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佛崖造像

千佛崖造像

共 2947字,需浏览 6分钟

 ·

-0001-11-30 00:00

历史沿革

初唐佛教明珠
千佛崖造像
千佛崖造像区高数十米,长60多米,现存佛像240多尊,造像题记46则,是唐初60余年内贵族、宅民、僧侣等为父母、兄妹、儿女“祈福”而造。造像中大多面相半圆适宜,眉清目秀。造型构思之巧,雕刻刀法之精,艺术造诣之高,为古今人士所称道。
唐至明代石窟造像
中国唐至明代佛教石窟造像,在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柳埠镇东北约1.5公里白虎山东麓。白虎山为石灰岩,高约60米。造像分布在山的东侧陡峭崖面上,南北长约64米,共有窟龛140余个,造像210余尊。始凿于唐,宋、元、明各代有零星刻凿,以唐代初期造像为主。1988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造像可分为3组。北部一组仅有大窟2个;南部一组大小窟龛罗列,造像多而集中,有大窟3个;中部一组均为小龛,大都是一龛一佛,少数一龛二佛,个别小龛一佛二菩萨。大窟平面呈不规则半圆形,窟门圆拱形,高1.4~2.9米,内雕2米以上大佛,共7尊,均作结跏趺坐状,高螺髻,面形俊秀,或一手横放于腹前,一手弯曲,作“”;或双手平叠于腹前,作禅定印。内着轻薄的“僧支”,腰间系带,外着通肩式大衣。各窟内壁均雕小龛(图1[])。中部刘玄意造像,龛门长方形,门高0.8米,宽0.48米,门外右雕狮子,左雕力士像。主佛面容较瘦,双腿下垂,倚坐于束腰莲座上,左手垂放膝上,右臂上曲作“施无畏印”。门外刻有刘玄意造像题记。佛像绝大部分面形丰满秀丽,衣纹线条流畅。雕刻技法圆刀、平刀兼具,刀法犀利,具有明显唐代风格。
造像铭记46处,有确切纪年的10余处,其中有唐武德、贞观、显庆、永淳和文明等。造像者大都是皇室、贵族、官吏和僧侣。铭记或刻于龛门外,或刻于佛旁。
朗公寺遗址
山下原为十六国时期名僧竺僧朗创建的朗公寺,隋开皇三年(583)改称神通寺,今存遗址。遗址中部的龙虎塔通高10.8米,平面方形,底边长4.25米。基座为石砌三重须弥座,束腰部位雕有壶门。塔身由4块巨石构筑,四面券门外雕龙、虎、力士、菩萨、飞天、乐舞等及卷云纹饰。门内方形塔心柱,每面雕坐佛一尊,周饰飞天、火焰、垂帐、莲花。顶部宋代砖砌,重檐,上面是由覆钵、相轮组成的塔刹。
九塔寺故址内的九顶塔
九顶塔位于千佛崖东南约5公里灵鹫山南麓九塔寺故址内(图2[])。因顶部建9座小塔,故名。砖筑单层,平面八角形。通高13.3米,塔身下部青砖粗砌,腰线以上磨砖精砌,每面均微内凹。塔檐叠涩挑出17层,再内收16层构成台座形式。其上9座小塔均为方形,各3级,居中的一座高5.35米,门南向;其余的小塔分别围绕于周边,各高2.84米,门向八方。
1962年修复九顶塔塔顶。1964年修复龙虎塔,同年成立了历城区四门塔文物保护管理所。1965年于造像崖面前增设铁栏围护。1983年进行了险石排除、悬石支顶和恢复部分窟檐等加固保护工程。

