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市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联合创作 · 2015-01-01 00:00

益阳市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5年,面对国内外复杂形势和一系列重大挑战,全市上下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委一系列工作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强力推进大会战、大整治、大帮扶、大招商、大拆迁五大重点工作,攻坚克难,奋力拼搏,实现了经济的平稳增长和社会大局的和谐稳定,为“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综  合

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 初步核算,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 )1354.41亿元,比上年增长8.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251.41亿元,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570.31亿元,增长6.9%;第三产业增加值532.69亿元,增长12.2%。第一、二、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8.1%、36.0%和56.0%。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 30776元,折合4739美元,增长7.9%。全市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8.7:44.1:37.2调整为18.6:42.1:39.3,三产业比重提高2.1个百分点。

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取得新进展。工业保持较快增长,全部工业增加值增长6.8%,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1.8%,推动经济增长2.7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38.0%。农产品加工业全年实现销售收入740亿元,利润总额35亿元。全市有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家,省级龙头企业40个,市级龙头企业305家。农民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到2902个,新增733个。城市创建全面推进,城镇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创建国家交通管理模范城市工作顺利推进。2015年城市化率为46.39%,比上年提高1.63个百分点。

市场物价小幅上涨。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1.8%。八大类消费价格呈现“六升两降”,其中食品类上涨3.3%;衣着类上涨3.4%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上涨2.0%;娱乐教育用品及服务类上涨2.4%;烟酒类上涨1.8%;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上涨1.5%;而交通和通信类下降1.1%;居住类下降0.7%。

节能减排成效明显。全市把节能减排作为转方式、调结构、惠民生、促发展的工作重点,严格落实节能减排责任制,坚决淘汰钢铁、水泥、造纸等行业的落后产能,从源头遏制“两高”行业盲目扩张和低水平重复建设。全市规模工业能源消费总量342.21万吨标准煤,比上年下降 5.3%,单位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比上年下降11.6 %。

安全生产形势平稳。全年生产经营性安全事故154起,比上年减少27起;其中死亡人数24人,比上年增加3人;亿元生产总值生产经营性伤亡事故死亡人数0.018人,比上年增加0.001人。工矿商贸企业从业人员十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0.78人,道路交通万车死亡人数1.1人,煤矿百万吨事故死亡人数0人。

财政收支稳步增长。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4.61亿元,比上年增长10.2%,增速与全省平均水平持平。其中地方收入68.58亿元,比上年增长15.4%;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71.53亿元,增长14.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75.28亿元,税收占比为72.0%。

二、农  业

农业经济持续增长。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为410.45亿元,比上年增长4%,增速比全省平均水平高0.3个百分点,连续4年增速领跑全省。

粮食生产成效明显。全市粮食种植面积427.04千公顷,比上年增长0.7%;总产量250.08万吨,增长1.9%。粮食规模经营水平不断提高。全市粮食规模生产经营30亩以上种粮大户17195户,流转土地面积97.9千公顷,分别比上年增加2140户和13.73千公顷,规模经营水平全省第一。赫山区、沅江市、南县和资阳区被授予全省粮食生产先进县。

经济作物结构变化。棉花因受国家收储政策和价格下跌双重影响,种植面积23.95千公顷,产量3.97万吨,分别下降31.7%和31.8%。除棉花和苎麻外,其他主要经济作物的面积和产量均有所增长,油料143.23千公顷,增长0.8%,产量25.15万吨,增长5.1%;蔬菜115.91千公顷,增长1.5%,产量379.2万吨,增长7.8%;药材5.41千公顷,增长82.2%,产量3.98万吨,增长17.7%。茶园面积26.94千公顷,增长8.6%,茶叶产量7.43万吨,增长16.2%。

养殖生产健康发展。全市创建国家级畜禽标准化示范场10个,新增1个,省级畜禽标准化示范场30个,新增6个;创建部级水产健康养殖场36个,新增3个。申报国家级、省级休闲渔业示范基地10个,新增2个。全年出栏生猪489.62万头,下降2%;出栏牛20.97万头,增长5.6%,水产品产量39.44万吨,增长8%。

现代林业稳步推进。全市纯林产值13.66亿元,比上年增长0.6%,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为3.3%。涉林产业总产值263亿元,增长15.2%。全市森林覆盖率为54%。

