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拱寺石窟
石拱寺石窟
共 1198字,需浏览 3分钟
·
2024-05-24 11:55
历史沿革
石拱寺石窟始凿于北魏晚期(386年至534年),并在西魏、隋代续凿。
石拱寺石窟经明年间(1522年至1566年)“敕旨火化”和清年间(1862年至1875年)回族起事的破坏。
遗址特点
石拱寺石窟开凿在村庄以北山梁处的崖面之上,坐北朝南,下离山底的村社距离100米左右。石窟东西长120米,距离地表高5至10米,现存有14个窟龛,造像皆为石雕,总数超过250尊。
文物遗存
历史文化
相关人物
石拱寺石窟的开凿与北魏晚期的政治局势有关。北魏泾州刺史分别于永平二年(509年)和永平三年开凿了和。永平三年(510年)五月,胡太后在泾州临泾县(今平凉市泾川县)生下孝明帝元诩,“母以子贵”,延昌四年(515年),北魏宣武帝去世后,因孝明帝年幼,由胡太后临朝听政,胡太后掌握朝中大权,垂帘听政。胡太后本人信佛,在洛阳修建。石拱寺地处华亭市,北魏时为平凉郡治,隶属泾州,石拱寺的建立与奚康生、胡太后有联系。
学术研究
华亭石拱寺石窟自从被发现后,有过零星的报道和资料的发表,但却没有系统的考古调查。2007年在《敦煌研究》 第3期发表《甘肃华亭石拱寺石窟调查简报》一文,首次对其进行系统的考古调查。
梁宗王在2022年《》18期发表《甘肃省华亭市石拱寺石窟述略》一文,详细讲解了石窟全貌。
研究价值
历史价值
石拱寺石窟开凿时代早,延续时间长,内容丰富,与麦积山石窟相呼应,是丝绸之路佛教艺术文化线路中东段的重要节点,是北朝时期陇山周围佛教及历史、交通等方面的珍贵材料。
石拱寺石窟的历史沿革反映了北朝时期佛教在陇东地区的兴盛。石窟的创凿正值佛教在中国广泛传播的时期,尤其是在北魏孝文帝推行汉化改革后,佛教更是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石拱寺石窟作为这一时期的代表性建筑,其规模、布局和造像艺术都体现了当时佛教文化的繁荣。
艺术价值
石拱寺石窟的造像艺术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现存有14个窟龛,造像皆为石雕,总数超过250尊。特别是北朝时期的洞窟多三壁三龛窟,造像分圆雕和浮雕两种,题材广泛,包括三世佛、菩萨、弟子、飞天、力士、供养人等,这些都展现了北朝时期佛教艺术的丰富多样性。
保护措施
文保级别
1965年,石拱寺石窟被甘肃省文物专家确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1981年9月,石拱寺石窟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13年3月,石拱寺石窟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修复
2002年5月,建立了上关石拱寺石窟文物管护所,确定专人看管。
1984年至2008年,相关部门投入40多万元,修建了石拱寺石窟管理用房、护坡围墙、洞窟栈道,并对石窟崖体进行“抢救性”加固维修等,基本改善了部分保护条件。
旅游信息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