村从业人员14127人,比上年减少332人,占全部渔农村从业人员的比重为52.2%。
全年县城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185元,比上年增长13.8%(见图1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2%。从县城居民收入构成来看,工薪收入、经营性净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均呈增长态势,分别比上年增长10.7%、7.8%、13.9%和19.1%。渔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7832元,比上年增长13.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0%。县城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0144元,比上年增长11.0%;渔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1940元,增长6.7%(见图12)。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5]分别为37.9%和47.0%。县城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28.49平方米,渔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43.00平方米,均与上年持平。
年末全县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28136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4796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11300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9601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7750人。2012年“新农合”与“城医保”并轨整合工作顺利完成,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在全县范围内实施,全年共有43001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6.8%。继续做好廉租住房保障对象的扩面工作,年内将廉租住房保障对象扩大到2011年县城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80.0%以下(21200元)的居民,新增20户住房困难家庭。全年共发放廉租房租金补助资金43.90万元,目前实际享受家庭已减少到92户。
年末全县共有低保户725户,低保对象1252人,其中城镇低保对象215户、370人,渔农村低保对象510户、882人。全县共有敬老院5所,社会福利院1所,光荣院1所,共有床位264张,收养106人。年末农村“五保”和城镇“三无”对象集中供养率分别达到97.0%和100.0%。
全年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33起(包括1起水上交通运输事故),死亡(失踪)8人,直接经济损失146.52万元,同比分别下降11.1%和7.4%。2012年全县“平安浙江”建设满意率再次位居全市第一。
注:
1、本公报所列数据为年度初步统计数据,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着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本公报中所列的地区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按年平均户籍人口计算。
3、规模以上工业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企业。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企业和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企业。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业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万元及以上的住宿业和餐饮业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是指计划总投资500万元及以上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和房地产开发项目的投资。
4、旅游总收入数据从2006年起按照新口径调整。
5、恩格尔系数是食品消费支出占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
时光轴
RAG信息 | RAG类型 | 操作时间 |
---|---|---|
嵊泗县统计局(2013年2月)2012年,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突出“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精心打造美丽海岛”的工作主线,坚定信心,攻坚克难,奋发有为,顺利完成年初确定的预期目标,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社会事业取得新进展,城乡居民生活继续改善,社会和谐水平不断提高,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进程中迈出新步伐。一、综合初步核算[1],全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5.9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0%,2008-2012年五年年均增长3.9%(见图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6.09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9.99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39.84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8.0%、34.2%和7.0%。三次产业结构比例由上年的25.2:13.6:61.2调整为24.4:15.2:60.4。按户籍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达到83608元,按年末汇率折合13415美元。全年海洋经济总产出119.97亿元,海洋经济增加值52.26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6.9%和15.3%。海洋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79.3%。 | RAG-ES | 2024-09-11 |
全年实现一般预算财政总收入5.89亿元,比上年增长8.2%;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86亿元,比上年增长11.2%(见图2)。主要税种二增二减:增值税0.13亿元,增长0.6%;营业税1.66亿元,增长16.9%;企业所得税0.32亿元,减少5.8%;个人所得税0.11亿元,减少4.9%。全年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4.27亿元,比上年减少12.8%,但与民生息息相关的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公共安全、科学技术和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分别增长43.3%、14.3%、10.9%、9.2%和9.1%。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比上年上涨2.8%,涨幅回落2.9个百分点(见图3)。其中服务项目价格同比下降0.2%,消费品价格上涨3.8%,涨幅分别回落3.5个百分点和2.6个百分点。食品类仍是价格上涨的主力,比上年上涨5.1%,但涨幅回落6.6个百分点。二、农林牧渔业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6.66亿元,比上年增长12.0%。其中渔业总产值26.35亿元,增长11.7%;种植业总产值1414万元,增长11.7%;林业总产值55万元,增长22.2%;畜牧业总产值1408万元,增长64.9%(见表1)。 | RAG-ES | 2024-09-11 |
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240公顷,增长0.8%。粮食播种面积55公顷,粮食产量246吨,分别增长10.0%和9.3%;蔬菜播种面积184公顷,增长2.2%,蔬菜产量2980吨,增长2.8%;水果及果用瓜产量180吨,减少47.1%。全年生猪出栏10524头,增长68.1%。家禽出栏2.73万只,增长80.8%。全年肉类产量795吨,增长66.0%,其中猪肉产量737吨,增长68.3%;禽肉产量50吨,增长66.7%;禽蛋产量29吨,增长11.5%。全年水产品总产量29.83万吨,比上年增长5.4%,其中海洋捕捞产量22.82万吨,比上年减少2.9%;实现捕捞产值25.08亿元,比上年增长11.8%。分品种看,蟹类、虾类产量为1.21万吨、2.02万吨,分别增长22.2%和7.9%;而鱼类和头足类产量为18.66万吨、0.88万吨,分别下降4.3%和15.4%。年末共有远洋渔船4艘,全年远洋渔业产量600吨,比上年减产52.0%;实现远洋渔业产值510万元,比上年减少68.8%。 | RAG-ES | 2024-09-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