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潭市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联合创作 · 2006-01-01 00:00

鹰潭市统计局

2006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的各项政策措施,开拓创新,扎实工作,经济呈现出又好又快的发展势头,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实现了年初确定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

一、综合

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发展。全年全市生产总值142.03亿元,比上年增长13.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8.27亿元,增长4.6%;第二产业增加值75.83亿元,增长18.9%;第三产业增加值47.93亿元,增长8.9%。人均生产总值13109元,比上年增加1657元。

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4.2:49.4:36.4调整为12.9:53.4:33.7,第二产业比重首次突破50%,比上年提高4.0个百分点,二三一结构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工业成为推动经济快速增长的主导力量,农业基础地位更加巩固,现代服务业进一步发展。

财政收入高速增长。全年财政收入达19.64亿元,比上年增长36.0%。地方财政收入达8.54亿元,增长27.4%。

市场物价总水平保持基本稳定。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升1.4%,升幅比上年回落0.9个百分点。

二、农业

农业生产形势良好。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0.59万公顷,比上年增加1260公顷。其中早稻4.30万公顷,增长1.8%;一季晚稻0.94万公顷,下降3.0%。全年粮食总产量56.06万吨,增长0.8%。其中早稻产量22.86万吨,增长2.9%;一季晚稻产量6.02万吨,下降6.0%。油料总产量1.69万吨,下降10.3%;甘蔗产量2.6万吨,增长3.4%;水果总产量3.23万吨,增长3.8%;茶叶产量274吨,增长3.0%。全年肉类总产量8.61万吨,增长2.0%。水产品总产量3.81万吨,增长14.5%。鲜蛋产量1.53万吨,增长1.10%。牛奶产量330吨,增长5.8%。

全市农业总产值31.92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4.9%,农业商品产值21.66亿元,比上年增长6.7%。全市乡村劳动力39万人。农村用电量7315万度,比上年增长2.3%,农用化肥施用量(实物量)9.13万吨,下降3.9%。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快速增长。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70.23亿元,增长20.8%。主要工业产品产量较快发展。电解铜44.34万吨,下降1.8%;发电量58.62亿千瓦小时,增长67.7%;硫酸109.22万吨,增长12.0%;铜材38.11万吨,增长47.5%;水泥104.25万吨,增长2.1%;水表322万只,增长10.5%;灯泡5141万只,增长25.0%。

工业经济效益大幅提高。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率97.37%;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24亿元,比上年增长55.1%;实现利润66.32亿元,增长164.1%;实现利税88.80亿元,增长135.6%;亏损面为26.3%。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352.5%,比上年提高85.8个百分点。在21个工业行业大类中,有17个行业实现盈利,有色行业效益提高较快,对全市工业经济效益的提高拉动明显,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实现利润65.27亿元,增长1.6倍。

工业园区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年末全市入园投产工业企业达129家,比上年末增加24家;从业人数2.04万人,净增就业岗位0.58万人,增长39.3%;园区完成工业总产值98.48亿元,增长1.3倍;主营业务收入、利润、利税分别完成96.01亿元、2.15亿元和5.41亿元,分别增长1.5倍、1.2倍和1.2倍。

建筑业较快发展。全市建筑业实现增加值4.02亿元,比上年增长24.0%。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实现利润0.73亿元,增长5.8%;税金总额0.79亿元,增长49.0%。施工项目招标投标推行面继续扩大,全年招标投标推行面达到95.7%。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总量进一步扩大。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3.1亿元,比上年增长21.6%。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59.63亿元,增长6.4%。在城镇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0.39亿元,下降46.5%;第二产业投资45.02亿元,增长49.5%;第三产业投资14.22亿元,下降44.3%。非国有投资10.87亿元,下降9.5%。

房地产开发运行平稳。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5.49亿元,比上年下降6.3%。商品房竣工面积31.66万平方米,增长73.9%;商品房销售建筑面积14.80万平方米,增长2.9%;商品房销售额18.66亿元,增长31.7%。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持续升温。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2.18亿元,比上年增长15.8%。分城乡看,城市零售额30.94亿元,增长15.0%;县及县以下零售额11.24亿元,增长13.5%。分行业看,批发零售业零售额37.16亿元,增长15.7%;住宿餐饮业零售额4.89亿元,增长17.2%;其他行业零售额0.13亿元,增长3.3%。

六、对外经济

对外贸易再迈新台阶。全市进出口总额5525万美元,比上年增长58.1%。其中,出口4818万美元,增长48.4%;进口707万美元,增长186.2%。

利用外资取得新成绩。全年新批外商投资企业数8个,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8064万美元,增长22.2%。全年实际引进市外资金26.8亿元,增长2.7%.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运输能力稳步提高。全年货物周转量(不含铁路)50568万吨公里,增长6.0%;其中,公路增长9%,水路增长5%。完成旅客周转量52714万人公里,增长5.0%。其中,公路增长5%,水路增长4.0%。

邮电通信业快速增长。全市邮电业务总量76142万元,比上年增长40.9%。其中,邮政业务总量7956万元,增长30.4%;电信业务总量68186万元,增长41.6%。

旅游业发展势头良好。全市共接待入境旅游者4.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2.9%;完成旅游外汇收入720万美元,增长24.1%;接待国内游客580万人次,增长14.4%;旅游总收入15.5亿元,增长31.4%。

