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四墩遗址

共 2020字,需浏览 5分钟

 ·

2024-05-24 11:26

历史沿革

1976年,张四墩遗址于修水利时被发现。
1978年,怀宁县文物管理所对张四墩遗址试掘。
1980年初,安庆市博物馆多次前往调查、采集标本。同年安徽省博物馆对其进行了第2次试掘,发掘面积72平方米。
1997年9—10月,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北京大学考古学系对张四墩遗址进行了第3次试掘,发掘面积46平方米。

遗址特点

张四墩遗址周围为低平的田地,北部受湖水长期冲刷己崩塌毁损,西部现己改为大片水塘,中间为低平洼地,四周有土埂稍高,在东南、西南两面还保留有高2—6米、底宽20—40米、顶宽5—10米的土埂,土埂断续分为4个墩子形状,自西北角逆时针方向分别编为1、2、3、4号墩。西南一侧土埂的外围有宽20—50米的壕沟,而东南一侧土埂的局部和外围己被辟为耕地。土埂平面现呈三角形,但西北角部位向东北拐出,实际上应为一个东北—西南方向的梯形或近长方形城堡类遗迹。东南、西南面土埂残长约290米,西北面土埂残长约70米,东南一西北土埂外围间距约260米,内围间距约160米。遗址由4个土墩以及土墩环绕的中部低地组成,现存面积约2.1万平方米。根据地层堆积和出土器物分析,除第1层耕土层、第2层明清时期的文化层外,大致分为两个文化层,上层即第3、第4层,为商周时期文化层,下层即第5—8层,为新石器时代文化层。上文化层可细分为相连的两期,其中一期遗存为西周中晚期,二期遗存为西周晚期。下层文化可分为紧密衔接的一、二两期,但文化共性是要的,应视为同一文化前后衔接的两个发展阶段。

文物遗存

张四墩遗址的新石器时代遗存内涵比较复杂,其数量最多、形态变化丰富的篮纹罐型鼎、红陶长颈鬻、罐、甑、豆、各种杯等构成了其文化因素的主体。如鬻均为夹砂红陶,颈呈长管状,捏流或卷叶流,而一种短颈两侧带扉棱、类似两翼的鬻则是有本地特色的风格。
上文化层
上文化层出土遗物以陶器为主,其他有石器和少量的印纹陶、原始瓷、小件青铜器。陶器以夹砂陶为主,红陶、灰陶最常见,黑陶次之,褐陶很少。器表多为素面或饰细绳纹,少数饰附加堆纹、弦纹、方格纹和蓖纹。器类包括罐形鼎、鬲、罐、豆、觑、盆、碗、纺轮、网坠等。石器有铲、锛、凿、刀、有段锛、镞、锥等,石器小型化的特点突出,并发现了大量打制的石器毛坯。陶器群中最具时代特点的鬲、罐、带漏斗形附耳的瓶等器类在鄂东、赣北地区的遗址中也较为常见,但与中原的周文化存在一定的差别。
下文化层
下文化层发现的遗迹中,除有灰坑、灰沟外,还发现墓葬1座。M1为长方形竖穴浅坑墓,方向94度,残长160厘米、宽50厘米、深20厘米。墓内未见人骨,随葬陶甑和石斧各1件。出土遗物以陶器为主,完整者很少,分为夹砂、泥质和夹炭陶三类。夹砂陶多羼和细石英砂砾,夹炭陶则以稻壳为羼和物。陶器烧成温度高,陶色较纯,多为灰陶、黑陶、红褐陶,并有少量红陶和橙黄陶。陶器多经轮制成型,个别器物为捏制或盘筑。器表装饰简单,绝大多数陶器为素面,纹饰多见篮纹,并有少量的附加堆纹、刻画纹、弦纹、镂孔等。器类有罐形鼎、甑、瓮、罐、盆、豆、红陶长颈鬻、壶、高柄杯、圈足杯、觚形杯、圈足盘、碗等。石器均通体精磨,刃口锋利,器类有铲、锛、有段锛、凿、镞等。另外,部分灰坑中还发现半成品的石器,以镞、锛较为常见,皆为打制的毛坯,初具器型但未经磨光处理。

历史文化

张四墩类型文化
张四墩遗址下层文化反映的是一种多元性的文化。一方面,它继承了本地薛家岗文化的部分因素,自身具有鲜明的特征。另一方面,受到东部的良渚文化和西部江汉地区石家河文化,特别是北方大汶口文化的强烈影响。其年代大体相当于淮北地区的大汶口文化晚期、良渚文化晚期和石家河文化较早时期,晚于本地的薛家岗文化。总体上看,以张四墩下层文化为代表的一类文化遗存地方特征明显,有别于同期其他原始文化,是继薛家岗文化之后,分布在皖西南一带的又一支原始文化,可称为“张四墩类型文化”。张四墩类型文化在皖西南一带的分布较为广泛,遗址不下百处。其北界可越过大沙河流域到桐城北部,东界可扩至枞阳东部的陈瑶湖附近,南部情况不清楚,向西可达鄂东一带。

研究价值

张四墩遗址是张四墩类型文化的发现地和代表,对研究长江中下游地区史前文化面貌及文化交融有重要价值。

保护措施

1981年9月,张四墩遗址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13年3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张四墩遗址已落实了文物保护单位“四有”工作。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张四墩遗址位于安徽省安庆市宜秀区三义村。

交通信息

从安庆市出发经沪渝高速到达张四墩遗址。
浏览 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