褒斜道石门及其摩崖石刻

褒斜道石门及其摩崖石刻

共 4510字,需浏览 10分钟

 ·

2024-05-24 10:03

历史沿革

褒斜道形成于春秋战国时代,或早于春秋战国时代。《史记•范睢蔡泽列传》中就有“栈道千里,通于巴蜀”的记载。《华阳国志序记》中说:“《蜀记》言三皇乘祗车出谷口,秦宓日今之斜谷也,武王伐纣,蜀亦从行。史记周贞定王之十六年(前453年)春厉公城南郑,此谷道通久矣!”它南起今汉中市勉县褒谷口,北至眉县斜谷口,全长约500公里。其路线是沿褒谷口上游,经上游红岩河,至太白县五里坡进入斜水,顺斜水而下,出衙岭山,北至眉县人渭。
石门是褒斜道南口的一个人工隧洞,始凿于东汉明帝刘庄永平四年(61年),起因是褒斜道至此山崖陡峭,壁立千丈,河水湍急,所有的栈道修筑手段都显得无能为力,成为道路的巨大障碍。于是开凿了这条“世界上最早用人工开凿的穿山隧道。对于这个善于歌功颂德、勒石记事的民族来说,是一定要撰文作赋来记载这一盛事的。于是,石门洞壁内和附近山石上,就留下了东汉至近代的130余方或记述开凿石门盛事、褒斜道和山河堰(与石门为邻的一项古代水利工程)兴败,或为文人骚客、达官显贵经此触景生情而挥毫的摩崖石刻。
1970年,在修建石门水库时石门藏身水底,许多摩崖亦“石”沉水下,在地方上一些有识之士的呼吁和政府的支持下,将东汉至宋代的13方摩崖石刻凿下,搬迁至汉中市博物馆保藏。
2021年,发现“万年桥”和“卧云长虹”摩崖石刻。
2023年,发现“足底生云”和“蜀道登天”摩崖石刻。

遗址特点

褒斜道石门及其摩崖石刻由褒斜道遗址、石门遗址和石门石刻3部分文物组成。
褒斜道在秦岭山脉中,是一条贯串关中和汉中的山岭。南口名“褒谷”,在原褒城县,今属汉中市;北口名“斜谷”,在郡县,故统名“褒斜谷”。全岭长约250千米,自战国起,即凿石架木,断续修起栈道,故又名“褒斜道”。《史记•范睢、蔡泽列传》中就有对褒斜道“栈道千里,通于蜀汉”的记载。
石门有二,居于褒斜谷两端。居北端者日“大石门”,在郡县;居南端者日“小石门”,在原褒城县,今汉中市北约17千米处,现淹没于褒河水库中。石门是战国时期,为修褒斜栈道而始凿的,后经历代修凿,方告开通。石门洞通长16.3米,通宽4.2米,南口高3.45米,北口高3.75米。是用中国古代原始开凿石山的办法“火焚水激”凿成的,为中国最早的一座人工隧道。
石门石刻绝大多数是就地利用山崖上的石百经琢磨雕刻而成,因之称为摩崖石刻。这些石刻原有百余方,《褒谷古迹辑略》里只列举了四十余方,至于王氏《金石萃编》更是不尽其详了。在石门石刻迁移之前(即1967年以前)尚可辨认的石刻也有61种之多。除褒河东岸山崖上的“石虎”(原石毁、后为模制)、褒河中的“玉盆”“衮雪”三处之外,余皆分布在石门内和石门以南的西崖上,南北蔓延约三里许,尤以石门内为集中。在61种之中,除一处宋代以后的半浮雕造像之外,其余60种皆为摩崖刻字,计有汉代刻字6种、曹魏2种、北魏2种、宋25种、明2种、清9种、民国2种、时代不详的12种。从石刻外形看,北魏以前的多接近正方形,宋以后长宽差距较大,但有了明显的边子,较前细致。从内容上看,东汉至北魏的刻字基本有二类;一是叙述褒斜边的参治和变迁的,如东汉永平六年《鄐君开通阁边碑》、建和二年《石门颂》、北魏永平二年《石门铭》等;二是按景物命名的,如“石门”“玉盆” “衮雪” 等。宋代至明代的刻字,除《鄐君碑释文》《宋晏袤参堰碑》《山河堰赋》略具记事体裁外,余皆属欣赏山水的留诗、题名、题记。清代以来的刻字又可分为二类:一是游人的留名、题诗、题记等,一是求神析雨的祈文。

