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资寺石佛造像
共 2641字,需浏览 6分钟
·
2024-05-24 10:42
历史沿革
据晋江东石人蔡永蒹著《西山杂志》载:“隋开皇九年(589年),开发夷洲(台湾),委工部尚书蔡祖德造卓望山马嘶塔,遂凿三世尊佛,造寺曰大石佛寺。”
据清乾隆间《重修西资寺纪德碑》载:西资寺“相传创始在隋唐间,今莫可考,而石壁所镌者,有宋绍兴戊辰年王圆、蔡婆养合出七十千文助架本殿。”
据清道光《晋江县志》载:“卓望大石佛寺,初建莫考,宋绍兴十八年明天顺三年修、后废、国朝乾隆二十八年里人陈起鸣起彬、以父廷凤遗命重建、又因父偕众原建朱子祠褊窄倾颓、就岩扩地兴建。”
宋绍兴十八年(1148年),西资寺有过一次修缮。
明天顺三年(1459年),重修,后废。
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由上冲乡(今上清)里人陈起鸣、陈起彬兄弟重建。道光二十年(1842年),里人蔡时赞重修。光绪元年至三年(1875~1877年),僧证馨往吕宋募金,偕里人重修。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华侨蔡本油重修,后因“七七事变”而停止,但大致完工。
1958年,金门炮战,西资岩略有损毁。
文化大革命期间,石佛与庙字均遭破毁。
1994年,蔡本油后裔捐资修缮,修补三尊石佛及两侧武士像,洗刷残存泥土金粉,还原古朴端庄神态。
建筑特点
西资寺石佛造像位于西资寺大雄宝殿内,殿内矗立“西方三圣”造像,雕于宋代,为高浮雕,均赤足立于莲座之上。阿弥陀佛居中,身高4.50米,宽1.62米,足下莲座高0.95米。左观音,右势至菩萨各高4米,足下莲座高0.76米。三者各相距0.75米。佛像前侧雕有两尊高2.7米的护法神将立像。势至菩萨右侧崖壁上有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陈起彬修建岩寺碑记一通。观音菩萨左侧崖壁上存两通残损崖刻,严重风化,字迹已无法辨认。寺庙东西连廊上有清乾隆至光绪重修碑记4方。
文物遗存
综述
西资寺石佛造像遗存包括摩崖造像五尊、崖刻题刻三通,以及附属文物碑刻四通。
摩崖造像
阿弥陀佛造像:造像居中,身高4.5米,宽1.62米。赤足立于莲座之上。佛像略前倾,背连山石,头顶螺髻,面部丰满,额中有吉祥痣,唇厚颐丰,垂耳至肩,神情深厚祥和。身着褶纹简练流畅的宽袖袈裟,祖露右胸,左手平胸,托物已毁,现为一朵小巧莲花。袒露的右手前垂,做援引世人之势。足下双层莲座,高0.95米,雕工工整秀丽。
观音菩萨造像:位于阿弥陀佛左旁,像高4米,头顶高髻,面椭圆,容貌端庄慈祥,耳垂有花饰。右手下垂,以拇指、无名指及小指夹宝瓶;左手当胸做弹指状。胸前挂璎珞宝串,衣袖连缀花边,雕缕精美。
势至菩萨造像:位于阿弥陀佛右旁,姿势衣着略同观音,神情稳重严肃,左手拈诀下垂,右手上举施说法印。势至与观音足下莲台略低,为0.76米。莲台下方镂刻海潮纹。三尊佛像佛头后均镌圆形佛光及云彩纹。
武士造像(左):像高2.7米,披甲顶盔,右手半垂握斧,左手于胸前握球。
武士造像(右):像高2.7米,披甲顶盔,双手于胸前握拳。
西资寺石佛造像
崖刻题刻
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陈起彬修建岩寺碑记:题刻位于左方武士身后,势至菩萨右旁的崖壁上,就崖壁凿出碑形。碑高257厘米,宽147厘米。碑文楷书,字径7厘米。为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里人陈起彬、陈起鸣秉承父志,捐银万元,修西资寺时自撰的碑记。
两通摩崖题刻均位于观音菩萨造像左侧崖壁上,因风化严重,现字迹已无法辨认,仅存碑形。
碑刻
《重修西资岩记》:位于西资寺左廊,碑首浮雕双龙护匾图案,匾中竖刻楷书“皇清”两字。碑刻为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都里浔美场官员蔡志铎撰书,记载西资岩修葺之事。
《重修西资岩纪德碑》:位于西资岩寺左廊。碑沿饰浮雕缠枝花纹;碑首浮雕双龙护匾图案,中竖刻隶书“皇清”两字。碑刻于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由武英殿纂修、进士范学洙撰文,举人杨卓园篆额,进士黄燮书写,记录西资岩沿革及里人陈起鸣、陈起彬重修西资寺始末。
《重修西资寺观记》:位于西资寺右廊,由右至左共三枚石板组成,记录清光绪三年(1878年)蔡德芳及各乡镇村民捐资重修西资寺之事。
《亿酉年僧证馨第三次再往吕宋提捐庆成芳名碑》:位于西资寺右廊,由上下两块石板组成。该碑立于清光绪十三年(1888年),记录了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捐资信众的村镇、人名及捐款数目。
碑刻
历史文化
西资寺
西资寺每年举行的宗教活动有9次,分别为初一到初十万佛大法会、二月十九观音菩萨生日、四月初八释迦牟尼佛生日、六月十九观音菩萨成道日、七月十三大势至菩萨生日、七月十九至二十二超度法会、七月三十地藏王菩萨生日、九月十九观音菩萨出家日、十一月十七日阿弥陀佛生日;另外,每月二十二为西资寺斋日。
文物价值
西资寺石佛造像是唐宋时期泉州海外交通贸易繁荣和佛教兴盛的重要标志。晋江地处泉州东南沿海,唐宋时期随着泉州海外交通贸易的繁荣,社会经济发达,而且佛教兴盛,享有“泉南佛国”之誉。因此,才有充裕的财力和虔诚的意愿来雕刻如此高大的佛教造像。于是,它们成为唐宋时期泉州海外交通贸易繁荣和佛教兴盛的重要标志。
西资寺石佛造像是福建省现存年代最早的大型宗教题刻造像,是研究晋江、泉州乃至福建佛教史的重要实物资料。石佛造像体魄高大,气势宏伟,形象逼真,雕工精致,充分显示出古代泉州石雕艺人的精湛技艺,具有教高的艺术价值,而且是研究泉州石雕史的重要实物资料。
保护措施
1985年,西资寺石佛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福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13年5月3日,西资寺石佛造像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以观音石雕为中心,东90米,西25米,南100米,北65米,面积16756平方米。
旅游信息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