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全年水利建设总投入22.66亿元,完成206座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有效灌溉面积236.63千公顷,比上年增加4.97千公顷。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505万千瓦,比上年增加18万千瓦。农业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达68.5%,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其中水稻生产耕、种、收全程机械化水平达76%,提高1个百分点。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持续稳定增长。全市全部工业增加值514.3亿元,比上年增长6.8%,全市946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7.1%。规模工业中轻工业增加值增长7.5%,重工业增加值增长6.8%;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7.7%,增速比全市平均水平高0.6个百分点;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增长4.1%,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的17.5%,占比下降1.5个百分点;非公有制工业增加值增长7.5%,比全市平均水平高0.4个百分点;九大主要行业增加值增长7.8%;市级以上园区规模工业企业493家,增加值增长10.2%。

2011年-2015年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速

多数产品产量同比增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生产饲料113.9万吨,增长27.3%;精制茶12.9万吨,增长22.5%;纱17.6万吨,增长11.4%;钢材45.4万吨,增长1.8%;民用钢质船舶40.2万载重吨,增长25.4%;锑品4.2万吨,增长3.4%;机械化农业及园艺机具8.2万台,增长10.2%;起重机5.1万吨,增长39.8%;电子元件290.0亿只,下降2.2%。

工业经济效益不断提升。全市规模工业经济综合效益指数336.7%,比上年提高8.5个百分点。主营业务收入1942.7亿元,增长8.5%;实现利润67.0亿元,增长12.6%,其中九大主要行业实现利润57.3亿元,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的85.5%。

建筑业发展较快。全市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96家,全年实现产值201.1亿元,比上年增长17.9%。建筑业增加值57.55亿元,比上年增长8.2%;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112.8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2.5%,建筑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27.5万元/人,比上年增长6.6%。

四、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较快增长。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23.80元,比上年增长18.7%。

投资结构调整明显。从三次产业来看,一、二、三产业分别完成投资24.21亿元、696.89亿元和502.70亿元,三次产业投资比重由上年2.4:55.6:42.1调整为2.0:56.9:41.1。

工业投资增长迅速。全市工业投资依然强劲,完成工业投资692.88亿元,增长20.6%;其中工业技改投资455.62亿元,增长24.8%。

十二大振兴产业占比较大。全年完成十二大振兴产业投资483.93亿元,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39.5%,高于全省平均水平4.5个百分点。

基础设施和生态环保投资增幅较快。全年完成基础设施投296.63亿元,比上年增长24%;生态环保投资32.14亿元,增长19.5%。

项目建设扎实推进。G319益阳南线高速公路、海吉星农产品基地一期建设、津湘药业年产2万吨精加工中药饮片生产线、科力远镍锌动力电池研发生产基地、S317资北干线资阳区茈湖口至桃江花园台公路改建工程等项目投产。湖南益阳康雅医院项目建设、益阳市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北峰山竹产业园项目建设、安化南区开发基础设施、惠普IT服务外包及3D动漫项目商务区等大项目投资进度较快。

房地产投资继续增长。全市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03.90亿元,比上年增长2.7%。其中住宅投资71.76亿元,同比下降2.7%。施工面积1214.21万平方米,与上年持平。商品房屋销售面积315.64万平方米,增长1.1%。

五、国内贸易

消费市场繁荣活跃。2015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73.9亿元,增长12.1%。分地域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461.4亿元,乡村零售额112.5亿元,分别增长11.9%和12.6%。分行业看,批发业零售额63.4亿元,增长11.9%;零售业零售额381.6亿元,增长11.8%;住宿业零售额26.7亿元,增长12.7%;餐饮业零售额102.2亿元,增长12.8%。全市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企业零售额204.1亿元,增长15.4%,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35.6%。

六、对外经济和旅游

对外贸易出现上升。2015年,全市进出口总额60527万美元,同比增长4.04%。其中出口51719万美元,增长-2.33%;进口8808万美元,增长68.54%。一般贸易进出口额46524万美元,下降2.82%,占我市同期进出口总额78.86%;加工贸易进出口额8469万美元,下降17.16%,其他贸易进出口5534万美元,同比增长6601.95%。

2011-2015年益阳市进出口总额

招商引资取得新成绩。全年实际引进内资形成固定资产376.08亿元。全年新批外商直接投资项目7个,直接利用外资2.21亿美元,增长6.3%。

旅游业加快发展。全年旅游总收入177.8亿元,增长10.8%;接待国内外旅游者2794万人次,增长10.1%。大通湖锦大渔村生态风景区成功创建国家3A级景区,会龙山佛教文化公园启动国家4A级景区创建。

七、交通和邮电

交通运输业稳步发展。全年全社会货物周转量244.19亿吨公里,增长12%;旅客周转量47.16亿人公里,下降5.7%。年末民用车辆拥有量66.02万辆,比上年增长9.2%,其中汽车26.53万辆,增长18%。私人汽车24.55万辆,增长19.4%。

