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山遗址群
共 3137字,需浏览 7分钟
·
2024-05-24 12:08
历史沿革
距今五六千年间,一个在燕山以北、大凌河与西辽河上游流域活动的部落集团创造了一种农业文化,并留下了大量的遗址。
清三十二年至三十四年(1906—1908年),日本人三次进人境内开展野外考古调查,首次向世人披露了流域遗存的信息。
民国八年至十三年(1919—1924年),法国学者和也曾数次在赤峰地区进行调查。
民国十九年(1930年),先生对和红山嘴一带进行考古调查。
民国十九年至二十二年(1930—1933年),日本人牟田哲二等人在红山及其附近采集、收集文物标本,德永重康等人在红山前后搜集了一些遗物并发掘了几座石棺墓。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日本东亚考古学会对红山后遗址进行发掘。
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先生到赤峰地区进行考察。
1956年,、、先生等对红山文化遗存进行了野外调查和复查发掘。此后,有关红山遗址的调查、研究工作从未间断。
遗址特点
遗址群布局
红山遗址群
红山遗址群位于东北前后较平缓的台地上,西临。共发现有红山文化遗址500余处,规模大小不一,小型遗址仅有4000—5000平方米,较大的遗址可达3万—10万平方米,最大的遗址有2万—3万平方公里。
主要特点
,主体分布范围约112平方公里,是一处规模宏大的晚期中心性祭祀遗址,分布有石棺墓、女神庙、、大型祭祀平台等相关遗迹。
西台遗址,是一处保存较好的红山文化环壕,两道围壕连接成“凸”字形,将房址与环绕其内。
那斯台遗址,总面积约150万平方米,发现抹有白灰面的红山文化房址及围壕残段,应是一处高规格的红山文化中心性聚落。
文物遗存
房址
房屋多建筑在或上,为直壁长方形半地穴式建筑,居住面经过捶打,中央有瓢形,灶有斜坡。
墓葬
墓葬分为两类,一类为,数量占绝大多数;一类是小型的石棺墓。早期墓葬较少,以居多,主要有石器、,没有玉器。晚期的墓葬气势恢宏,大冢之下有很多排列有序的小,随葬玉器较多。
陶器
陶器主要是泥质和夹砂灰陶两类。泥质红陶质地较为坚硬,饰以,器形有、、等。夹砂灰陶质地较为疏松,饰以、附加堆纹等,其中以之字纹最常见,之字纹深腹筒形罐是典型器形。
石器
玉器
玉器材质较好,工艺精湛,种类十分丰富。材质多为,硬度较高,十分温润。制作工艺分为片雕、、圆雕等。器形有、双联璧、三联璧、马蹄形箍、、、玉龙、等。
价值意义
红山遗址群C形碧玉龙
红山遗址群的是中国最著名的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之一,在起源和早期社会发展进程中占据十分显著的位置,在与中原和东北诸多的交流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红山遗址群所发现的C形玉龙,是中国已发现的时代较早的龙的形象之一,被喻为“”,具有相当高的艺术价值。它不但成为红山文化的象征,而且对研究中华龙文化的起源具有重大意义。
红山遗址群所发现的红山文化,是富有生机和创造力的优秀文化,内涵十分丰富,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形成了极具特色的陶器装饰艺术和高度发展的制玉工艺,全面反映了中国北方地区特征和内涵。
保护措施
魏家窝铺遗址发掘航拍图
2017年1月1日,《赤峰市红山文化遗址群保护条例》正式实施。《赤峰市红山文化遗址群保护条例》中的保护对象包含的命名地红山文化遗址群和红山文化时期重要聚落遗址的。该条例对遗址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的建设项目依法审批制度、保护工程报批制度、考古活动报批制度都作出了规定,确立了红山文化遗址群保护责任明确的分级管理体制;明确了文物本体保护状况的监测制度和安全保护制度;明确了在遗址和禁止从事的活动,包括未经许可砍伐或者损坏树木、挖掘药材、采集动植物标本、种植危害文物本体的植物,擅自进行基本建设和有碍遗址环境风貌的工程建设等十一项禁止性行为,并根据的性质和危害程度,规定了相应的处罚,为红山文化遗址群的保护和管理提供了明确依据。
为了更好地保护文化遗产,赤峰市政府已将加入“申遗”名单。
红山文化
东山嘴遗址祭坛
红山的传说
传说,红山原本是青色的。在很久以前,有九个女儿,被红山的美妙风光所吸引,趁着西王母与约会之机,偷偷下凡,来到红山。仙女们在山上嬉戏,湖中畅游。后来被西王母知道了,便派下凡传旨,责令九个仙女立即回宫,但九个仙女不想回去。西王母一气之下,打翻了身边的胭脂盒,那红红的胭脂,飘飘扬扬洒落在山上,将青山变成了红色。西王母想,既然你们无情,我也无义,就让你们站在那里吧,随即经她一点化,九个姑娘变成了红山上的九个山头。
红山玉文化
红山文化晚期,玉器的种类和数量显著增多,技术取得飞跃性进步。线切割技术始自,在红山文化晚期依旧流行,技法更加娴熟,不仅用于玉料的切割,在制作斜口筒形玉器、曲面牌饰等器类上广泛使用。同时,红山文化晚期的玉雕匠人掌握了锯片状切割技术,器体扁薄、形体较大的勾云形玉器、等均采用锯片状切割技术进行加工。红山文化玉器上的钻孔比较普遍,有单面钻成的圆孔或自两面相对直钻而成的长孔,还有自两侧斜钻而成的洞孔,后者为最具代表性的钻孔方式。
牛河梁遗址玉凤
从造型题材看,红山文化玉器可以分为装饰类、工具或武器类、人物类、动物类、特殊题材类。装饰类玉器主要有玦、环、管、珠等。玉玦是和的典型器类,至红山文化中期依然流行;然而至红山文化晚期,耳部佩戴的习俗几乎消失。
红山文化特殊类玉器是为满足宗教典礼的特殊需求雕琢而成的,造型奇特,工艺复杂,寓意深刻,主要器类有勾云形玉器、斜口筒形玉器、璧、双联璧、三联璧等。动物类和特殊类玉器的大量雕琢和广泛使用,从出土数量和分布地域看,勾云形玉器、斜口筒形玉器和应为红山文化最具代表性的三种器类。玉人和具有独特的专属功能,属于红山文化晚期的王者用器。
旅游信息
旅游景点:红山文化专题博物馆(原)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