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州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4
黔东南州统计局
2005年3月18日
2004年,在州委州政府的领导下,全州上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以及省委九届五次、六次全会精神,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经济工作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奋发努力,克服了电、煤以及运力不足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坚持稳中求进,在调控中求发展,全州经济发展呈现速度、效益、质量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城乡人民生活逐步改善,较好地实现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
一、综合
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为二十年来最好水平。初步核算,全年生产总值115.75亿元,比上年增长11.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2.32亿元,比上年增长6.5%;第二产业增加值36.68亿元,比上年增长15.2%;第三产业增加值36.75亿元,比上年增长11.8%。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21.8%、44.9%和33.3%。全州经济发展呈现速度、效益、质量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特别是经济发展速度是1985年以来的最好水平。
居民消费价格总体水平比上年上涨。凯里市城市物价抽样调查资料显示:与上年相比,居民消费价格总体水平上涨了3.9%。其中消费品价格指数上涨3.7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粮食、肉禽及其制品上涨过快,分别上涨了24.1%和24.8%。涨幅较大的还有居住和食品价格分别上涨了6.2%和11.7%,农产品成交价格上涨15.6%。在物价总体水平小幅上涨的同时,衣着、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交通通讯等方面的价格有所下降(见下表)。
全社会从业人员有所增加,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目标全面完成,但就业压力仍然较大。年末全州从业人员264.20万人,与上年相比,增长3.3%,其中:城镇从业人员44.50万人,增长9.6%,农村从业人员219.70万人,增长2.1%。年末,全州实现新增就业14356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5613人,“4050”下岗人员再就业774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4%,以上年基本持平。
2004年,全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成绩显著,经济社会保持了持续、稳定、协调、健康发展。但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财政收支矛盾仍旧突出;农业基础还不稳固,农业综合生产效益提高难,保持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难度仍然较大;工业化程度低,规模小,产业、产品结构单一,煤、电和运输供求关系紧张的矛盾仍然较突出;物价上涨,部份居民生活困难,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社会就业压力增加,社会保障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二、农业
农业生产稳定发展,粮食总产量突破历史最高水平。2004年,全州认真贯彻落实了党中央国务院一系列关于支持农业发展的文件精神,全州农业生产在政策好、气候好的条件下,克服了局部地区遭受旱灾和洪涝灾害的影响,农业生产与农业经济出现了近年来少有的好形势,呈现了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好势头。全州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678449万元,与上年相比,增长7.3%。其中:农业产值357654万元,增长5.8%,林业产值66372万元,增长5.9%;牧业产值222426万元,增长9.5%;渔业产值21494万元,增长10.4%;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0503万元,增长25.5%。
主要农产品中,粮食、棉花、油菜籽、水果、茶叶、和糖类等产品产量比上年均有不同程度增长,烤烟、麻类产量比上年有所下降(见下表)。
林业生产在注重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中发展。2004年,全州造林面积19692公顷,封山育林面积17160公顷。主要林产品产量增加,花椒、核桃、小杂竹、油茶籽、板粟、油桐籽、棕片、五倍籽分别比上年增长104.6%、82.4%、21.8%、18.6%、18.6%、9.0%、3.6%、2.3%,乌桕籽、松脂、银杏、生漆、竹笋片、分别下降52.5%、12.7%、12.3%、8.4%、6.2%。
畜牧业生产稳定发展。全年肉类总产量达到19.55万吨,比上年增长8.4%;禽蛋产量0.67万吨,比上年增长10.7%;牛奶产量0.13万吨,增长16.9%;各类畜禽数量均有不同程度增长(见下表)。
水产品产量增加,全年水产品产量1.96万吨,增长10.5%。
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得到改善。全州农业机械总动力89.41万千瓦,比上年增长5.5%;大中型拖拉机2782台,增长15.7%;小型拖拉机4188台;农用排灌动力机械14019台;农用运输汽车4206台;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6.27万吨,农村用电量15824万千瓦小时。农田水利基础设施逐步得到加强,有效灌溉面积达到11.19万公顷,其中:本年新增有效灌溉面积0.19万公顷,本年新增节水灌溉面积4.12万公顷。水土流失治理面积22.19平方公里,解决人畜饮水17.49万人。