文物遗存

石门十三品遗存

1.汉《郁君开通褒斜道》摩崖:原刻于石门洞南石洞山崖上,高142厘米,宽288厘米,隶书16行,行6至11字,字径11厘米。记述汉中太守郁君及部属王宏、史荀茂等于东汉永平六年(63年)率广汉、蜀都、巴郡刑徒2000余人,开通褒斜道258里,建桥5座,官寺64处,阁600余间的情况,被国家定为国宝级文物。
2.汉《故司隶校尉犍为杨君颂》摩崖:原刻于石门洞内西壁,高261厘米,宽205厘米,隶书21行,行30字左右,上有额,双行刻题目。东汉建和二年(148年)刻。记叙四川武阳人杨君名涣字孟文多次奏请废子午道,复褒斜道,至延光四年(125年),朝廷允许,褒斜道得以恢复。经24年,到建和二年(148年)汉中太守王升,“推序本源,嘉君明知,美其仁贤”刻石颂费杨涣。此摩崖汉称《石门颂》,被国家定为国宝级文物。
3.汉《右扶风李君通阁道》摩崖:原刻于石门北口西侧崖上,高75厘米,宽44厘米,隶书7行,行8至10字,东汉永建元年(126年)刻,记叙李寓修阁道之事。
4.汉《杨淮、杨弼表记》摩崖:原刻在石门洞西壁《石门颂》左侧,高216厘米,上宽67厘米,下宽50厘米,隶书7行,行26字左右。东汉熹平二年(173年)刻。记叙四川犍为人卡玉,路径石门,见《石门颂》,知文颂杨涣,感叹不已,将杨涣后裔杨淮、杨弼兄弟官职、政绩追述刻于《石门颂》侧,再彰杨涣修复栈道之功,泽及后代之事。
5.汉隶大字《石虎》摩崖:原刻在石门南2.5千米许的褒河东岸山崖上,字径30厘米。山峰有石,其形如虎,故刻之,旁刻“郑子真书”。郑子真名朴,西汉成帝时,居家褒谷,隐而不仕,垂钓于褒河,三却王凤之聘面名振京师。
6.汉隶大字《石门》碑:高100厘米,宽47厘米,原竖石门北口外,字径37厘米,据考东汉永平四年(61年) 刻。
7.汉隶大字《玉盆》摩崖:原刻于石门南1.5千米许褒河水中一巨石上。该石中凹边高,酷以盆状,色白如玉,故名“白玉盆”,右行横书,高63厘米,宽103厘米,传为汉刻。《舆地记胜》载:“有白玉盆在水中,石大光白,其中可实五斗。”字迹因受水冲击,至南宋庆元时,字迹已模糊,有人重刻竖书“玉盆”二字于其旁。南宋绍定二年(229年),黄济之等游玩时,再刻“玉盆”二小字于重刻上方。
8.汉隶大字《》摩崖:原刻在石门南约半里褒河水中一巨石上,水流此处,浪滚水激,状如“衮雪”。摩崖高50厘米,宽125厘米,右行横书,字径45厘米。右侧竖刻隶书小字“魏王”,传为三国曹操书。
9.曹魏《李苞通阁道题名》摩崖:原刻在石门北口外西侧壁上。高36厘米,宽24厘米,隶书两行,魏景元四年(263年)刻。记叙荡寇将军浮亭侯李苞修通阁道之事。另有重刻《李苞碑》摩崖在石门洞南口外右侧崖上。
10.北魏《石门铭》摩崖:原刻在石门洞内东壁。高180厘米,宽225厘米,楷书26行,行20字左右,字径4厘米,北魏永平二年(509年)刻。内容叙述西晋:东迁,南北朝对峙,汉中属南朝,褒斜道废弃不用,石门闭塞。至梁武帝天监三年(504年),梁州刺史夏侯道迁以汉中叛降北魏。至北魏正始三年(506年),梁、秦二州刺史羊祉,奏请修复褒斜道,北魏派贾三德率刑徒1万,石师百名,进行修复。永平二年(509年)竣工,由当时太原郡王远做颂扬羊祉、贾三德功德的这篇铭文。《石门铭》下方,还有一方小摩崖,高110厘米,宽65厘米,楷书7行,行9至10字,称《石门颂小记》,叙石门开于东汉永平,修复于北魏永平,不约而同,皆称水平,记之以免混淆,无年月及撰书人,可能为王远补记。
11.南宋晏袤《鄐君开通褒斜道摩崖释文》摩崖:原刻在《鄐君开通褒斜道》摩崖下方,高270厘米,宽215厘米,楷书27行,行28字左右,字径5至6厘米,南宋绍熙五年(1194年)刻。《鄐君开通褒斜道》摩崖刻勒后,经千余年,被水污、青苔所封,宋代欧阳修、赵明城、洪适的金石书中未录。南宋绍熙四年(1193年)秋,被雨冲刷,字迹显露,时南郑县令晏袤,将摩崖暴露经过,以及原刻文字加以注释,另刻石记之。
12.南宋晏袤《释潘宋•韩仲元李苞通阁道题名》摩崖:原刻在石门南口外右侧崖际,高145厘米,宽105厘米,楷书21行,行22字左右。南宋庆元元年(1195年)中秋刻。内容为潘、韩摩崖位于重刻李苞摩崖前,其中“秦”下一字不显,晏袤将晋武帝“泰始六年”(270年)误断为魏明帝“太和六年(232年)”,以为两方石刻都是一时所刻,引史发论,作此释文。
13.南宋《山河堰落成记》摩崖:原刻石门洞口南右侧崖上,高225厘米,宽500厘米,楷书16行,行6至9字,字径20厘米,南宋绍熙五年(1194年)刻,记叙绍熙五年汉中郡守章森主持,南郑县令晏表具体负责修复山河堰一事。

其他遗存

《万年桥》《卧云长虹》摩崖在观音碥褒河西岸。
清代《足底生云》摩崖:杨馝(1683~1765年)所题,落款“襄平杨馝题”可证之,整幅摩崖横170厘米,高73厘米。
《蜀道登天》摩崖:在《足底生云》摩崖右下方,高250厘米,宽110厘米。

历史文化

文物价值

褒斜道石门及其摩崖石刻的书法造诣甚佳。自汉魏以来的历代书法,几乎都可见之于石门石刻,这对于研究中国的文字发展和书法演变,提供了极为珍贵的资料。

保护措施

1961年3月4日,褒斜道石门及其摩崖石刻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
1981年,陕西省文物局拨专款,在汉中市博物馆内兴建“”专题陈列室。
1992年,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保护范围:以鸡头关为中心,东至水坝,南至坝7.5米,西至连云古道下,北至200米处为绝对保护区;东至河东的汉王城,西至连城山顶约1.5千米,北至鹰咀崖,南至褒惠渠大坝约4.5千米为一般保护区和建设控制地带。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褒斜道石门及其摩崖石刻位于陕西省城北18千米的褒谷口。

交通信息

距汉中市区18千米,可从市区乘102路、21路公交车直达景区大门。
浏览 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