邮电通信业继续发展。全市邮政行业完成业务总量4.41亿元,比上年增长28.3%;完成快递业务收入1.22亿元,增长72.5%。从业务量看,函件253.39万件,下降30.3%;包裹4.64万件,下降35%;快递1501.67万件,增长94.9%。年末全市固定电话用户32.6万户,移动电话用户271.82万户,固定电话普及率下降至7.4部/百人,移动电话普及率上升至61.6部/百人。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41.7万户。

八、金融和保险

金融运行平稳。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363.73亿元,比年初增加189.08亿元。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616.9亿元,比年初增加59.29亿元。其中短期贷款余额231.84亿元,比年初增加18.29亿元;中长期贷款余额382.17亿元,比年初增加44.68亿元。分类看,工业贷款余额122.89亿元,增加1.83亿元;涉农贷款余额345.97亿元,新增45.52亿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963.25亿元,比年初增加124.49亿元。证券业交易量大幅增长,全年股票交易额3108.03亿元,比上年增长288.5%。

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

保险业稳步发展。年末全市共有保险公司32家,其中寿险19家,产险13家。全年保费收入39.84亿元,增长20.8%。其中:寿险27.20亿元,比上年增长20.3%;产险12.63亿元,增长21.7%。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事业进一步发展。2015年,全市共争取各类科技计划项目65项,其中:国家级项目8项,省级项目57项,共获得项目资金2738万元,共有30项成果获市科技进步奖,5项成果获省科技进步奖,其中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技术市场成交活跃,认定登记的技术合同90份,合同金额2.07亿元。全市高新技术产品生产企业208家,实现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231.4亿元,增长21.3%。

教育事业取得新成绩。2015年,全市有各级各类学校1415所,其中:幼儿园740所,小学420所,初中194所,特殊教育学校4所,普通高中33所,中等职业类学校24所;在校学生567199人,其中:幼儿园117327人,特校学生352人,小学240346人,初中109926人,普通高中59891人,中等职业类学校39357人;全市有中小学教职工61478人,其中在职41652人。高考一、二、三本录取2272人、4689人和1385人,本科三批以上录取率为46.45%。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艺术事业繁荣发展。2015年,成功举办全市第四届花鼓戏汇演、第二届中国花鼓戏明星戏迷益阳大联欢,组织了小演员培训班、政府购买演出、增印《中国花鼓戏》杂志等活动,《湖南日报》专版专题报道了万人空巷观看汇演的盛况;全市累计建成乡镇综合文化站88个、文化信息资源共享行政村基层网点1664个、农家书屋1793家;开展“益阳花鼓大戏台?演艺惠民”送戏下乡演出共331场;放映农村公益电影24073场、周末广场电影1020场;完成省定4个区县(市)1104个行政村的“村村响”工程建设任务;新建全民健身路径工程53套、农民体育健身工程266个;开展“书香湖南·银城书香节”活动,举办85场阅读分享会、10场书香湖南大讲堂和50场专题讲座,建成市级漂流点55个、区县和村级漂流点1783个;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机制,出台益阳市《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市图书馆新馆和市群艺馆新馆已纳入市文化艺术中心统筹建设;我市已成功申报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兔子山古遗址、羊舞岭古窑址、石码头历史街区,列入国家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规划;承办2015年度万里茶道申遗工作推进会,筛选11个点作为益阳段申遗遗产点。市博物馆入选全国首批“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引导社会力量兴建20多家博物馆和陈列展示馆,初步构建起地方特色鲜明的文博体系。新增市级非遗保护名录项目11项。开展违规设置频道频率、非法接收卫星电视、违规插播广告等专项整治,确保了广电播出安全和正确舆论导向。

卫生事业不断发展。2015年全市共争取项目110个,总投资18510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投资9950万元,地方自筹8560万元。全市卡介苗等“五苗”全程接种率达99.72%。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零”发生。血吸虫病防治通过国家传播控制达标验收。新增了重症医学等4个市级医疗质控中心。切实做好无偿献血工作,临床用血100%来自无偿献血。卫生应急能力提高,紧急医疗救援取得实效。孕产妇死亡率为7.42/10万,同比下降21.72%。医疗服务量较快增长。2015年,全市总诊疗人次1309.9万人次,人均就诊2.97次,医疗机构床位使用率达83.8%。

体育事业有新成就。成功举办2015年全市大众运动会暨全民健身展示活动,并得到国家体育总局的宣传推广。益阳籍选手谌利军再次夺得世界举重锦标赛冠军,成为我省夺取2016年巴西奥运会金牌的重要人选。田卿、包宜鑫夺得苏迪曼杯团体冠军。接纳缅甸、马拉维和巴西等国家在我市的体育培训,扩大了益阳体育事业的知名度。高度重视体彩销售工作,全年实现销售收入1.49亿元,同比增长138%。