扶贫攻坚取得新的进展。2004年,全州扶贫攻坚力度的加大,实施扶贫项目1238个,投入资金58262万元,其中:新增财政扶贫项目1150个,新增财政扶贫资金8981万元,贫困人口比上年有所减少。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持续增长,企业经济效益不断提高。近几年来,由于我州投资环境的不断改善,招商引资工作力度的加大,吸引了州内外投资者到我州投资兴业,仅2004全州就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0家,再加上通过现有企业的改革改制,盘活原有资产,改善经营手段,使全州23家企业重新恢复生产,在严重缺电的情况下保持了全州工业生产的稳定增长。全年辖区内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23.41亿元,比上年增长19.4%。实现工业总产值70.49亿元,增长9.4%。其中:州及州以下工业实现总产值43.47亿元,增长12.7%。在州及州以下规模工业企业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产值17.89亿元,实现增加值7.82亿元,增长17.7%;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全州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实现工业产值32.45亿元,增长18.2%,占州及州以下规模工业产值的74.7%,比上年提高5个百分点。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水泥、铁合金、供电量、饮料酒、机制纸、纱、工业硅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他工业产品产量呈现下降趋势。(见下表)。
工业企业效益继续提高,但亏损总额有所上升。规模以上企业全年完成销售收入63.3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3.0%;实现利税5.7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2.1%。总资产贡献率为17.27%,比上年同期上升2.68个百分点;流动资金周转次数为2.96次,比上年提高0.44次;成本费用利润率1.26%,比上年提高0.98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78.15%,比上年下降0.56个百分点。亏损企业118户,亏损面为46.5%,下降4.5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总额9695万元,比上年增加2520万元,增长26.0%。
建筑业稳定发展。全州全年实现增加值14000万元,增长14.5%;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90.14万平方米,增长30.6%;房屋建筑竣工面积73.58万平方米,增长13.1%。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继续增长,基本保持上年增长水平。近年来,随着西部大开发的实施,招商引资工作力度的加大,尽管国家宏观政策调整,部分行业投资减速下降,但以玉凯高速公路和三板溪电站等国家重点工程投资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仍旧强劲,使全州固定资产投资保持了较快增长。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6.89亿元(含玉三、三凯高速路重点工程黔东南段的投入),比上年增长16.5%。基本建设、更新改造和其它等固定资产投资53.59亿元,增长12.7%。其中,第一产业投资0.51亿元,增长54.5%,第二产业投资19.77亿元,增长13.0%,第三产业投资33.31亿元,增长12.0%。按城乡固定资产投资统计(5万元以上项目,不含玉凯高速路等跨地区投资),城镇投资31.86亿元,农村投资4.97亿元。
全州新增生产能力主要有:中等学校学生席位25721个,建筑面积66405平方米;小学校学生席位39236个,建筑面积80317平方米;医院病床553张;宾馆、旅馆、招待所客房数60间,面积1000平方米;城市道路扩建长度10.61公里;城市道路扩建面积30.8万平方米;新建公路201公里;改造公路245公里;长途电缆线路长度1204公里;城市自来水管道长度32公里,城镇自来水日供水量2.3万吨;新建公路客、货运车站2个,面积11906平方米,水库容量0.05亿立方米。
五、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
交通运输业稳定发展。全州公路里程已达6766公里,比上年增长3.1%,全社会公路、水运货物周转量69314万吨公里,增长23.1%;旅客周转量153344万人公里,上升15.0%。
邮电通信业发展较快。全年全州邮电业务收入完成51322万元,比上年增长21.1%。城乡电话交换机容量达55.4万门,比上年增加9.7万门,增长21.2%。全年办理邮政函件533.38万件,下降3.1%,全州年末电话用户42.09万户,增长22.2%,其中:市内电话17.33万户,农村电话用户12.53万户,小灵通9.58万户,公用电话2.65万户;移动电话户数达359643户,增长30.9%;全州电话普及率为9.6部/百人;互联网宽带(ADSL)用户15142户,增长99.6%。
六、国内贸易
全州商业贸易呈现持续增长的良好态势。2004年,全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35.26亿元,比上年增长21.1%。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31.36亿元,增长25.5%;餐饮业3.15亿元,增长32.5%;其他行业0.74亿元,下降57.7%。城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54亿元,比上年增长23.9%;县城为13.34亿元,比上年增长24%;县以下为10.81亿元,比上年增长16.2%。
七、对外经济协作和旅游
对外贸易较快发展,招商引资发展有所减缓。全州全年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997.32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7.1%,其中:出口897.01万美元,增长36.4%,进口100.31万美元,增长42.9%。全年全州引进协作项目246项,实际完成212项,比上年减少50个项目,引进合同资金133.53亿元,实际到位28.94亿元,比上年减少1.27亿元,下降4.2%。
旅游事业快速发展。全年全州接待42个国家和港、澳、台同胞共计2.39万人,比上年增长79.7%%。其中:外宾2.08万人,港、澳、台同胞0.96万人。接待国内旅游者238.84万人,增长41.4%。旅游总收入比上年有较大增长。
八、财政、税收、金融和保险
财政收支稳定增长。全年全州财政总收入完成112223万元,比上年增长19.2%;其中:地方财政收入65905万元,增长12.7%;财政支出304068万元,增长18.5%。