八、金融和保险业

金融市场继续平稳运行。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44.23亿元,比年初增加20.53亿元。其中:企事业存款余额31.25亿元,比年初增加2.56亿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94.57亿元,比年初增加12.11亿元。金融机构贷款余额122.86亿元,比年初增加12.53亿元,同比多增7.74亿元,其中短期贷款余额为69.16亿元,比年初增加12.82亿元;中长期贷款37.61亿元。全年金融机构现金收入278.88亿元,比上年下降0.7%;金融机构现金支出271.14亿元,下降1.0%;收支相抵,净回笼货币7.74亿元,增长14.7%。

保险事业健康发展。全年保费收入2.96亿元,比上年下降3.4%。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0.75亿元,人身险保费收入2.21亿元。全年赔款和给付支出合计0.50亿元,增长1.0%。其中,财产险赔款0.43亿元,人身险给付0.07亿元。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市全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1017人,在校学生2740人;成人高等学校招生945人,在校学生2055人;普通高中招生9310人,增招405人,在校学生25187人;初中招生16037人,在校学生54524人,初中毛入学率104.26%;小学招生17479人,在校学生92139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99.7%;幼儿园在园幼儿19175人.

全市全年共获科技成果18项,获得各级科技奖29项,其中省级4项。全年专利申请数212项,专利授权数78项。科技队伍不断壮大,全市地方国有事业企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19308人.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市共有各类剧场、影剧院7个,艺术表演团2个,文化馆、群艺馆4个,公共图书馆4个,博物馆2个。全市广播电台1座,电视台1座,广播人口覆盖率93.17%,电视人口覆盖率95.46%。全市共出版报纸434万份。

年末全市共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78个(不包括个体机构),其中,医院32个,农村卫生院32个,疾控中心3个,卫生监督所1个,妇幼保健所、站4个,诊所、卫生保健所、医务室、护理部、村卫生室902个。各类卫生技术人员2911人,其中,执业医生1086人,注册护师932人。医院病床2522张。

在12届省运会上,获金牌45枚,银牌16枚,铜牌14枚。群众参与体育事业的积极性明显提高,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发展。

十一、人口和人民生活

人口自然增长率进一步下降。根据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统计,年末全市总人口为108.5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3万人。出生率为13.75‰,死亡率为6.01‰;自然增长率为7.74‰。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3968元,比上年增长9.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9648元,增长9.1%。全年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4352元,增长11.4%。

时光轴

RAG7
RAG信息RAG类型操作时间
鹰潭市统计局2006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的各项政策措施,开拓创新,扎实工作,经济呈现出又好又快的发展势头,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实现了年初确定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一、综合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发展。全年全市生产总值142.03亿元,比上年增长13.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8.27亿元,增长4.6%;第二产业增加值75.83亿元,增长18.9%;第三产业增加值47.93亿元,增长8.9%。人均生产总值13109元,比上年增加1657元。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4.2:49.4:36.4调整为12.9:53.4:33.7,第二产业比重首次突破50%,比上年提高4.0个百分点,二三一结构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工业成为推动经济快速增长的主导力量,农业基础地位更加巩固,现代服务业进一步发展。RAG-ES2024-09-10
财政收入高速增长。全年财政收入达19.64亿元,比上年增长36.0%。地方财政收入达8.54亿元,增长27.4%。市场物价总水平保持基本稳定。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升1.4%,升幅比上年回落0.9个百分点。二、农业农业生产形势良好。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0.59万公顷,比上年增加1260公顷。其中早稻4.30万公顷,增长1.8%;一季晚稻0.94万公顷,下降3.0%。全年粮食总产量56.06万吨,增长0.8%。其中早稻产量22.86万吨,增长2.9%;一季晚稻产量6.02万吨,下降6.0%。油料总产量1.69万吨,下降10.3%;甘蔗产量2.6万吨,增长3.4%;水果总产量3.23万吨,增长3.8%;茶叶产量274吨,增长3.0%。全年肉类总产量8.61万吨,增长2.0%。水产品总产量3.81万吨,增长14.5%。鲜蛋产量1.53万吨,增长1.10%。牛奶产量330吨,增长5.8%。全市农业总产值31.92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4.9%,农业商品产值21.66亿元,比上年增长6.7%。全市乡村劳动力39万人。农村用电量7315万度,比上年增长2.3%,农用化肥施用量(实物量)9.13万吨,下降3.9%。RAG-ES2024-09-10
三、工业和建筑业工业生产快速增长。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70.23亿元,增长20.8%。主要工业产品产量较快发展。电解铜44.34万吨,下降1.8%;发电量58.62亿千瓦小时,增长67.7%;硫酸109.22万吨,增长12.0%;铜材38.11万吨,增长47.5%;水泥104.25万吨,增长2.1%;水表322万只,增长10.5%;灯泡5141万只,增长25.0%。工业经济效益大幅提高。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率97.37%;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24亿元,比上年增长55.1%;实现利润66.32亿元,增长164.1%;实现利税88.80亿元,增长135.6%;亏损面为26.3%。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352.5%,比上年提高85.8个百分点。在21个工业行业大类中,有17个行业实现盈利,有色行业效益提高较快,对全市工业经济效益的提高拉动明显,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实现利润65.27亿元,增长1.6倍。RAG-ES2024-09-10
浏览 62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