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水寺摩崖造像
共 1889字,需浏览 4分钟
·
2024-05-24 11:40
历史沿革
据《绵阳县志》载宋文轸与表弟李益侯,仲侯同游开元寺记:“大观元年(1107年)冬与表弟都奉郎李益侯...观先辈郡守李同叔所建水阁院(即观碧水寺)。北崖正观时令狐文轨施造经像。极工致,叹其历会昌以来渐暗淡,遂醵金彩绘,焕然生色。”五号龛现残存的鎏金涂彩痕迹,与《县志》中载宋代题记“醵金彩绘”相符,从而证实为唐代造像。
2008年,汶川地震后,绵阳市政府对碧水寺进行了相应的保护与维修。
建筑特点
碧水寺摩崖造像分布在寺内凸出的巨石上,巨石东西长约10米,南北宽约8米,高约2.3米,壁面共有佛教造像18龛,其中南壁二龛,即1号、2号龛,西壁16龛,即3至18号龛。另有金刚经一方。龛皆为圆拱形,龛内造像大多为三尊或五尊。因年代久远,大部分造像风化剥蚀严重,面貌不清,仅1、4、5、16号龛和金刚经保存较为完好。
碧水寺摩崖造像
主要建筑
1号龛
1号龛,位于南壁左端。龛高盒高1.44米,宽1.66米,造像五尊,为一佛、二菩萨、二弟子。佛为阿弥陀佛,坐于方座上,高1.08米,头饰螺髻,双耳环垂肩,面容丰满,神态安详,嘴角略带笑意。穿斜襟衫,袒右胸,腰系带,外穿通肩大袍。右手断,手印不明,左手平放于膝上。佛右侧为观音,头戴冠,自肩部垂下的璎珞交叉于腹前;右臂上举尘尾,左手持净瓶。佛左侧为大势至,形同观音,唯右手下垂,执一物。以上三像近似圆雕。至于二弟子则皆为浮雕,右者袖手;左者拱手。
4号龛
4号龛,位于西壁左侧,高0.97米,宽0.71米。分造像和基座两部分。造像五尊,为一佛、二菩萨、二弟子。主像为阿弥陀佛,高0.40米,结跏趺坐于仰瓣莲座上,头后刻宝珠光,头有螺髻,耳环垂肩,袒右胸,身穿通肩大袍,右手施无畏印,左手放于膝上,握牟尼珠。佛左侧立大势至,高0.42米,头戴冠,左手上举一物,右手握一物放于腰际,璎珞满布其身,余者不清;佛右侧立观音,高0.44米,头戴冠,耳饰环垂肩,袒胸,璎珞自肩部下垂于大腿,左手持净瓶,右手残缺。二弟子分别立于观音、大势至佛之间,一两耳垂肩,穿通肩袈裟,拱手;另一为袖手。佛座下为须弥座,须弥座两旁刻卷草纹饰,上托两莲瓣,分别立观音和大势至;须弥座两旁刻有雄狮各一尊。
5号龛
5号龛,高1.75米,宽1.52米,是碧水寺摩崖造像中龛最大、造像数目最多的,龛内造像共四十四尊,分主像、群像两部分。主像为一佛、二菩萨共三尊。佛居中结跏趺坐于仰莲座上,高0.57米,头有螺髻,面目风化不清,其后有车轮形背光。佛左右立胁侍菩萨:右者头顶因风化截掉一部分,头后有轮光,残高0.45米,面目依稀可辨,神态安详,袒胸露腹,下着长裙,右手残缺,左手执拐杖,赤足立于莲台。左者头部残缺,高0.5米,头后有轮光,戴臂钏,右手执长串佛珠。群像四十一尊,分六层布置,群像从上至下,一层十尊,二层四尊,三层六尊,四层八尊,五层八尊,六层残存五尊。龛底部少数几尊造像为泥塑,大概是后世因其风化脱落而补塑。该龛造像众多,神态生动,姿势各异,或立、或坐、或交足、或结跏,多数戴有臂钏。龛楣刻有璎珞、莲花的垂幔天盖,并残存鎏金痕迹。
16号龛
16号龛,高0.92米,宽0.68米,进深0.15米,造像五尊,为一佛、二菩萨、二弟子。立像为阿弥陀佛,结跏趺坐于莲台,头后刻宝珠光,头着螺髻,外着通肩大袍,腰系带。右手残,左手放于膝,左右二胁侍头后刻宝珠光,胸前满饰璎珞。二弟子皆光头,头后刻轮光,着广袖通肩袈裟。
金刚经
金刚经位于5号龛右侧,为长方形壁面,高1.24米,宽2.7米,其上刻有线格,格内为金刚经文,楷书,全文约四千余字。《绵阳县志》称谓:“金刚经十二品”。整部经刻字体方整,部分漫漶不清。
文物价值
碧水寺摩崖造像内容丰富而精美,保存相对较好,具有明显的唐初长安风格,残存宋代大观年间重妆色彩,是四川地区重要的唐代初期摩崖造像之一,也是研究唐初宗教和西域画风在中原、四川流行的重要资料。
保护措施
1991年4月,碧水寺摩崖造像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13年5月3日,碧水寺摩崖造像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