税收工作取得新的成绩。全年全州各项国税收入共计入库55182万元,比上年增长29.9%。全州地方税收入库共计37862万元,增长12.8%。
金融机构存、贷款继续增加。全年全州金融机构年末存款余额为1418596万元,比年初增加273728万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863939万元,比年初增加149772万元;各项贷款余额为1062445万元,比年初增加108140万元。
保险业持续发展。全年全州保险公司全部保费收入21883万元,比上年增长17.6%。其中:财产保险收入8119万元,增长26.3%;人身保险费收入13764万元,增长13.0%。全年财产险赔付金额4416万元,增长21.0%;人身险赔付金额1140万元,增长5.4%。
九、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和体育
科学技术事业取得新的进展。全年获得国家科技部星火项目1项,国家财政部农业技术推广项目1个,共计资金80万元;获省级星火项目5项,省级农业类科技攻关项目2项,省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培训项目1项,省科技进步考核工作项目2项,共计资金64.5万元。有4个县的星火学校通过了科技部门的考核并已挂牌。
各项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全州有高等专科学校3所,在校学生9668人,比上年增长30.5%,有贵州师范大学凯里学院本科学生969人;普通中学280所,在校学生282379人,增长7.2%;中等职业技术学校24所,在校学生13814人;普通小学1989所,在校学生477897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98.68%;幼儿园在园幼儿47464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取得新的成绩,全州已有凯里、雷山、黄平、施秉、麻江、丹寨、镇远、三穗、岑巩、天柱、锦屏、黎平、台江、剑河十四个县实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目标,全州“普九”人口覆盖率从上年的61.24%提高到85.12%。全年扫除文盲29909人。
文化广播事业持续发展。全州共有文化馆20个,职工人数113人,图书馆17个,博物馆1个,群众艺术馆1个,文物管理所16个,民族文化工作队7个,专业剧团2个。有线广播电视站16个,电视差转台398座,卫星收转站46861座,电视覆盖率94.17%,广播覆盖率77.84%。全年出版杂志54万册,出版报纸501.07万份。年末全州共有档案馆17个,已开放各类档案16.23万卷。
卫生事业进一步发展。全州拥有医疗卫生机构310个,其中:医院38个,乡镇卫生院206个,街道卫生院5所,妇幼保健站16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7个,采供血机构6个,医学科研所1个。全州实有医院病床6097张;卫生技术人员8372人,其中:执业医师2608人,执业助理医师1267人,注册护士1972人,社会诊所、医务室257个,卫生技术人员632人。村卫生室2209个,医生和卫生员3187人。凯里市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实际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业人口88407人。
体育事业不断发展。我州在参加全省田径、体操、拳击、跆拳道冠军赛,共获金牌10枚、银牌11枚、铜牌11枚;参加全省田径、体操、拳击、跆拳道、乒乓球青少年锦标赛,共获金牌15枚、银牌13枚、铜牌19枚。我州输送的运动员,出席27届奥运会获得了体操个人高低杠和团体第七名的好成绩,实现了黔东南州籍运动员参加奥运会“零”的突破;参加全国青年拳击锦标赛和国际邀请赛分获第二名;参加全国亚高原半程马拉松公开赛和万米长跑比赛分别获得第三名和第九名的好成绩。全民健身运动进一步发展,现有全民健身工程点36个,其中国家级22个,省级14个;创办了5个国家青少年体育俱乐部。
十、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工作有所加强。年末全州县以上环境保护系统机构17个,职工人数176人,其中:环境监测站3个,环境监测人员38人;监察队17个,监察人员62人。全州自然保护区(点)28个,其中:国家级保护区1个,州级保护区9个,县级保护区18个。自然保护区面积167100公顷,占全州国土面积5.5%。有风景名胜区16个,其中:国家级2个,省级9个,县级5个,风景区面积21100平方公里。
城市空气质量有所好转。据凯里市环境监测站监测,空气质量主要指标,二氧化氮年均值0.021毫米/立方米,达国家二级标准;总悬浮颗粒物年均值0.116毫米/立方米,比上年下降0.025个百分点,达国家二级标准;二氧化硫年均值0.092毫米/立方米,比上年下降0.006毫米/立方米;降尘量17.57吨/平方千米,比上年上升1.36吨/平方千米;城市降水年均PH值4.5,城市酸雨频率74.8%,比上年上升12.6个百分点。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州总人口438.45万人,比上年增加3.67万人,其中:男性232.19万人,女性206.26万人,全州人口出生率为15.19‰,人口自然增长率7.97‰。
城乡居民收入不断提高,生活水平进一步改善。据凯里市城市居民抽样调查,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063元,比上年实际增长3.6%;全年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5139元,比上年实际增长1.5%;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即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39.56%,比上年上升2.02个百分点。据农村住户抽样调查,全州农民人均纯收入1588元,实际增长5.1%;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178元,比上年增长12.6%;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57.12%,比上年下降0.44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拥有的耐用消费品不断增加。
社会保障事业取得新的进展。年末参加社会养老保险职工人数81011人,比上年末净增2204人,参加养老保险的离退休人数达21198人,比上年末净增789人,发放离退休养老金12285万元;失业保险参保人数36000人,比上年减少1120人。全州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为57256人;比上年增加42948人,收缴基本医疗保险金2930万元,比上年增加1786万元。全年政府发放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救济50.74万人次,比上年增加16.74万人次,发放城镇最低生活保障金2545万元,比上年增加1076万元。
