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林寺大殿

共 1513字,需浏览 4分钟

 ·

2024-05-24 11:40

历史沿革

花林寺大殿始建于元至大四年(1311年),大殿由当时当地的僧人和俗家信众等人集资修建而成。
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明嘉靖五年(1526年)、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和清雍正二年(1724年),陆续进行一些维护修缮。
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南部县在花林庙内设立丘垭乡第二完小。
1952年,花林寺先后成为花林乡政府和花林中心小学的办公场所,经多次改扩建,原花林寺建筑现仅存大殿,作为花林中心小学会议室使用。
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文物部门对花林寺大殿进行过修缮保护,替换糟朽椽条,并根据明代五等材殿堂屋面,重盖筒瓦屋面;拆除现代砖砌墙体,恢复大殿正面木板门和墙体;拆除殿内后期添建的天花板,恢复了可见梁架的大殿原貌。
2012年2~3月,大殿进行揭顶维修。大殿进行维修施工期间,文物专家再次前去调查,并通过考古学方法,分辨出花林寺大殿建筑始建时期和后期改动的构件,还对部分木构件取样,进行碳14检测,测定始建期木材距今约700年。
2019年12月9日,大殿已经空置出来,加以保护。

建筑格局

花林寺大殿坐北朝南,建于2米高的台基之上,平面呈正方形,采用的是厅堂式木结构单檐歇山顶。花林寺大殿的单檐歇山顶是由九个脊来组成,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四条戗脊。大殿建筑面积180平方米,素面台基高2.35米,垂带式踏道8级,正殿面阔三间,明间宽7.4米,左右次间各宽2.2米,进深12米,通高8.2米。大殿内抬梁和柱头都有水桶粗细,梁檩有人的一抱那么大,斗拱广施,椽条厚重。屋顶青色筒瓦覆面,滴水檐瓦刻有兽面,鸱吻吞脊,无宝顶,飞檐翘角上各有两尊瑞兽。花林寺大殿斗拱单材广190毫米,足材广290毫米,单材厚130毫米,约合六等材。
相关建筑图

文物遗存

建筑构件上有墨书题记若干,已发现21个构件上有23条题记,其中保存较完整的有19条1500余字。部分题记如下:
1、屋内额
上祝:今上皇帝1川,,圣寿无疆;太子大王,金枝永茂。伏愿:皇图巩固,帝祚延长。
2、东山挑斡
惠悟院师叔翁住持智惠、小师真辩,崇真宫住持道士何知常、小师杜得清等,惟冀修行有庆者。
3、西山挑斡
普济院师伯住持真觉,长讲沙门悟达,法眷悟德、悟心、悟道、愈清等,惟冀法幢坚固者。
4、后檐西劄牵
大明洪武岁次戊寅冬月吉旦,本院更换修造比丘应藏,上侍亲教本师德真,法兄应宝、童行法性,谨同十方众信等谨题。

文物价值

花林寺大殿除少数明清时期增补的构件外,它仍基本保持了创建时的梁架和斗拱,是珍贵的元代纪年建筑。花林寺大殿丰富了四川乃至整个南方地区的元代建筑资料,对南方地区元代建筑的年代判定具有标尺性意义。

保护措施

1986年12月,花林寺大殿被公布为盐亭县文保单位。
2009年7月,花林寺大殿被公布为绵阳市文保单位。
2012年7月,花林寺大殿被公布为四川省文保单位。
2019年10月16日,花林寺大殿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位置
花林寺大殿位于四川省盐亭县富驿镇火星村。
浏览 2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