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仙区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9年,全区人民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扩内需、调结构、保增长”等一系列经济政策,各项经济指标全面完成或超额完成年初预期目标,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全区经济稳步增长,人民生活持续改善,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综合经济实力、市场竞争能力和对外影响力显著增强,
一、综合
经济增长:初步核算,2009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2.36亿元,同比增长19.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3亿元,增长9%;第二产业增加值66.43亿元,增长22.4 %;第三产业增加值38.63亿元,增长16.7 %。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区人均GDP突破30000元,达32002元,比上年增加3772元。经济结构更加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0.2:55.07:34.73变化为6.5:59.12:34.38。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62.43亿元,增长26.67%,占生产总值的55.57%,比上年提高1.56个百分点。
财政:财政收入取得好成绩。全区完成财政总收入7.6亿元,比上年增长24.6%,一般预算收入4.67亿元,增长33.4%,地方财政支出8.97亿元,增长57.3%,其中,用于环境保护、科学技术、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及农林水事务分别增长879.12%、54.7%、38.96 %、26%、37.7%、56.5%。
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年末全区常住人口(包括流入人口)38.5万人,年末总人口35.11万人,城镇化率为61.32%。全区人口出生率9.79‰,死亡率3.75‰,人口自然增长率6.35‰。
人民生活:苏仙区人民生活质量提升,居民收入稳步增长。根据抽样调查,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5055元,比上年增长10.1%,其中:工薪收入11062元,增长7.4 %;居民经营性净收入1769元,增长3.8%。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966元,增长13.0%,其中:工资性收入2756元,增长14.2%;家庭经营收入3611元,增长16.6%。国家实施的粮食直补、良种直补、农机具购置补贴等,为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全区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1347元,增长8.1 %,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4883元,增长7.9%,年末城镇居民人均住宅建筑面积29.57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40平方米。
社会保障:年末全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24995人(其中,机关事业单位6769人),参加失业保险12211人,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80127人。全区退休人员6625人(其中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2440人),发放退休金8582万元(其中机关事业单位退休金4397万元)。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的人数达到19.03万人,参合率为92.95%,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住院补助率42.19%。社会保障相关待遇标准有所提高,全区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为10516人,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农民为6838人,全年发放低保金1772.3万元。
三、环境与安全生产
环境: 2009年,全区狠抓矿山环境污染专项整治工作,环境评价与“三同时”执行率达到100%,工业二氧化硫排放削减率为9%,化学需氧量削减率为13.5%。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99.23%,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40.86%。
安全生产:全年共发生生产安全事故18起,死亡1人。亿元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为0.009人;工矿商贸从业人员万人死亡率为1人,煤炭百万吨死亡率3人。
四、 为民办实事
全区涉及科教卫生、广播电视、道路交通、劳动保障、基层组织建设等28项为民办实事项目全部完成或超额完成。
全区2009年投入为民办实事资金1.7亿元,其中:区财政投入5200万元,中、省、市投入9000万元,自筹和社会捐助2700万元。改造建成县乡村公路62.4公里,新增城镇就业人员0.53万人,新建沼气池851口,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人数1.58万人。
五、 农业、工业和建筑业
农业:全年实现农业(第一产业)总产值14.94亿元,比上年增长9.7%。粮食播种面积23.84千公顷,比上年增长20.04%;粮食产量12.97万吨,比上年增长22.7%。肉猪出栏55.58万头,比上年增长11.1%,水产品产量11162吨,与上年持平,生猪存栏量31.89万头,家禽出笼量283.08万羽。
农村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全年开工各类水利工程3200处,投入资金7000万元,完成土石方1750万立方米,治理水土流失面积0.2千公顷。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19.89万千瓦,比上年增长2.5%。
工业:全年完成全部工业增加值60.16亿元,比上年增长22.7 %,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53.23亿元,增长25.78 %。产品销售率为96.93%,比上年下降3.76个百分点。
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27958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7.69 %,其中,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实现利润81760万元,增长63.92%;制造业实现利润31367万元,增长148.5%;采掘业实现利润14831万元,增长20.36%。工业经济综合效益指数300.47%,比上年提高52.6个百分点。
节能降耗取得新进展。2009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下降14.36%。
建筑业:全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6.27亿元,比上年增长25%。
六、 固定资产投资与房地产开发
固定资产投资: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0.4亿元,比上年增长135.6%,其中,城镇投资46.71亿元,增长148.1%,在城镇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0.44亿元;第二产业投资15.53亿元,第三产业投资22亿元,分别增长157.6%、52.1%、637.4%。房地产投资8.74亿元,增长60%,全区商品房施工面积64.94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381.3%;商品房(含现房和期房)销售面积27.03万平方米,增长343.3%。
七、 国内贸易、对外经济、旅游
国内贸易: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31.75亿元,比上年增长22.5%。其中,批发业10.68亿元,与上年持平;零售业12.99亿元,比上年增长24.7%;餐饮业6.52亿元,增长23.79%。