社会福利事业有所发展。2004年,全州城镇各种社区服务设施57个,社区服务中心10个,全州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91所,有床位1020张,收养人数535人,发放金额349万元,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达12062人,金额1330万元。接受社会捐赠97.1万元。
注:1、本公报为初步统计数。
2、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总产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2004年人口总数为贵州省统计局提供;人口出生率、自然增长率数据为州计生委提供。
4、固定资产投资各项分组数据相加不一定等于总数,是因为分组统计口径不一样。
时光轴
RAG信息 | RAG类型 | 操作时间 |
---|---|---|
黔东南州统计局2005年3月18日2004年,在州委州政府的领导下,全州上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以及省委九届五次、六次全会精神,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经济工作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奋发努力,克服了电、煤以及运力不足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坚持稳中求进,在调控中求发展,全州经济发展呈现速度、效益、质量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城乡人民生活逐步改善,较好地实现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一、综合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为二十年来最好水平。初步核算,全年生产总值115.75亿元,比上年增长11.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2.32亿元,比上年增长6.5%;第二产业增加值36.68亿元,比上年增长15.2%;第三产业增加值36.75亿元,比上年增长11.8%。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21.8%、44.9%和33.3%。全州经济发展呈现速度、效益、质量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特别是经济发展速度是1985年以来的最好水平。 | RAG-ES | 2024-10-23 |
居民消费价格总体水平比上年上涨。凯里市城市物价抽样调查资料显示:与上年相比,居民消费价格总体水平上涨了3.9%。其中消费品价格指数上涨3.7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粮食、肉禽及其制品上涨过快,分别上涨了24.1%和24.8%。涨幅较大的还有居住和食品价格分别上涨了6.2%和11.7%,农产品成交价格上涨15.6%。在物价总体水平小幅上涨的同时,衣着、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交通通讯等方面的价格有所下降(见下表)。全社会从业人员有所增加,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目标全面完成,但就业压力仍然较大。年末全州从业人员264.20万人,与上年相比,增长3.3%,其中:城镇从业人员44.50万人,增长9.6%,农村从业人员219.70万人,增长2.1%。年末,全州实现新增就业14356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5613人,“4050”下岗人员再就业774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4%,以上年基本持平。2004年,全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成绩显著,经济社会保持了持续、稳定、协调、健康发展。但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财政收支矛盾仍旧突出;农业基础还不稳固,农业综合生产效益提高难,保持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难度仍然较大;工业化程度低,规模小,产业、产品结构单一,煤、电和运输供求关系紧张的矛盾仍然较突出;物价上涨,部份居民生活困难,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社会就业压力增加,社会保障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 RAG-ES | 2024-10-23 |
二、农业农业生产稳定发展,粮食总产量突破历史最高水平。2004年,全州认真贯彻落实了党中央国务院一系列关于支持农业发展的文件精神,全州农业生产在政策好、气候好的条件下,克服了局部地区遭受旱灾和洪涝灾害的影响,农业生产与农业经济出现了近年来少有的好形势,呈现了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好势头。全州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678449万元,与上年相比,增长7.3%。其中:农业产值357654万元,增长5.8%,林业产值66372万元,增长5.9%;牧业产值222426万元,增长9.5%;渔业产值21494万元,增长10.4%;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0503万元,增长25.5%。主要农产品中,粮食、棉花、油菜籽、水果、茶叶、和糖类等产品产量比上年均有不同程度增长,烤烟、麻类产量比上年有所下降(见下表)。林业生产在注重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中发展。2004年,全州造林面积19692公顷,封山育林面积17160公顷。主要林产品产量增加,花椒、核桃、小杂竹、油茶籽、板粟、油桐籽、棕片、五倍籽分别比上年增长104.6%、82.4%、21.8%、18.6%、18.6%、9.0%、3.6%、2.3%,乌桕籽、松脂、银杏、生漆、竹笋片、分别下降52.5%、12.7%、12.3%、8.4%、6.2%。 | RAG-ES | 2024-10-23 |