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密境内烽燧遗址

共 1689字,需浏览 4分钟

 ·

2024-05-24 12:15

历史沿革

1988年,文物普查中,哈密地区共登记烽燧40座。
2007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确定哈密地区共有烽燧62座。
截至2022年12月,哈密地区累计发现古代烽燧106座。

遗址特点

综述
建于唐代的新疆哈密市三塘泉烽燧
哈密境内烽燧遗址是古代的报警系统,与长城并存,组成一个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但也有独立存在发挥预警防御作用的,它们与丝绸之路中道与北道走向一致,起到了护卫丝路畅通的重要作用。截至2022年12月,新疆哈密市累计发现古代烽燧106座,成为新疆烽燧主要富集区之一。唐代烽燧38座,清代烽燧68座。唐代烽燧大多建在山顶上,视野开阔、易守难攻,其附近多水源,多见二次加筑现象,少附属建筑、少遗物。清代烽燧一般建在交通沿线,建筑结构以夯筑、土坯砌筑、土坯加石构为主。
烽燧形状和建筑方式
通过实地考察哈密市80余座烽燧遗址,就形状来说,截面呈方形的69座,多边形的5座,圆形的3座,还有3座坍塌后形制不明;就建筑方式来说,黄土夯筑37座,土坯垒砌35座,石块垒砌8座。天山南北两路烽燧在哈密相交、融合。从整个新疆来看,哈密市烽燧线路清晰、结构完整、数量众多。
烽燧维修、加固
哈密境内烽燧遗址
烽燧维修加固中,一般都是扩大原烽燧的基础,在原烽燧外围进行加筑。遗存中一座用原木搭建木框,原木采用凹槽相互咬合,咬合后打洞插入木楔,再在原烽燧上垂直插入一端削尖的原木充当栣木,使新旧烽体能更好地结合。最后采用土坯逐层垒砌,并夹杂有红柳枝、芨芨草层。由于是二次修筑,新旧烽体的结合无法达到紧密的效果,因此晚期烽体剥落坍塌比较严重。
烽燧附属设施
哈密烽燧附近经常发现成组分布的土堆石堆,一般三个一组(偶见四个一组),成排分布。由于这些土堆石堆大部分仅剩基础,推断垮塌的土堆石堆是原来的烟墩(附燧)。
萨尔乔克烽隧
萨尔乔克烽隧基座成正方形,隧体为向上收缩的棱柱形,为夯土建筑,夯土中夹有红柳枝,并多用圆木构架。萨尔乔克烽隧长、宽各约8米,高7米多,隧体上下穿架着四层直径8厘米左右的木棍。
巴里坤湖滨烽燧
哈密境内烽燧遗址
巴里坤湖滨烽燧离公路约400米,基座成正方形,隧体为向上收缩的棱柱形,为夯土建筑,夯土中夹有红柳枝,并多用圆木构架。巴里坤湖滨烽燧高大完整,长宽均达10米以上,高9米多,燧体中穿凿的圆木直径粗达25厘米,燧东南还有积新薪院落遗址。
拉克苏木烽燧
哈密境内烽燧遗址
拉克苏木烽燧位于哈密市二堡乡拱拜尔湾村西南约4千米,地处季节性河流台地上。烽燧平面呈方形,残高近8米,底座边长13米。烽燧顶平,顶边长约9.1米,系土坯与芦苇、红柳枝层层夹筑而成。土坯长35厘米,宽20厘米,厚10厘米。土坯间每隔35~75厘米平铺一层厚约9厘米左右的芦苇、红柳枝。为唐代遗迹。

文物遗存

哈密境内烽燧遗址周围,采集到陶器残片,均为夹细砂红陶,轮制,部分饰有刻划的旋纹和竖线纹。可辨器形为罐。

历史文化

烽燧
唐代建立、清代整修的墩烽燧
烽燧也称烽火台,是古代军事报警系统,各朝代都有着严格的建造、使用规定。每个烽燧一般驻有烽帅1人、军士5人,这些人员大多来自当地州县或驻军,约15日轮班一次。烽燧所传递的军事情报较为详细。可根据旗语、鼓声、火炬数量传递敌人数量、兵种、从哪个方向来攻等重要信息。

研究价值

哈密境内烽燧遗址保存较好,路线清晰,规模宏大,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对研究唐代西域军事制度、还原不同时期丝绸之路路线都具有重要意义。

保护措施

2013年5月,哈密境内烽燧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哈密境内烽燧遗址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地区

交通信息

自驾: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地区哈密市人民政府开车前往哈密境内烽燧遗址,路程约116.5千米,用时约1小时35分钟。
浏览 2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