十一、人口和环境保护

人口计生工作卓有成效。2015年认真落实“两扶”制度,对国家、省统一部署的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实行奖励扶助,对计划生育家庭实行特别扶助,严格按照入户调查、群众座谈、县乡村三级公示、县级核查、市级督查的程序,严把政策确认关。全年确认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对象21064人,其中新增4072人,退出552人;确认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对象2681人,其中新增494人,退出72人。进一步推进人口文化建设,积极倡导婚育新风,多措并举推进出生缺陷干预工作,出生人口素质得到提高。

环境保护工作进一步加强。2015年全市共投入资金4.26亿元,完成污染治理项目64个,其中重金属污染防治项目4个,湖泊治理项目8个,建成环保20设施台(套)。全市国控重点污染源工业企业主要污染物排放达标率为97%,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铅完成年度减排目标任务。全市共检查企业2555多家次,重点排查了涉铅、镉、砷、铬和锑等企业25家次,共整改工业企业692家。全年资江干流益阳段地表水5个监测断面全部达到或优于Ⅲ类水质标准,饮用水源地水质监测达标率为100%,中心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保持在78.9%;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18个、申报创建省级生态乡镇17个,共完成减排项目65个。

十二、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进一步加强。2015年城镇新增就业35544人,“零就业”家庭动态就业援助率为100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年末参保 59.13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18554 人,就业困难对象再就业 5200 人;扶持创业 43316 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3%以内。养老保险新增参保7800人,失业保险新增参保1.49万人。

年末全市公安户籍总人口 480.82万人,常住人口441.02万人。人口出生率12.08‰,死亡率5.83‰,人口自然增长率6.25‰。

居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据抽样调查显示,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711元,比上年增长9.5%。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571元,增长9.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344元,增长9.2%。2015年全体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支出12959元。其中,文化娱乐服务消费支出561元,占消费支出的4.3 %。人均住房使用面积53平方米,恩格尔系数为33.5 %,基尼系数为0.34。

注:1.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2015

时光轴

RAG22
RAG信息RAG类型操作时间
益阳市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5年,面对国内外复杂形势和一系列重大挑战,全市上下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委一系列工作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强力推进大会战、大整治、大帮扶、大招商、大拆迁五大重点工作,攻坚克难,奋力拼搏,实现了经济的平稳增长和社会大局的和谐稳定,为“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一、综  合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 初步核算,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 )1354.41亿元,比上年增长8.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251.41亿元,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570.31亿元,增长6.9%;第三产业增加值532.69亿元,增长12.2%。第一、二、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8.1%、36.0%和56.0%。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 30776元,折合4739美元,增长7.9%。全市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8.7:44.1:37.2调整为18.6:42.1:39.3,三产业比重提高2.1个百分点。RAG-ES2024-09-11
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取得新进展。工业保持较快增长,全部工业增加值增长6.8%,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1.8%,推动经济增长2.7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38.0%。农产品加工业全年实现销售收入740亿元,利润总额35亿元。全市有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家,省级龙头企业40个,市级龙头企业305家。农民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到2902个,新增733个。城市创建全面推进,城镇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创建国家交通管理模范城市工作顺利推进。2015年城市化率为46.39%,比上年提高1.63个百分点。RAG-ES2024-09-11
市场物价小幅上涨。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1.8%。八大类消费价格呈现“六升两降”,其中食品类上涨3.3%;衣着类上涨3.4%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上涨2.0%;娱乐教育用品及服务类上涨2.4%;烟酒类上涨1.8%;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上涨1.5%;而交通和通信类下降1.1%;居住类下降0.7%。节能减排成效明显。全市把节能减排作为转方式、调结构、惠民生、促发展的工作重点,严格落实节能减排责任制,坚决淘汰钢铁、水泥、造纸等行业的落后产能,从源头遏制“两高”行业盲目扩张和低水平重复建设。全市规模工业能源消费总量342.21万吨标准煤,比上年下降 5.3%,单位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比上年下降11.6 %。安全生产形势平稳。全年生产经营性安全事故154起,比上年减少27起;其中死亡人数24人,比上年增加3人;亿元生产总值生产经营性伤亡事故死亡人数0.018人,比上年增加0.001人。工矿商贸企业从业人员十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0.78人,道路交通万车死亡人数1.1人,煤矿百万吨事故死亡人数0人。RAG-ES2024-09-11
浏览 56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