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寺石窟
共 1906字,需浏览 4分钟
·
2024-05-24 09:57
历史沿革
慈善寺石窟开凿于隋仁寿年间。
唐高宗永徽四年(654年),又大规模续建。
1982年,结合清淤工程对慈善寺石窟进行了发掘。
1993年,陕西省考古研究所与德国美茵兹罗马——日耳曼中央博物馆合作对慈善寺石窟作了勘测和试掘。
遗址特点
综述
慈善寺石窟包括漆水西岸由北向南一字并排3个石窑,另有9龛分布在石窟南漆水东折处的山崖间。三窟中惟1、2号石窟最为精要,其间外壁窟顶面上,现仍保存着榫卯与石槽遗迹,卯孔多为方形;在1、2号石窟窟前地面上仍保存着1982年发掘时未经扰动的方形石柱础,推测原两窟前曾建有木构殿堂,而整个慈善寺石窟的中心应是1、2号石窟。9个龛分布得高低错落没有统一的规划与布局,窟与龛、龛与龛也没有石阶、栈道通连。
慈善寺石窟
1号窟
慈善寺石窟
1号窟平面略呈马蹄形,进深5.4米,窟内最宽处7米,高7.2米。窟内依西、南、北二壁下部凿有倒凹字形坛,相互连接,西坛高1.5米,并突出于南北侧坛,构成主佛坛座。三坛之上,各雕一结跏趺坐佛。西壁主佛通高3.7米,宽1.6米,面相方圆,五官宽大,右手残为后代所补,贴身斜举胸前,左手抚膝施说法印。内为僧祗支,外着双领下垂大衣。佛座为八角束腰叠涩方座,高1.7米,其左、右两侧各有三级石阶,通至主佛背后。头光圆形,浅浮雕纹饰可分4组,最内为莲花,次为扁长三角形,其次为长条形或菱形纹间错实施,最外为素面。背光为浅浮雕尖拱形火焰纹,内为素面,外为连珠纹。南壁坐佛通高4.4米,宽为1.6米,肩以下依崖雕就,面相方圆,表情肃穆、安祥,双手施禅定印。着领口左旋式通肩大衣。北璧坐佛通高4.5米,宽2米,胸以下依崖雕就,面相方圆,微含笑意,慈祥可亲,双手施禅定印,着领口左旋式通肩大衣。窟内共2龛,尖拱形,一龛空,一龛雕一善咖趺坐佛。
2号窟
石窟立佛
2号窟北距1号窟9.5米,平面略呈马蹄形,进深2.5米,窟内最宽处4.4米,高5.4米。窟顶为字降顶。窟内依西壁雕就一躯立佛,是为主佛,南北侧壁上。下又各有一尖拱形龛,龛内分别为一射或躯造像。西壁立佛通高4.8米,宽1.9米.面相方圆,双眼向下微视,唇上有蝌蚪状须,下额有一缕短须,体魄雄健,颇有力度。石手施说法印,无名指下弯,掌心饰小圆饼,左手施与愿印,掌心托火焰宝珠。内为僧低支,外着双领下重大衣。头光圆形,三匝索面,背光浅浮雕火焰宝珠纹。南、北侧壁上部各有一龛,北龛内空,南宠雕菩萨,赤足立于圆台之上,右臂外扬。左手下执宝瓶。南、北侧壁下部,亦对睢尖拱形鬼,南龛为佛弟子,主佛面相椭圆,右手施说法印,左手置膝上,掌心托钵,着领口左旋式通肩大衣。佛座为方形束腰须弥座。北龛为一佛二菩萨,主佛面相方园,右手施说法印,外着褒衣博带,造像面相丰满,表情恬静,微含笑意。
2号窟立佛南侧,有阴镌铭文31行,文日“如来在金棺嘱累清净庄严敞福经一卷”,应为伪经。
3号窟
3号窟距2号窟1.7米,为一未完成窟。高6.4米,宽5.9米,深1.9米,内有一结跏趺坐佛。
文物遗存
慈善寺石窟出土佛像瓦当4件,分为二式。一为由连珠纹构成圆拱形龛,内模印一结跏跌坐佛坐于仰莲座上。一为由连珠纹构成方形平顶龛,内模印一结跏跌坐佛坐于仰莲座上。
历史文化
文物价值
慈善寺石窟造像的艺术风格,和长安、洛阳两京造像保持为水乳不可分的关系。其造像的主人,应是帝后或权要,这反映了大型石窟与皇室权力密切关系。其造像的样式,应直接来自长安,并受到洛阳的影响,在当时,长安到处兴建寺院,洛阳大力开凿石窑,这些均属中央模式的造像受到全国的摹仿。后由于长安寺院尽毁,了解长安模式就有一定的困难,而慈善寺的造像为了解长安造像提供了非常难得的资料。
保护措施
1992年4月10日,慈善寺石窟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全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时公布了保护范围。其重点保护区为12处石窟:一般保护区为北至一号窟北20米处,南至石窟50米处,东至漆水河西岸,西至岩璧外50米处山梁;建设控制地带为一般保护区外延100米。
慈善寺石窟
2001年6月25日,慈善寺石窟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