对外经济:全年进出口总额7899万美元,比上年增长7.6%,其中出口6829万美元,增长5.8%。全年实际利用外资5510万美元,增长2.5%。
旅游:全年接待旅游者121.36万人次,增长25.5%,旅游综合收入8.04亿元,增长18.65%。
八、 金融、保险
金融:年末全区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69.58亿元,比年初增长17.87%,增加10.55亿元,其中,储蓄存款余额45亿元,比年初增长20%,增加7.5亿元。
年末全区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23.9亿元,比年初增长4.9%,增加1.12亿元。
保险:年末全区全年实现保险保费收入21018万元,比上年增长131.3%。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2441万元,寿险保费收入18577万元。全年各类保险赔付支出1469.35万元,比上年下降82.13%,其中财产险赔付1290万元,寿险业务赔付179.35万元,赔付率为7%。
九、 教育、科学技术、文化、卫生和体育
教育:全区高考本、专科共录取人数2827人,其中本科1419人。全区幼儿园在园幼儿9362人。普通小学招生4587人,在校生23806人,毕业生3278人;初中招生3579人,在校生10839人,毕业生3419人;普通高中招生2196人,在校生7812人,毕业生3235人;各类中等职业教育招生3419人,在校生9712人,毕业生3735人。财政教育支出2.24亿元,增长39%。
科技:科技创新能力得到提升。全区高新技术产品生产企业21家,完成产值44.8亿元,增长35.16%,技改投资15.3亿元,增长151.2%。全区取得省先进水平以上科技成果15 项,申请专利109件,授权专利24件。科技三项活动投入1700万元。
文化:苏仙区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全区艺术表演团体3个:百花艺术团、阳光艺术团、星光艺术团。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文艺创作和演出活跃,举办了第五届郴州艺术节、广场文化节、苏仙区首届“和美社区”艺术节、美术展览、“七一”文艺汇演、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文艺汇演等。送电影下乡2040场,覆盖了100%的行政村。在青春中国第四届校园才艺选拔赛中获得金奖2个,一等奖21个,二等奖9个,三等奖4个。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规范运行,在170个村建成了基层服务网点。
卫生:年末全区共有卫生机构229个(包括诊所、卫生室、医务室),其中医院7个,卫生院16个。卫生机构共有床位1870张,全区卫生技术人员达到2048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893人,注册护士844人。重大疾病防控率达到100%。
体育:2009年,苏仙区继续宏扬奥运精神,以增强人民体质为目标,大力开展群众体育运动。组织 “五一”登山比赛、参加市残运会、市少数民族运动会。在全省青少年运动会中取得2枚金牌、9枚银牌、7枚铜牌。
公报注释:
1.本公报中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
2.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均按可比价计算。
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全部法人工业企业。
时光轴
RAG信息 | RAG类型 | 操作时间 |
---|---|---|
2009年,全区人民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扩内需、调结构、保增长”等一系列经济政策,各项经济指标全面完成或超额完成年初预期目标,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全区经济稳步增长,人民生活持续改善,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综合经济实力、市场竞争能力和对外影响力显著增强,一、综合经济增长:初步核算,2009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2.36亿元,同比增长19.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3亿元,增长9%;第二产业增加值66.43亿元,增长22.4 %;第三产业增加值38.63亿元,增长16.7 %。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区人均GDP突破30000元,达32002元,比上年增加3772元。经济结构更加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0.2:55.07:34.73变化为6.5:59.12:34.38。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62.43亿元,增长26.67%,占生产总值的55.57%,比上年提高1.56个百分点。 | RAG-ES | 2024-09-11 |
财政:财政收入取得好成绩。全区完成财政总收入7.6亿元,比上年增长24.6%,一般预算收入4.67亿元,增长33.4%,地方财政支出8.97亿元,增长57.3%,其中,用于环境保护、科学技术、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及农林水事务分别增长879.12%、54.7%、38.96 %、26%、37.7%、56.5%。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人口:年末全区常住人口(包括流入人口)38.5万人,年末总人口35.11万人,城镇化率为61.32%。全区人口出生率9.79‰,死亡率3.75‰,人口自然增长率6.35‰。人民生活:苏仙区人民生活质量提升,居民收入稳步增长。根据抽样调查,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5055元,比上年增长10.1%,其中:工薪收入11062元,增长7.4 %;居民经营性净收入1769元,增长3.8%。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966元,增长13.0%,其中:工资性收入2756元,增长14.2%;家庭经营收入3611元,增长16.6%。国家实施的粮食直补、良种直补、农机具购置补贴等,为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 RAG-ES | 2024-09-11 |
全区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1347元,增长8.1 %,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4883元,增长7.9%,年末城镇居民人均住宅建筑面积29.57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40平方米。社会保障:年末全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24995人(其中,机关事业单位6769人),参加失业保险12211人,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80127人。全区退休人员6625人(其中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2440人),发放退休金8582万元(其中机关事业单位退休金4397万元)。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的人数达到19.03万人,参合率为92.95%,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住院补助率42.19%。社会保障相关待遇标准有所提高,全区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为10516人,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农民为6838人,全年发放低保金1772.3万元。三、环境与安全生产环境: 2009年,全区狠抓矿山环境污染专项整治工作,环境评价与“三同时”执行率达到100%,工业二氧化硫排放削减率为9%,化学需氧量削减率为13.5%。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99.23%,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40.86%。 | RAG-ES | 2024-09-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