钉钉、企微、飞书背后体现了大厂对组织的理解,以及三观
BAT做的企业协作?沟通?管理?平台,身边都有朋友在用,看着相似,但我认为适用的组织还是有明显差异的,简单说几句,这里的定位差异,也是基于BAT的积累:注:这里的B是指ByteDance
钉钉适合中心化组织,自上而下管理,强执行团队(如大规模的销售/服务团队),潜台词是对与很多传统的中小企业——也是阿里的基本盘,老板很重要。于是,开始就有Ding、打卡一类的强压迫性功能。要知道,在国内对于很多中小企业,单单是给老板一个强力的管理工具,就可以提效很多了。
企业微信适合组织内外沟通,特别是边界松散的组织,比如各种工作室形态,经常出现新的、跨公司的项目组,又如客服人员,要与大量客户加微信。这样一来,基于微信建立连接最方便。其潜台词是未来的组织,想成事,内外沟通很重要,而沟通链接是腾讯的基本盘。
飞书适合创新型组织,强个体,自下而上的小而精创业团队。潜台词是未来的社会是少量精英"统治"大量普通人——精英写算法,算法"统治"普通人,而算法是字节的基本盘。那么,而对于精英团队,每个人都很重要,信息要透明共享,从"飞阅会"一类的设计可见一斑。
孰优孰劣?市场够大,未来的组织形态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会多姿多彩,各自做好自己就行了,只是飞书的根基决定了,精英毕竟是少数,适用的组织是少数,但这些组织的"能量密度"不可小觑。
__________
苏杰(iamsujie),前阿里产品经理,写过《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系列共4本书,现在做创业者服务,良仓孵化器创始合伙人,也是产品创新独立顾问。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