主要建筑

长公主造像
千佛崖造像
最南端第一窟凿刻於唐高宗显庆二年(657年),是南平公主为其父太宗李世民祈福而刻,佛像清秀安详,衣纹细密流畅。南平公主是唐太宗李世民的三女,高宗李治的姐姐,按照惯例,皇帝的姐姐应称为“长公主”,南平长公主的第二任丈夫刘玄(元)意时任齐州(今济南)刺史,造像高约1米,题记在龕东壁中间位置。
赵王李福造像
千佛崖造像
北部造像稀疏,最北端是两座大窟,南侧一窟内有两尊大佛,是显庆三年(658年)李世民第十三子赵王李福所造,两尊大佛一尊高2.8米,另一尊高2.65米,两尊佛像通体涂金,结跏趺坐,双手禅定,衣纹褶皱富於节奏变化,质地轻薄,紧贴身上,螺发肉髻,面型丰肥,两耳下垂,形态圆满、面部慈祥、恬静,眉眼修长,眼中间现着智慧的光芒。嘴角略上翘,带着一种醉人的微笑,令人敬而不俱,造成了一种和谐的艺术效果,具有高度的艺术感染力,令人叹为观止。窟内还雕有佛像19尊,有刘操、王元亮等题记。中间石柱上为永淳二年(682年)史同、王方等百馀人所造。
驸马刘玄意造像
千佛崖造像
刘玄意,滑州胙城(今河南延津)人,为南平公主的二婚驸马。刘玄意造像,在千佛崖中略南方位,窟龕呈方形,高80公分,宽50公分,内雕造像高70公分,体型丰满,垂足而坐,一手施禅定,一手施说法印。造像记刻於龕壁东侧,并装饰竹节明门楣图案,另有力士像。
僧明德造像
千佛崖造像
南平公主造像窟往北依次有二窟,一窟是唐显庆二年(658年)僧明德开凿,大佛面容丰满圆润。另一窟开凿於唐贞观十八年(644年),亦为僧明德所造,窟中有两尊大佛,大佛脸型上广下收,端庄可亲,窟中也有小佛龕数处。周边杂有若干小窟和佛龕,造像大小不一,错落有致,疏密不等,是千佛崖造像最丰富多彩之处。
群雕造像
千佛崖中部有一区域是排列比较整齐的群体造像,大小均匀,计36尊。据记载因久旱不雨,村民百姓求雨得应,於是共同捐资造像,以示感恩上天。
造像记
关於造像记的记载,《岱览》中记载有唐造像记二十刻,《泰山志》亦为二十种,《寰宇访碑录》也是二十种,《山左金石志》记载十八种,《山左访碑录》记载十八种,《历城县志》(乾隆版)记载有二十种,《济南金石志》(道光)记载有十九种,大部录取唐时,实唐後各代至明均有题记上石,根据考古部门的集中普查,现有题记21则,其中有9则有明确纪年。
1.梁师陟造像记:梁师陟为女金光、女裕儿、外甥男婆庐,各为敬造像一躯,普及法界,咸同斯福。
2.大唐显庆三年行青州刺史清信佛弟子赵王福为太宗文皇帝敬造弥陀像一躯,愿四夷顺命,家国安宁,法界众生,普登佛道。
3.像主刘操亡妹顺妃供养
4.像主前旅师上骑都尉刘君操供养
5.陵感敬造弥陀像一躯
6.嘉靖三十七年四月十五日重修圣像,僧人定香
7.大唐显庆二年僧明德敬造
8.像主王元亮被蛊魅得恙,造像设斋,愿合家平安,法界众生,咸同斯福。
9.恭礼圣像,张直方题
10.清信女段婆为亡父母敬造一躯
11.大唐武德二年□门沙栋厥年七十……
12.大唐贞观十八年,僧明德知风竹难倚,造石像两躯,瞻颜祀祷。
13.显庆二年,南平长公主为太宗文皇帝经造像一躯。
14.大唐显庆三年九月十五日,齐州刺史上柱国驸马都尉渝国公刘元意,敬造像供养。
15.元毛德供养,德妻田供养。
16.李树生敬造像一躯。
17.高道卯为比丘尼真海沙弥,感师敬造像一铺,普及法界众生,咸同斯福,
18.像主周世轨为父母敬造。
19.文明元年四月,赵旰妻为亡父母敬造佛像一躯。
20.永淳二年六月内为天灾旱测,近诸村史同、王方百馀人等於朗和尚广所祈请,虽蒙甘泽,发心设斋,造像造经。
千佛崖造像
21.像主章邱令王怀贤妻邓,经造像两躯。
浏览 4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